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害怕死硬的對抗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家名存續子息傳承比名譽甚至土地更重要,為了土地把自己搞滅族那還豈不是本末倒置,首先要保證自己能安安穩穩的活下去,然後才享受土地帶來的權力和利益才有價值,否則成為史書中寥寥記錄幾筆的路人甲,或者在民間小範圍流傳的某些壯烈人物又有什麼意義呢?
驚醒的甲斐國人在這股思潮的湧動下迅速改變心態,另有一部分跟隨武田家撤入甲斐的信濃國人也隨之煽風點火製造影響,使得原本不太得勢的某些小集團一下得到許多人的支持,其中這個小集團的領袖武田義信就突然發現,自己竟然在一夜之間得到許多有力譜代家臣的支持,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家老重臣,包括穴山信君、小山田信茂的大力支持。
所以當這種論調在評定間裏響起的時候,廳內的譜代家臣要麼沉默不語要麼隨聲附和,竟沒有一人表示出明確的反對或者駁斥,即使是高居主座上的武田信玄發現這一情況也僅僅是微微皺起眉毛,便恢複古井無波的態度。
武田義信今天顯得格外興奮,忍不住說道:“鎮府公乃當世一等一的英傑人物,麾下雄獅數萬竟在一年之間降服出羽橫掃北陸,真田彈正殿還與叔父在岡穀北城大戰一場,如此強大的實力已經不是我甲斐一國所能撼動的!”
作為武田義信的輔佐役,漆戶虎光立刻站出來為弟子搖旗呐喊:“方才安芸守殿提到一組數字很重要,最新的消息顯示越後一國的石高就足有兩百八十萬石,越中一國近五十萬石,信濃國大約四十餘萬石,這也我等是最清楚不過的!
但是北信濃始終在吉良家手裏具體石高並不清楚,但是可以想象一下經曆吉良家幾年的治理石高也不會很低,畢竟那裏有千曲川與犀川相連的川中島,上野國好像也有四十餘萬石,至於出羽國與加賀國應該也不會差很多,這樣算來吉良家如今的領地也確實不下四百五十萬石!”
自從飯富虎昌戰死川中島以後,武田義信身側的幾位輔佐役就變的更加緊密團結,另一位輔佐役楠浦虎常也跟著說道:“可我甲斐隻有二十四萬石,主要種植的是一年大麥一年水稻,中間夾雜著種植一些豆類和雜糧,近兩年來天災來災禍不斷又遭逢川中島大敗,甲斐的元氣喪失掉一大半,根本無力再和吉良家對拚,我等東國武士可不是三好家那群笨蛋,更不是幾句話和一些錢就能雇傭過去送命的!”
今福友清入道淨閑齋立刻說道:“吉良家是強大而又值得尊敬的對手,但不應該是我們武田家的死敵,把吉良家當作死敵是在和我等的身家性命過不去,我等應該盡快派出使者前往春日山城與吉良家達成不戰協定,若是能成為盟友就再好不過,這樣一來我們的身後就不用擔心有強敵出現了!”
跡部勝忠不但是輔佐武田義信的輔佐役之一,還擔任著勘定奉行以及戰時負擔陣場兵糧奉行的職務,跡部勝忠與同族的千塚跡部氏家督跡部信秋屬於兩個派係,互相之間既有同族間的幫助也有互相使絆子的時候,總體來說在家中的地位基本相當,論起影響力甚至還要更高一些,所以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擁有很大的影響力,即使是武田信玄也要給予高度重視。
其實在剛才桜井信忠與跡部勝忠之間是在唱一出雙簧戲,兩人同屬於躑躅崎館內的奉行派,常年與政務兵糧打交道屬於比較傳統的奉行武官,他們這類人通常都是主張和平相處盡量減少戰爭損失的****思想,包括今福淨閑齋以及長阪釣閑齋在內的眾多奉行武士也都是如此作想。
因而他們很快就從中立態度轉變為支持武田義信的立場,這其中既有個人立場判斷上的因素也有處於甲斐武田氏惡劣處境的擔憂,長阪釣閑齋相對保持與這三人的距離,他的態度依然是親近武田信玄這個家督,而其他三人基本變成武田義信的智囊團類型的中堅力量。
武田信玄看到這架勢並沒有生氣,自從川中島兩次大敗以來,在家中出現越來越多的異樣聲音,昔日對他言聽計從的譜代家臣漸漸的不怎麼老實,這也使得他這個家督的位置變的不再穩如泰山,想要坐穩家督就更需要耐心和手段,而不是像他父親那樣找個理由就借機殺人,那樣他的下場不會比他父親好多少。
要是每次聽到不想聽的諫言就甩臉子嗬斥,會讓武田信玄的個人處境變的更加不利,所以他這些日子裏的脾氣越來越好,譜代家臣們諫言他要少進女色保養身體健康,他就從善如流戒掉多年好色的習慣,譜代家臣們提議他遠離男色,他就把奧近侍全部派到奉行機構裏做基層武士。
基本上隻要是提出的合理要求他都會滿足,脾氣好的不得了簡直不像是那個梟雄豪傑而是個溫和良善的鄰家大叔,就憑這一點便把漸漸的把遺落多年的養氣的功夫給慢慢練起來,使得武田信玄可以基本做到山陵崩於前而色不變的程度。
見武田信玄沒有反駁的意思,桜井信忠思索片刻便大膽的提議道:“其實臣下的看法,不如就趁此機會向鎮府公提出不戰和睦的提議的時候,把三好家密謀之事捅給吉良家如何?相信以鎮府公的性格和過往信譽,一定會對我武田家多一份滿意的態度吧!”
“這到是個不錯的計劃,不知父親大人的意思是?”武田義信緊張兮兮的望著他,似乎很期待他父親最終點頭似的,而家中的眾多譜代家老也隨之抬頭望著他,整個評定間裏近百號武士紛紛將目光投向坐在上首的家督。
武田信玄似乎在靜靜思索著,評定間裏安靜到幾乎針落可聞,每個武士都屏息凝視的望著他,短短的片刻間似乎足有一個時辰那麼漫長,甲斐武田氏自經曆上代家督武田信虎的一統甲斐以來,隻有擊退強敵進攻才會談和睦的問題,哪怕是武田信虎麵對今川氏親與北條氏綱的聯手進攻下也沒有嚇的主動服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