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想到自己的孩子也會受到這種待遇,在每一次被父母忽視的時候,他都發誓以後一定不會讓自己的孩子遭受這樣的痛苦。
可是,父母在不分家,無法分家,這個家裏所有資源分配都必須聽兩位老人的,他無法做到當時的承諾。
原身想將自己碗裏的東西分一點給妹妹,溫奶奶卻道:“既然吃不完,以後就少吃點,省下來的糧食換成布,還能給福寶做一身新衣裳。”
就這樣,原身也得到了和溫大丫一樣的待遇。
溫爺爺、溫奶奶重男輕女是不錯,但也要看是哪個孫子,原身的作為讓他們覺得自己大家長的威嚴受到了冒犯,而且原身又是他們最不喜歡的兒子生的。
不吃就算了,節省一點糧食也挺好,反正也餓不死。
福寶七歲的時候,溫爺爺去街上采買,遇見一個教書先生的小姐出門,那模樣氣度,使得溫爺爺見了,回來之後非要讓福寶也去上學堂。
上學堂!
家裏哪供得上一個讀書人,是男娃兒也就算了,若能供出一個秀才來,他們就算是吃野草也沒有怨言。
偏偏是個女娃,女娃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啊?
銀子投進去,水花也見不到一個。
溫家爆發了前所未有的爭吵,其中溫父溫母反抗最為激烈,本來兩個孩子都吃不飽穿不暖了,要是全家再節衣縮食供福寶讀書,兩個孩子還有沒有活路了?
老實人也是有脾氣的。
家裏鬧得不可開交,最後二老一合計,將二房單獨分了出去。
這個時代,孝字當頭,流言蜚語壓死人。
所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若不是他們做了錯事,二房會被趕出去嗎?
二房被分出去的日子不好過,那些自詡正義的村民看不慣二房不孝的行為,時不時地在他們的田裏搞破壞。
種地人靠天吃飯,幾年的收成都不景氣,原身和妹妹過得日子更差了,溫父溫母才三十歲,看著卻比溫爺爺和溫奶奶更加蒼老。
原身和溫大丫,一個娶不到媳婦兒,一個嫁不到好人家。
反觀老宅那邊,福寶在山中救了一個男人,臨走之前,男人給他們留下一大筆銀子,足以改變他們的生活,翻新房子、養豬養牛,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一年之後,男子去而複返,眾人這才知,他竟是當今的太子殿下!因為福寶的救命之恩,要將她帶到京城去享福。
溫爺爺和溫奶奶高興得合不攏嘴,當初的夢終於被證實了!這下誰還敢說,他們對福寶好是錯誤的!
福寶走之前,還不忘羞辱一下之前和她作對的二房,太子知道他們曾經“傷害”過福寶之後,便下了命令,將溫父和原身帶到宮裏做太監,溫母和溫大丫被賣入青樓。
就這樣,福寶的“極品親戚”終於下線,後麵的劇情就是福寶到京城和一眾女配鬥智鬥勇了,種田文到這裏就走偏了。
原身的心願是:第一:帶著父母和妹妹過上好日子,一定不能過得比福寶差。第二:報複太子。
他一定要證明偏心是錯誤的,他們二房不比任何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