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寶這時候才開口對著羅信說:“東家,我跟二叔他們說了。眼下咱們作坊裏還有一批貨在趕工,今天下午就能騰出兩個人手來。我讓他們下午就進城,不會延誤這邊工期的。”
羅信輕輕拍了拍王大寶的肩膀,笑著說:“大寶,你做得很對。不過,你爹終究是你爹,他們入了魔障,還是要讓他們清醒的。”
說著,羅信轉身就朝著大門口走去。
“東家。”
眼見羅信步履匆匆,王大寶連忙喊住羅信。
不待王大寶開口,羅信轉頭對著他笑:“放心吧,我這次是去找那些禿驢麻煩的,跟你爹他們無關。”
羅信雇了一輛馬車,晃晃悠悠地出了城。
其實長安城內就有一些道觀寺廟,但這些寺廟並不大,原先都是一些有錢人將自己多餘的府宅捐出來,讓給一些僧人或者道士。
而普賢寺則比羅信所想象的還要大,下了馬車,羅信讓車夫在一旁等著,他呢,則如同進窯子的嫖客,如同來時一般,晃晃悠悠,哼著小調朝著普賢寺的大門走去。
別的不說,這普賢寺休憩得當真是氣派,從山下到寺廟正門,階梯雖然不是很多,但是每一個階梯卻有十來米長,高在四十公分左右,而且全部都是用石板鋪成,每一塊石板的寬在一米多,一個階梯就需要十幾塊這樣的石板。
羅信可是進過皇宮和東宮的,雖然他不知道李世民所居住的地方如何,但是當今太子居住東宮的排場都沒這麼大的。
階梯走到一半,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台子,上麵擺放著兩口巨大的香爐,香爐米麵燭光搖曳,香煙嫋嫋。
階梯盡頭是一個很大的平地,平地上同樣是用平整的石塊鋪成,平地正前方就是普賢寺的正門了。
別的不說,單單就將眼前羅信所看到的畫麵,與孫思邈所在的道觀相比,這普賢寺就是那皇宮王府,而孫思邈所在的道觀則是農家小院。
“沒得比,實在是沒得比啊。”
羅信一邊搖頭,一邊感歎。
這時候,一個和尚走了過來,對著羅信問:“施主,可是要進寺拜佛?”
“嗯,對對,就是來拜佛的。你們的彌陀佛和彌勒佛,今世佛和未來佛,我都拜。”
羅信不信佛,也不懂佛學,也就是隨口一說。那和尚似乎也聽不懂羅信在說什麼,宣了一聲佛號,後退幾步,對著羅信說:“施主既然是來拜佛的,那就裏邊請吧。”
羅信笑了笑,如今他身上的衣服多少也比以前那書生服要“精貴”了一些,李妘娘在給羅信製作衣服的時候,不僅在材料上下了心思,衣服的款式也是盡量滿足羅信的生活習慣。
那和尚在跟羅信說話的時候,眼睛一直在打量羅信的服裝衣著。
冷冷一笑,羅信也懶得理會這和尚,晃晃悠悠地朝著大門走去。
這普賢寺將門麵修得這麼排場,其實說白了和羅信將醉風樓休憩得高大上是一個道理。目的是為了吸引更有錢的人來拜佛,然後往那個“功德箱”裏多丟些金銀進去。
羅信繞了一小圈,臉上的笑容是更冷了:“哎,這人世間來來回回,往往返返,終究是逃不過人心驅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