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樹通過一番調查,找到了曾經被趙曉雪騙過的那些人。經過逐一排查和詢問,他發現這些人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嫌疑。這讓苗樹感到有些困惑,但同時也覺得不能夠這麼快就洗脫這些人的懷疑。
這些被趙曉雪騙過的人們,在被騙之後經曆了一係列的心理變化。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認為自己當初太傻、太天真,竟然會相信一個陌生人的話。有些人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力和智商,覺得自己以後再也無法信任任何人了。這種自責情緒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讓他們難以釋懷。
然而,在麵對苗樹的調查時,這些人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配合。有的人積極地提供線索,希望能夠幫助警方找到趙曉雪;而另一些人則顯得有些冷漠,可能是因為被騙的經曆讓他們對這個世界產生了失望之情。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的反應都表明他們與趙曉雪之間並沒有更深層次的聯係或共謀關係。
苗樹不禁思考起這些人的處境和感受。作為一名警察,他深知被騙者們所承受的痛苦和損失。這些人不僅失去了錢財,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信任被背叛,心靈受到了重創。對於這樣的受害者,苗樹深感同情,並下定決心要將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還社會一個公道。
盡管目前的調查結果讓苗樹有些沮喪,但他並未放棄尋找線索的努力。他相信隻要堅持下去,總會有新的發現和突破。與此同時,苗樹也意識到自己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趙曉雪的背景和動機,以便更好地掌握案件的全貌。於是,他決定繼續展開調查,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細節。
經過一番深入調查,警方很快掌握了死者趙曉雪更多不為人知的背景信息。原來,趙曉雪之所以走上騙取他人錢財這條不歸路,與她自幼所處的家庭環境密切相關。由於家境貧寒,趙曉雪未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早早便踏上社會闖蕩。然而,在打工期間,她目睹那些衣著光鮮、生活富足的女子後,心生羨慕之情,渴望過上同樣的日子。於是,她開始探尋她們成功的秘訣。
漸漸地,趙曉雪了解到,這些女人要麼從事皮肉交易,要麼充當他人情婦。起初,她曾嚐試成為一名第三者,但不久後便被原配發現,並被迫退還所獲財物。盡管如此,趙曉雪並未氣餒,反而深入研究這一領域的門道。
最終,她找到了一條“生財之道”——利用自身美貌吸引男性,以投資之名騙取他們的錢財。即使東窗事發,她亦有應對之策,手中握著足以威脅對方的把柄。就這樣,趙曉雪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直至案發。
這次若不是她被人給殺害的話,真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和會繼續被她給騙了。而她之所以能夠威脅到這些人,肯定是掌握著他們的某些把柄或者秘密,至於到底是什麼不好的東西,還需要警方進一步努力調查才能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