第3章 地球上的第一個人(1 / 3)

當我們又一次在哈裏斯,就是之前描述過的那個休息室裏舒服地坐好後,濤就開始講述它那不同尋常的故事。

“米歇,準確講那是在一百三十五萬年前,在人馬座中一個叫巴卡拉梯尼的星球上,星球的領袖們在經過大量的踏勘考察與會議討論後,決定向火星和地球派遣移民飛船。”

“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它們星球的內部正在冷卻,並將在五百年內變得無法居住。經過充分的考慮,它們認為應當將它們的居民轉移到一個同級的年輕星球上去……”

“你說的‘同級’是什麼意思?”

“我以後會給你解釋的,現在講的話有些為時過早。再來說一下這些居民,我一定要告訴你的是,他們是非常聰明且高度進化的人類。有一群是黑種人,他們有著厚嘴唇,扁鼻子和卷頭發——這些方麵都和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黑種人很相似。他們已經和一群黃種人共同在巴卡拉梯尼星上生活了八百萬年。”

“確切地說,那群黃種人就是你們地球上現在的華人,他們在巴卡拉梯尼上的生存時間要比黑人早了約四百年。這兩個種族在他們的星球上經曆了無數次革命,我們曾設法指導、幫助和援救他們,可盡管如此,戰爭還是綿延不斷。這些人禍再加上天災,使得兩個種族的人口都減少了。

“最後,一場大規模核戰的爆發使整個星球都籠罩在了黑暗中,而且氣溫也下降到你們的攝氏零下四十度。摧毀人類的不止核輻射,還有緊隨其後的嚴寒和饑荒。

“根據他們停止互相殘殺,重新繁衍生息時進行調查的記錄顯示,在七十億黑種人和四十億黃種人中,僅有一百五十個黑種人和八十五個黃種人幸存。”

“你說的‘互相殘殺’是什麼意思?”

“我給你講一講背景,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了。“首先要重點講的一件事是,那些幸存者並不像你可能認為的那樣,是一些躲在擁有優越配置掩體中的官員。

“幸存者共有三群黑種人和五群黃種人,有些是躲在了私人掩體中,而另一些是躲在了大型公共掩體中。當然,戰爭中躲在掩體裏的遠不止這二百三十五人,我們認為當時那裏的實際人數超過了八十萬。在黑暗、嚴寒的環境中封閉了好幾個月後,他們終於敢冒險外出了。

“先出來的是黑種人,他們發現大陸上幾乎沒有樹,沒有作物,更不用說動物了。這群離開了山中掩體的人是我們所知的第一批變成食人生番的人,因為缺少食物,當最弱的人死後,他們就吃掉屍體;再之後,他們不得不為了食物而互相殘殺——那是他們星球上最糟糕的災難了。

“另一群人靠近海洋,他們設法通過吃一些星球上僅存的一些生物來維持生命,也就是一些沒有受到太多輻射汙染的軟體動物,甲殼類動物和魚。幸虧他們有非常精巧的設施,才能夠從極深的地方獲取未被汙染的飲用水。

“當然了,由於星球上的致命輻射和食用的魚體內充滿了放射性物質,許多人還是死了。

“黃種人的遭遇也基本相同,所以結果就變成我說的那樣,隻有一百五十個黑種人和八十五個黃種人幸存下來;戰爭造成的死亡終於停止了,人類又重新開始了繁衍生息。

“盡管他們事先收到了所有警告,這一切還是發生了。應該說,在這場幾乎是徹底的滅絕之前,兩個種族的技術水平都達到了一種相當高的程度。人們生活得相當舒適,他們在工廠、私企、國企以及政府部門上班——和現在地球上一樣。

“他們瘋狂追求金錢:對一些人來說,錢意味著權力;而對另一些稍微明智點的人來說,錢代表著幸福。他們平均每周工作十二小時。

“在巴卡拉梯尼,一周由六個二十一小時的天組成。他們更傾向於物質而非心靈層麵,同時,他們自甘被一個體製裏的政客和官僚愚弄並在他們的領導下兜圈,就像現在正發生在地球上的事情一樣。當權者用空話愚弄著人民,在貪欲和狂妄自大的驅使下,他們將整個社會搞得世風日下,他們‘領導’全民走向了衰落。

“漸漸地,這兩大種族開始互相嫉妒,而嫉妒和仇恨僅一步之差。他們之間的仇恨太強烈、太徹底,最終導致了災難的發生。由於兩方都有先進的武器,他們最終打成平手,同歸於盡。

“我們的曆史記錄顯示,災後第五年幸存的二百三十五人中,有六名是兒童,他們是靠吃人肉和一些海洋生物活下來的。

“他們的繁殖並不是每次都能‘成功u0027。因為很多新生兒都有著可怕的畸形頭顱或流著膿水的難看潰瘍創傷。他們不得不忍受核輻射給他們身體造成的後果。

“一百五十年之後,黑種人的數量達到了十九萬——這裏包括了婦女和兒童,黃種人達到了八萬五千。我給你講一百五十年後這個時間點是因為在那時,兩個種族開始重建文明,並且我們能在物質上幫助他們了。”

“這是什麼意思?”

