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佑沒吃過楊家酒樓的飯菜如何,見他們嫌棄,他自己並非多重口腹之欲的人,倒是還算滿意。
另外兩人相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嫌棄。
“齊公子,若是無事的話,我們便先走了。”呂俊裴早就不想繼續在陪著他在這裏浪費時間。
齊佑也急著回去給良妃書信,故而雙方就這麼告別。
回到家中後,楊雨晴還覺得齊佑後來的態度頗為奇怪。
之後的時間,倒是沒見齊佑前來叨擾。
倒是霍家那邊,因為霍裘要前往邊關,熱鬧了好一陣子。
襄陽公主苦苦哀求霍裘,不許他去邊關的事兒,也被人傳了出來。
翌日便有人在朝堂上,當眾說起此事。
“霍將軍既然承君恩,自然就該為國盡忠,可襄陽公主說的是什麼話?憂心霍將軍出事,便說出要別人去死的話來,這話……實在是令人無法苟同。”
皇帝也聽說了此事,但也知曉是一時關心,才亂了分寸。
偏偏他還說不了什麼,否則的話,便要被別人認為是在偏心了。
齊家大公子緩聲道:“皇上,公主也是關心雜亂,霍將軍又怎麼會留在家裏,否則的話,也不會在賜婚後,便要前往邊關鎮敵?”
“話是這麼說,身為公主,也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這樣的話傳出去,豈不是霍亂軍心?叫百姓覺得,皇家人,隻知享樂?”
“公主年紀還小,情急之下,又何必這般和她計較呢?”
被他說了一句,當下脾氣更不耐煩了起來,“齊大人這話說的,這良妃娘娘的母家姓齊,所以你便要為襄陽公主說話,我知曉,隻是倒也不必拿年紀來說事。”
“襄陽公主年紀小是事實,但出言不當,亦是事實。”
後麵也少不得有人附和,幫著他一起說,“皇上,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事實,還請皇上對襄陽公主加以懲戒,以免日後再出言不當。”
皇上低頭瞥了一眼下方始終沒有開口的霍裘,問道:“霍裘,你的意思是……”
霍裘始終當著透明人,現在被點名,才道:“公主也是一時著急,並非是故意的,還請皇上從輕處罰。”
有了霍裘開口,且還是即將前往邊關的人,皇上自然會依著他的意思,從輕處罰。
襄陽被罰在府內閉門思過百日,事情也就這麼解決了。
被皇帝罰後,襄陽倒是安分了許久,直到霍裘離開,也沒再說出什麼不該說的話來。
但這是霍家的事兒,如何會被傳到外人的耳朵裏,隻能說明霍家裏有他人的眼線。
霍家找到人後,人已經自盡在了房內。
良妃娘娘得知人已經自盡,懷疑到了皇後的身上。
霍裘就要去打仗立功了,怎麼說,也要在襄陽的身上找出錯處來。
上回彈劾的人,便是皇後娘娘母家的人。
朝堂上包括皇帝,都覺得皇後娘娘的兄長是正直臣子,一切都為了東臨考慮,可若是如此的話,當初為何還要皇後娘娘進宮?
良妃娘娘氣的牙根癢癢,“當初若不是她進宮,本宮才該是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