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聽後都來了興致,紛紛圍到葉子身邊,七嘴八舌地讓她講講關於催眠的話題。有人好奇地問:“葉子,聽說被催眠的人會完全聽從催眠師的指示,這是不是真的呀?”還有人興奮地說:“我好想知道被催眠是什麼感覺啊!葉子,快給我們講講吧!”
葉子說:“催眠術,源自於希臘神話中睡神Hypnos的名字,它是運用心理暗示和受術者潛意識溝通的技術,因為人類的潛意識對外來的信息的懷疑、抵觸功能會減弱,因此施術者會用一些正麵的催眠暗示(又稱信息,例如信心、勇氣、尊嚴)替換受術者原有的負麵信息(又稱經驗,例如焦慮、恐懼、抑鬱),從而讓受術者能夠產生和原有不同的狀態。
簡單地說:催眠術是利用心理暗示進行溝通的技術。
複雜地說:催眠術是繞過表麵意識而進入潛意識輸入語言或肢體語言的行為。
理論地說:催眠是心理暗示行為,施術者通過語言、聲音、動作、眼神的心理暗示在受術者的潛意識輸入信息,改變其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受術者可以閉上眼睛,也可以不用閉上眼睛,甚至會無意識接受了催眠師的心理暗示。催眠的深度因個體的催眠感性、催眠師的威信與技巧等的差異而不同。
在一些對催眠術不太熟悉的人眼中,可能會覺得催眠術非常的神秘,類似於一種巫術或者說魔術,其實催眠術就是在古代的巫術中發展過來的。催眠狀態是一種類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識恍惚心理狀態。而催眠術就是運用心理暗示等手段讓被催眠者進入到催眠狀態的一種心理暗示技巧,這種心理暗示技巧包括如放鬆、單調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方法,將人誘導進入到催眠狀態之中。
無論國內外,從古代起便存在許多類似催眠的記載,但那時的科學尚未發展成熟,這些催眠更多地與宗教相關,甚至能“創造記憶”。直至18世紀,奧地利的麥斯麥醫生運用“動物磁力”這種心理暗示技巧,開創了催眠術治療的新紀元。然而,他的理論同樣缺乏科學性,仍然帶有濃厚的宗教神秘色彩。
催眠主要有兩種基本形態,分別是父式催眠和母式催眠。父式催眠采用命令式的口吻發布指示,讓人感受到強烈的不可抗拒性,從而被迫臣服。這種催眠方式通常用於那些需要快速建立權威和控製的情境。與之相反,母式催眠則運用溫情來攻破受術者的心理防線,采取一種柔和的策略。它通過溫暖、關愛和理解的方式來引導被催眠者進入催眠狀態。在實際應用中,催眠師會根據不同的受術者以及他們所處的環境、情緒等因素,靈活地選擇合適的催眠方式。對於某些人來說,父式催眠可能更為有效,因為他們更容易接受明確的指令;而對於另一些人,母式催眠則更能打破他們的心理障礙,讓他們放鬆並進入催眠狀態。總之,催眠師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巧妙地結合這兩種基本形態,以達到最佳的催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