“就在幾個小時前,你看見我們的飛船停在阿瑞姆X3星球上空采集土壤、水和空氣的樣本,是不是?”我點點頭。“那麼,”濤繼續道,“當一群巨型紅蟻襲擊一個村子裏的居民時,你也看見我們很輕易地消滅了它們。”

“的確如此。”

“在那種特殊情況下,我們會直接出麵幫助他們。你看到沒有,他們就生活在半原始狀態。”

“是啊,可是那顆星球怎麼了?”

“核戰爭,我的朋友,翻來覆去都是一個故事。

“別忘了,米歇。宇宙是一個巨大的原子,你的身體也是由原子組成,所有的事情都會彼此影響。而我在此想說的是,在所有星係裏,每當一個星球上開始有人類居住,原子都會在其文明發展的某個階段被發現或被重新發現。

“當然,發現原子的科學家很快就會意識到原子的分解可以成為一個可怕的武器,而當權者遲早會想要去利用它——就像一個小孩拿著一盒火柴點燃一大捆幹草想看看會發生什麼一樣……

“回到巴卡拉梯尼上來,在核災難發生的一百五十多年後,我們打算去幫助這些人。

“他們急需食物,盡管他們可以靠海產品維持基本生活,十分饑餓時偶爾會吃人肉,但他們需要蔬菜和肉的來源。因為蔬菜、水果、穀物、動物——所有可食用的生物都從星球上消失了。

“星球上隻殘存了一些不能食用的樹和灌木,它們僅夠補充大氣中的氧氣。

“與此同時,一種在一些方麵和你們的螳螂類似的昆蟲也活了下來,核輻射引發的變異使它們變得巨型化,其成體能長到八米多高且對人類極具危險。此外,由於沒有天敵,它們飛速繁殖起來。

“我們飛過星球上空來尋找這些昆蟲的行蹤,由於我們從很久前就掌握的科技,這是個相對簡單的任務,一經發現,我們就會立刻將其消滅。這樣,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它們徹底消滅了。

“之後,我們根據各地災前的氣候狀況,重新引入了適應各地區當地氣候的農作物、樹木以及牲畜。這個也比較容易……”

“要做完這麼一件事肯定要花上好幾年!”

濤的臉上露出一個大大的微笑:“這隻用了兩天——兩個二十一小時的天。”

濤麵對著我的懷疑大笑起來。她,或者說他,笑得是如此的開懷,我也跟著笑了起來,不過我還是納悶她是不是言過其實了。

我怎麼知道?我所聽到的是如此神奇!也許是我出現了錯覺,也許是我被下了迷藥,也許我將很快從自己的床上“醒來”?

“不,米歇,”讀出我想法的濤打斷了我的思緒,“我希望你不要再這麼懷疑了,心靈感應本身應該就足以說服你了。”

就在她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即使是設計得最好的騙局,也難以將如此多的超自然因素關聯在一起。濤能像讀一本打開的書一樣讀出我的想法,這已經被一而再,再而三地證明了;拉濤利隻是將手放在我肩上,就能讓我感到那麼超常的幸福感;我必須得承認這些證據。我現在很好,並且確實是正在經曆著一場特別特別非凡的奇遇。

“好極了!”濤大聲讚同道,“那麼我可以接著說了嗎?”

“請吧。”我鼓勵道。

“這樣,我們便在物質上幫助了這些人;然而,就像我們很多次介入時一樣,我們不能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存在,原因有這麼幾個:

“第一是為了安全。第二則是心理層麵的,如果讓這些人知道我們的存在,並且如果他們意識到我們的到來就是為了幫助他們,他們就會消極地接受我們的幫助並在那裏自顧自憐,而這些都將削弱他們的生存欲。正如你們在地球上所說的‘神助自助者’。

“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原因最為重要:宇宙法則(UniversalLaw)是完善的,它就像恒星控製著行星轉動一樣嚴格地運作著,如果你犯了一個錯誤,你就會受到懲罰——可能是立刻,可能是十年後或是十個世紀後,但不管多久,你都必須要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因此,我們不時得到允許甚至是被建議去提供援手,但我們絕不能‘把飯喂到嘴裏’。

“於是,在兩天的時間裏,我們重新在他們星球上種植了大量植物並引入了多對動物。這樣,這些人終於可以種植作物和樹木,飼養牲畜了。他們不得不白手起家,我們通過托夢和心靈感應指導他們的發展,有時也會用‘一個來自天堂的聲音’,實際上這‘聲音’來自我們的飛船,但對他們來說則是來自‘天堂’。”

“他們肯定把你們當成神靈了!”

