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快要到了,學校籌劃了一場文藝晚會,要求每個係出一個舞蹈節目。
大二的師兄師姐們不太願意出力,這個任務就落在美術大一同學的身上。
由於小不點能說會道,腦瓜好使,這個出生於長江之濱江津古鎮上的南方女子,多才多藝,頗具靈性!
所以,彪哥就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小不點,要她在兩周內完成舞蹈的設計編排並要練熟。
美術係的臉麵就看小不點的了,這真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這幾天小不點臉色很沉重!一反平的嘻嘻哈哈,有壓力了!有壓力才能產生動力!估計這兩天她睡覺、走路都在構思,跳什麼?怎麼跳?主題是什麼?選哪些人?
這天課間,大家坐在草坪上,商量起這次舞蹈比賽的事。
“我覺得我們美術係大一人少,總共才27個,我覺得我們全部都上。”小不點正色道。
“那跳什麼舞呢?”魏大萍也一臉嚴肅。
“跳什麼呢?~跳什麼呢……”小不點抬頭望著天空,喃喃自語,眼睛眨個不停。
“喂,小不點,我給你出個主意!你扮個媒婆可以。”班長武中華調侃道。
“爬喲!你才是媒婆。”小不點嬌嗔道。
“嗯,你別說,我覺得小不點扮媒婆真的很像!”與小不點同寢室的秋風,坐在角落裏,冷不丁地說道。
“對頭!很像!”
“要得,就跳個有媒婆的舞!”
……
大家七嘴八舌,仿佛在集體畫一幅畫,媒婆為這幅畫的主要形象。
小不點沉思了一會,大叫道:“行!就跳一個媒婆舞。”她有些興奮,“那大家下來都構思一下,下來我們再溝通交流,大家有什麼好的主意隨時給我說。”
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
這幾天的課間休息,大家都在利用這個間隙構思舞蹈。
任何藝術作品的產生,都不是一蹴而就!它像是一個嬰兒的誕生,要經過受孕→懷孕→營養→成長→分娩→接生等眾多環節一樣,要經曆一些時間,要經過痛苦地過程!
經過眾人參謀,舞蹈的主題和曲目等終於確定下來:
舞曲名:陳少華演唱歌曲《九月九的酒》。
舞蹈內容:媒婆帶著一幫轎夫迎接新娘回夫君家的情境。
舞蹈主題:歌頌了在我國的黃土高原上,青年男女純樸甜美的愛情。
演員:美術係大一學生共27名。
角色擔任:
1、主角:媒婆-小不點、新郎-成大冬、新娘-覃樺。
2、配角:轎夫-黃禮、武中華等八名男生。
3、次配:嗩喇手:餘下的所有人。
曲智和賀慶剛因性格內向,不善表演。擔任的是嗩喇手。
接下來是環節設計、動作設計、服裝設計、主次設計,還要多次排練,在排練中設計問題,不斷改進!
彪哥和大二女輔員、大二師姐尹大麗三人做為點評人。前幾次排練,三人都給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舞蹈在不斷地改進和潤色!
彪哥也急時訂購了服裝,媒婆的、轎夫的、嗩喇手的,以及道具全部購齊。後來大家還一致通過,嗩喇手因為有女生,所以大家決定所有嗩喇手都頭戴麵具,所有女生嗩喇手還要盤起長發!這樣效果更好!一則外形更統一,二則麵具增強了舞蹈的藝術性和神秘感!也更加能突出主角。
服裝道具已到位,彪哥要求大家用最快的時間把麵具畫好。
畫什麼好呢?曲智找了一個京劇麵譜,用厚重的白色卡紙裁剪出一個蛋形,在蛋形卡紙上把京劇臉譜臨摹好,再在兩邊各打個小孔,用紮頭發的皮筋拴起,便可掛在耳朵上。一張簡易麵具就這樣完成了!
最後還要排練三次,這三次係上所有領導和老師都要觀看,要修改也是微調,因為距演出時間已經不多了。
這兩周,是大一美術生最繁忙、最充實的兩周,也是最嚴肅、最緊張的兩周!歌曲《九月九的酒》,常常在美術係教學樓中一遍又一遍地唱響……
比賽的日子終於來了!
今晚七點,燈光球場。
各係抽簽,決定秩序,美術係抽到的是4號,第四個出場。
校長、書記做了簡短的發言,在抽簽排序過程中,學校舞蹈社團的同學們為大家表演了華爾茲之後,隨後主持人出場,念了一通串詞、介紹評委、宣讀了評分標準、表演順序,比賽正式開始!
曲智有些緊張!手心在冒汗!“別怕!別怕!跳就是了!”曲直心中默念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