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十三話:西南告急(1 / 3)

壽王府的清晨被一陣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仿佛是時間的節拍器突然加速,將寧靜的空氣切割成無數碎片。

初升的陽光灑在壽王府的巍峨門樓上,那急促的馬蹄聲如同早春的鼓點,敲擊著沉睡的街道,喚醒了沉睡的居民。市民們紛紛都好奇的來到了街。

市民甲:“這是咋了?大清早的這麼快的馬?”

市民已:“莫非出了啥事啦?”

幾匹快馬徑直的奔向了壽王府的大門,隨即三四個唐兵打扮的漢子躍下馬來焦急的說道:“西南傳來緊急軍情,需急報益州大都督!”

壽王府的守衛聞聲而動,迅速打開大門,神情嚴肅地迎接來者。他們的臉上沒有絲毫的驚訝,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緊急情況。

“快,帶他們進去!”守衛首領下令,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

市民們議論紛紛,好奇與擔憂交織在他們的臉上。他們知道,每當這樣的急報傳來,就意味著有可能會有重大的事情發生。

市民甲:“看來這次的事情不小啊,希望不會有戰事。”

市民已:“是啊,願上天保佑我們的家園平安無事。”

隨著唐兵打扮的漢子們進入壽王府,大門緩緩關閉,馬蹄聲逐漸遠去,街道上再次恢複了平靜。但市民們的心中卻掀起了波瀾,他們默默地祈禱著,希望一切都能平安無事。

壽王府內,益州大都督李瑁聞訊立即召集了幕僚和將領,緊急商議應對之策。

大殿之上,楊潤芝、雲羽獠、郊熊和壽王府的眾多幕僚紛紛議論著,氣氛緊張而肅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深深的憂慮,因為他們知道,這次的緊急軍情可能意味著邊疆的動蕩,甚至是戰爭的威脅。

不一會兒,李瑁緩緩登到了大殿之上,他的出現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眾人都停下了議論,紛紛看向李瑁,等待著他的號召。

李瑁神情嚴肅的說道:“諸位,想必大家也有所耳聞了,我也不賣關子了,前幾日西南苗疆地區有個叫‘烏植金’的羈縻都督造反,他糾集了一眾苗疆部族,已經攻陷了昆州,昆州守將楊海江率昆州眾部力戰賊人全體殉國。這烏苗狗劍指益州,已經開始對西南的百姓進行屠殺,我等坐鎮益州絕不能眼看這苗狗胡作非為!”

楊潤芝走上前,麵容嚴肅地向李瑁彙報:“稟壽王,目前益州常備兵馬步弓騎合計三萬兩千人,其中有一萬兩千人在川西戰場上抵禦吐蕃。因此,我們能調動的兵力隻有兩萬人。”

李瑁聞言,眉頭緊鎖,顯然是在思考如何以這兩萬兵力應對烏植金的叛亂。他知道,兵力上的不足將會使得這場戰役變得更加艱難。

“兩萬人……”李瑁低聲自語,隨後抬起頭問向楊潤芝:“潤芝,你是否記錯了?怎麼才兩萬人?我小時候就聽說韋述坐鎮益州之時益州可有十萬雄兵啊!”

楊潤芝回答道:“回壽王,十萬的確不假,可是自皇上登基以來,益州的常備守軍編製就三萬兩千人,其餘的人馬都是韋述的家兵。王爺,恕在下直言,做為一個藩王,必須要壯大自己的家兵啊,咱們壽王府的家兵如今隻有這一萬神策軍。\"

李瑁聞言,神情顯得有些沉重。他深知楊潤芝所言非虛,藩王的家兵是維護自身地位和應對突發情況的重要力量。然而,他也明白,壯大家兵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積累和經營。李瑁猶豫了一會說道:“傳那西南信使到殿前來。”

李瑁的話音剛落,立即有侍衛應聲而去,準備將西南的信使帶到殿前。大殿內的氣氛突然緊張起來,眾人知道,信使的到來可能會帶來更多關於烏植金叛亂的具體信息,這對於製定應對策略至關重要。

不一會兒,信使被帶了進來,他的臉上帶著風塵仆仆的痕跡,顯然是一路急行而來。信使進入大殿後,立即跪下行禮:“小人參見壽王。”

李瑁示意他起身,然後直接問道:“你從西南來,可帶來了最新的消息?烏植金的叛亂情況如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