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0章 小草(下)(2 / 2)

不過,在淞滬血戰近三月後,中國炮兵亦損失慘重,兩個炮兵旅四個炮兵團打得隻剩下兩個,而滬西前線想擋住日軍十幾萬大軍的進攻,這剩下的幾十門150重炮不可或缺,想從前線調至尚無威脅的金山衛是絕無可能。包括光頭校長在內都不會下達這種荒唐的命令。

但在曾經的時空中就有個第10炮團的一個山炮連駐紮在金山衛,一個營1門山炮,一個連4門,就是這4門博福斯山炮加上6師師部原有配屬的6門仿日式四一式山炮合計10門75毫米山炮,構成了整個灘塗金山衛守軍的所有重火力支撐。

博福斯山炮雖然炮很少,但其射程更遠,高達9公裏,精準度也夠高,反而成為了火炮支援部隊的絕對中堅。而且打過淞滬前期戰爭的炮兵們早就學聰明了,在一個地方開炮從不超過10分鍾,每門炮衝著早就定好的目標區域打上個十幾發炮彈,就把炮一拆讓馱馬馱著就轉陣地,樹林和空置無人的民居就成為他們最好的掩護地。

在上巡邏上一圈找不到目標的日軍海軍艦載機也沒多大耐心低空尋找這些靈活的中國炮兵,找不著就把攜帶的炸彈丟到中國軍隊的前沿陣地上,反正,海灘上流血的又不是高貴的帝國海軍而是那幫馬鹿陸軍。

所以,中國這些數量並不多,口徑也不大的山炮,卻是給日軍登陸部隊流足了鮮血。

但,僅僅十門山炮而已,並不足以阻止幾萬人瘋狂日軍的登陸,真正將日軍擋在灘塗陣地上難以向前逾越的部隊,卻是那幫視死如歸的湖南伢兒。

一個陣地上的步兵連打光,那就再上一個步兵連,再打光,再上。

戴?佛萊梅雷僅僅隻是在500米之外,他隻看到了對麵中國人在可怕的炮火中頑強的生存仿佛怎麼也打不完一般源源不斷。

正如他在回憶錄中所敘述的那樣:日本人的炮火很猛烈,登陸設備也很先進,但他們卻依舊被阻擋在寬大的灘塗上流盡了鮮血。中國人將他們死死的擋在灘塗上,再用口徑並不算大的火炮進行炮擊,日本人死傷慘重。我很疑惑於中國人的陣地構築,我明明看見對麵中國人的陣地在威力可怕的00毫米艦炮的轟擊下已經成為一堆廢墟,500米之外躲在臨時野戰工事中的我都能感覺到地皮可怕的震動,我敢保證,絕不可能有生物能在這種可怕的轟擊中生存。

但我發現,我錯了,中國人頑強的可怕,他們竟然還活著,當日本人發出歡呼,在己方炮火停止轟擊後準備向前攻擊突破那個可怕的灘塗陣地時,中國人的機槍和步槍聲再度響起,他們就像剛經曆過寒冬迎來春的草,無比頑強的露出頭,用子彈告訴日本人,這裏,是中國,這裏是他們的家。

而這樣的反複,在長達一的戰鬥裏,竟然高達五次之多,多的別讓我都麻木了,就連日本人的指揮官都已經麻木了。他們從此變得心翼翼,甚至到中國人再也沒露頭了,他們也花了最少三十分鍾,才衝入早已空無一人的中國人陣地,而他們距離布滿彈坑的中國人的陣地,卻不過區區五百米的距離而已。

是的,這名誠實的第三帝國戰地記者忠實的記錄了他所看到的的一切,對頑強的中國士兵也並不吝嗇於自己的誇獎,哪怕寫下他眼中的發生在東方大地上這片戰爭回憶錄時,中國是盟軍一方,他是第三帝國一方,雙方處於敵對陣營。

但他並不知道,他的結論是錯誤的。中國軍人,其實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頑強,他想看的陣地也不過是被大口徑炮彈一轟即爛的臨時野戰工事,在那種程度的火炮炮擊麵前,再頑強的軍人,一樣會死亡,那不是以精神意誌頑強就能決定的。

但,中國軍人,不怕死。

戰地記者看到的不斷露出頭的“草”,其實不過是一個又一個預備隊毫不退縮的衝上陣地而已,他們前麵的那些“草”,其實早已不見。

一的戰鬥,中國軍人,已經由4個步兵團,銳減至個,有兩個步兵團,幾乎死傷殆盡,剩下的兩個,亦是戰損超過一半。

如果非要那些在陣地上頑強生存的軍人是“草”的話,那,其實是整個守衛金山衛全體守軍的代名詞。

若幹年後,看到這篇描述金山衛之戰文章的那名湘軍將領,瞬間,淚流滿腮。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