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9章 軍區(1 / 2)

內侍監韋忠賢給每位禦前大臣發了一本折子,裏麵正是皇帝親自擬定的新軍製構想。

樞密使李靖、兵部尚書徐世績,這兩位如今朝中分掌軍令、軍政大權的大臣,率先看了起來。

其實皇帝羅成的計劃倒也並不算如何複雜,可也確實是完全革新之製。

皇帝計劃,將罷撤三衙。

以後不再有北衙、南衙、內衙之分。

也不會有什麼府兵、禁軍、親軍之分。

由精銳老兵們授封的騎士,將取代過去的府兵,成為未來軍隊的基層核心。

而將以義務兵製,取代原來的府兵製和募兵製。

未來隻有那些精銳的老兵們,才會被授予騎士頭銜,成為職業士官,朝廷會授給他們比普通百姓更多的永業田,並授給他們戰馬、鎧甲、武器等裝備。

騎士們成為職業的士官,輪番當值,上番時入軍隊中訓練帶領部隊,不上番時可在家休息耕種田地等,若遇打仗,按戰事規模征召。

騎士們由朝廷提供裝備,並且在上番當值時發給軍餉,不當值時給予基本津貼,征召打仗時給軍餉以及獎賞,若有戰功,另有賞賜。

而原來那些普通的府兵、募兵,統統取消,統一由義務兵替換。

何為義務兵?

就是每個年滿十八歲的年輕健康男子,都有義務免費為朝廷服三年兵役。服役檢兵以身體健壯、家裏丁多、富裕等條件優先征選,點中義務兵者送軍中服役三年,服役期間隻有基本津貼,沒有糧餉,但衣食等皆由朝廷負責,打仗若有功,則也一樣有獎賞。

朝廷以道為單位實行軍區製,道左右都督即為軍區長官,但各軍區雖設軍區、軍、廂、團營等單位,但平時駐紮、訓練,以團、營為單位,團以上隻做養將寄祿之所,是軍官們遷轉資序,統兵權隻在團營,軍區不能直接統領軍隊、更不能直接調動軍隊。

另一方麵,羅成又讓軍隊搞輪調,京畿等重鎮的軍隊,則由各軍區中抽選精銳者組建番上宿衛,定期輪換。

中高級軍官不統兵,平時統兵權交給團營軍官,訓練和日常管理交給騎士軍士長,中高級軍官們平時呆在各道或京師,負責研究戰法,教授培訓年輕軍官士官等,遇戰事再由樞密院、兵部抽選統兵指揮出征。

“朝廷將擬設立三十六個軍區,每個軍區編設兩軍,不過在非戰之時,每軍區平時隻半編。”

“騎士將分為騎士長、騎士、侍從騎士、見習騎士,分別對應軍士長、高級士官、中級士官、低級士官。”

“各級騎士滿編,每軍騎士與滿編士兵比例為一比五,軍官與滿編士兵比例為一比二十。”

李靖迅速在心裏計算了一下,全國編設三十六個軍區,每軍兩個軍,一軍滿編一萬二千,意味著若是滿編則全國保持兵力八十六萬四千人。

皇帝說平時隻保持半編兵力,那麼也就隻有四十三萬二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