“的確如此,而且傳說和宗教就是這麼來的。但是,在像當時那樣的緊急情況下,隻要結果是好的,用什麼手段就不那麼重要了。

“最終,在數個世紀後,星球變得幾乎和核災前一樣了。雖然一些地方還是出現了永久性沙漠;不過在一些受害輕的地方,動植物還是旺盛地生長了起來。

“十五萬年後,他們的文明取得了高度成功,但這次就不隻是技術方麵的了。令人高興的是他們吸取了教訓,在心靈和精神層麵也發展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兩個種族都是如此,並且還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因為傳說都保留得很完整,其中很多都被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後人可以清楚地知道是什麼引發了核災難,還有它的後果是什麼。於是,星球上一片和平昌盛。

“就像我在之前講過的那樣,這些人知道他們的星球將在五百年後不適合居住,因為知道在銀河係中有其他已經有人居住或可居住的星球,他們開始了一場有史以來最認真的遠程考察。

“終於,他們來到了你們的太陽係,首先參觀了當時適宜居住的火星——實際上,那裏當時的確有人居住。

“火星人沒有科技,但他們在心靈上高度進化。他們的身高在一米二到一米五之間,是非常矮小的蒙古人種,以部落形式群居,生活在石頭壘成的小屋裏。

“火星上的動物種類稀少:那裏有一種侏儒山羊,一些非常大的野兔樣動物,幾種老鼠,最大的動物長得像水牛但有著貘一樣的頭;還有一些鳥,三種蛇,其中一種蛇還有劇毒。植物的種類也很少,樹沒有超過四米高的,他們也有一種可食用的草,或許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你們的蕎麥。

“巴卡拉梯尼人在研究後,很快就意識到火星也在以一定速度變冷,這意味著它將在四千至五千年後不再適合居住。還有,就其動植物而言,隻勉強能維持原住民的需求,根本無法供養來自巴卡拉梯尼的大批移民。不用說,這個星球對他們並沒有吸引力。

“於是,兩艘飛船飛往地球,在現在澳大利亞所在的位置進行了第一次著陸。要說明一下的是:在那時的澳大利亞、新幾內亞、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都是一塊大陸的一部分,一條寬約三百米的海峽正好處在現在泰國所在的位置。

“當時,澳大利亞有一個巨大的內陸海,好幾條大河都彙入其中,那樣的環境使多種有趣的動植物都在那裏繁殖生長。經過全麵的考慮後,宇航員們選擇了澳大利亞作為他們的第一個移民基地。

“我應該說得更準確點,選擇澳大利亞的其實是黑種人,而黃種人選擇了現在緬甸所在的地方——那兒也有豐富的野生生物,並且他們很快就在孟加拉灣沿海建起了基地。與此同時,黑種人也在澳大利亞的內陸海旁建造了他們的第一個基地,隨後他們在現在新幾內亞所在的位置建造了更多基地。

“他們的超光速飛船在大約五十地球年的時間裏向地球運送了三百六十萬個黑種人和同樣數目的黃種人,此舉體現了這兩個決定在新星球上生存並和睦相處的種族之間彼此高度理解和合作精神。根據共同協議,年老和虛弱的人仍留在巴卡拉梯尼上。

“他們在建立基地前探索了整個星球,已經完全確認地球在他們到來前沒有任何人類存在。他們經常以為自己發現了人類,但在仔細觀察後發現他們遇到的其實是一種巨猿。

“地球的重力比他們星球上的大,兩個種族最初都很不舒服,不過最終他們還是很好地適應了。

“在建設城鎮和工廠時,他們從巴卡拉梯尼上運來的一些非常輕而且十分堅固的材料幫了大忙。

“我還沒講的是:在那時,澳大利亞處在赤道區域,地球的自轉軸與現在的不一樣——自轉一周需要三十小時十二分,然後用這樣的二百八十多天公轉一周。與你現在所知不同的是,那時赤道地區的氣候十分潮濕,而現在,地球的氣候已經變了。

“成群的巨型斑馬、一種被稱為‘渡渡鳥’的可食用大鳥、非常大的美洲虎以及一種身高近四米,被你們稱為迪諾尼斯的恐鳥都在田野中遊蕩。一些河裏生活著長達十五米的鱷魚和長度在二十五到三十米的蛇,它們有時會捕食這些新居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