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雕像和其餘的都不同,其餘那些雕像千姿百態,有握書卷的,有拿長劍的,或坐或臥不一而足,有那聚精會神閱讀的,還有拚殺模樣的,唯獨這個雕塑,他就那樣安安靜靜站在原地。
他的眼眺望著遠處。
似乎遠處有希望。
楚晚晚低頭,發覺雕塑旁邊有一張百家譜。
這百家譜相當於現代社會的“戶口本”,裏頭記述了這一家人,但不同的是,這百家譜內還有言簡意賅的描述以及生卒年等等,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別看這百家譜的紙張不怎麼大,但相對應的人名字旁邊卻有肖像。
圖文並茂。
從介紹的迷字兒可以看出,此人叫莫端陽,是本國開國元勳,也是很厲害的一個大將軍,等國家政局穩定以後,莫將軍被指派到邊塞去了。
他去了居庸關,一口氣駐紮了二十二年,在這二十二年中,莫端陽娶妻生子了,他有個兒子,三歲就夭折了,從那以後莫端陽也生了一場大病。
她夫人的肚子倒也很爭氣,半年後又懷孕了,但這一次莫夫人可沒這麼幸運了,莫夫人的孩子剛呱呱墜地,夫人就血崩死亡了。
莫夫人的遺孤叫莫楚楚,是個活潑好動且爭強好勝的小丫頭。
人家姑娘家家的喜歡塗脂抹粉,但這莫丫頭卻一點不喜歡這些,她喜歡舞槍弄棒,才五歲就將十歲的小孩子欺負的滿地找牙。
那莫丫頭很喜歡對一切發起挑戰,在居庸關已成了混世魔王。
莫將軍完全管束不住莫楚楚,這個莫楚楚就差沒有學哪吒去折騰龍王三太子了。
按這本書裏頭最可觀的記載,莫丫頭在十三歲之前是開開心心的,但劇情峰回路轉在莫丫頭十四歲那年。
那年,邊塞起了暴動,瀾滄江附近的悍匪發了瘋一般的揭竿而起,聯合抗擊朝廷。
內憂為患,緊跟著吐蕃讚普開始攻城略地,準備將居庸關據為己有。
實際上,這居庸關並沒有什麼好的。
居庸關既沒有雁門關的雄壯,也沒有芙蓉關的柔美,在雁門關人們修築了大運河,本地的居民靠山吃山,他們做的陶瓷一流,在國內首屈一指,不敢說百姓富得流油,但條件很好。
芙蓉關的百姓靠水吃水,漁業昌隆,在那魚米之鄉,百姓衣食無憂,且距朝廷不過咫尺之遙,賺錢的手段和門路多了去了。
唯獨這居庸關,南靠鳴沙山,北麵是一望無際的沙海,寸草不生,更不要說物產豐饒了,本地人連喝水都成問題。
就在這條件格外艱苦的環境下,還有盜匪和少數民族。
想要將這裏保衛好,真個是難上加難。
但就在這極端條件之下,朝廷將莫端陽指派到了這裏。
楚晚晚發現,在百家譜中,每個人是什麼原因犧牲的,乃至橫死或失蹤等都有詳細的記錄,唯獨莫端陽一家,除莫夫人是難產死亡,其餘人是生是死,亦或說死於疾病和戰亂,都沒有任何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