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司再按其類別,轉到尚書省,尚書省給予自己的建議或附議,再轉給相應的六部九寺衙門,對應的部寺根據宰相和尚書省的指示執行。
而對於貼黃貼紅的重要奏章,則才會送到皇帝麵前過目。
翰林學士會先擬好一個目錄,簡略注明各道奏章的內容和宰相的處置,由皇帝過目。
皇帝便可據此先篩選一遍,既做到心中有數,又不錯過重大事務。
對宰相們票擬得當的奏章,皇帝會指示翰林學士代朱批通過。而對有疑惑的,則會親自研究,甚至做出指示,由翰林學士代批旨意。
若是對宰相票擬處置不滿,也可否定,打回讓宰相重擬,或直接給出自己的處置結果,交由宰相商議。
最終形成決議,則還是要交由中書擬詔,門下審核,尚書執行。
翰林院學士在這個決策層裏,充當的是皇帝的秘書角色,甚至是智囊顧問角色。
中書門下政事堂,是最高決策中樞,而皇帝則是最終決策人,但門下省又負有最終審核權。
層層架構,既要保證皇帝不被宰相百官欺瞞,同時又得保證皇帝能夠及時的掌握和處置軍國政務。
皇權和相權相互製約,保證平衡。
雖如今的皇帝之權威,不是宰相們能夠掣肘的了的,但羅成卻還是不嫌辛苦的親自設計了這一製度,就是為了保證以後的皇帝,在這個框架之下,不會出亂子。
既避免後世子孫專權亂政,又防出現權臣奸臣奪權亂國,可謂是用心良苦。
王子明在這個時機下,出任右仆射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是尚書省權力下降的時候,但不管怎麼,也是拜相了。
一眾連襟中,他算是第一個拜相的。
“讀書人就是好啊,你看十一個宰相,也就是樞密使、兵部尚書和吏部尚書這三人是武將出身。”
趙貴有些忍不住道。
他剛剛被詔授為襄陽太守,算是從武職轉為文職,但心裏落差很大。此前他鎮守北京,後來又擔任了都統。
那可是統領兩道兵馬啊,如今轉為襄陽太守,卻隻是一郡之民政長官了。
相比起周德威的西京留守,明顯要低了一級。
可八大都統,盡皆罷撤,趙貴也無奈。
畢竟眼下北方一統,朝廷打算休養生息,並不打算這個時候南征,所以各行營都撤了,都統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周新則是被授命為蜀郡太守。
“老五,你呢?”
趙貴扭頭問最的妹夫杜伏威,這位曾經的江淮之王,最近似乎過的有些不太順。先是王君廓謀反一案牽連到他,雖是後來沒事。可他又被李子通陰了一記狠的,把淮南幾乎全丟了,損兵折將眾多,狼狽不已,自己還受了重傷,差點沒命。
如今回京,雖然傷好了,但皇帝卻遲遲沒有給他再授新職,淮南有秦瓊坐鎮,他是回不去了。
杜伏威有些尷尬的笑笑,“暫時還沒消息呢,估計陛下想讓我再留京養養傷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