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不為人知的合議達成後,毫無所覺的三好軍在三好義賢的率領下糾集兩萬大軍重新殺入東播磨,準備給不服管教的別所安治一個深刻的教訓,可結果卻大大出乎他的預料之外,一踏進播磨國的境內就變成另外一副景象。
播磨國人軍似乎早就料到他會趕來,早早的糾集軍勢聚集在三木城下,三好義賢全然不知這是怎麼一回事就被四麵八方湧來的軍勢給打亂進攻節奏,經過耗時一整天的激烈戰鬥最終還是寡不敵眾,三好軍一方的久戰疲兵率先支持不住敗走攝津。
此一役三好軍戰死一千五百人,三好義賢永遠不會搞明白為什麼播磨國一夜之間就冒出三萬五千氣焰囂張的軍勢,突然冒出來照著三好義賢的腦袋上兜頭就是一悶棍,敲的他半天都沒反應過來,這一仗輸的太憋屈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隨後傳來的消息才讓他得知赤鬆氏對外宣布堅決反抗三好家的入侵,並團結播磨國、美作國、備前國的各路國人軍,並且與丹波國有力國人波多野秀治結為姻親盟友,共同對抗三好家的野蠻入侵,另外赤鬆義佑還打死渲染赤鬆軍在三木城下擊敗三好義賢所率領的兩萬餘眾三好軍的消息,似乎在告訴天下的武家,他們赤鬆家又重新複蘇了。
赤鬆家複蘇與否沒人關係,可是三好義賢這一敗就像一巴掌抽在三好長慶的臉上,火辣辣的疼痛感覺和巨大的恥辱讓他怒火中燒幾欲發狂,好在他還能在盛怒之下保持住應有的理智,知道此時此刻不是招惹播磨國人的最佳時機,況且赤鬆義佑也絕非雄才大略的英主,竟然主動釋放出沒有插手近畿事物的打算,在他眼裏這簡直可以將他和愚笨者劃上等號。
從這一側麵也可以看的出,赤鬆氏其實遠沒有他們表現出來的那麼強大,結合三好長慶所掌握的情報來看,赤鬆氏這次多半是因為外力作用而凝聚在一起,並在三木城下打一場讓三好家措手不及的合戰,其意義無非是回應幕後黑手的要求。
鬆永久秀謹慎的觀察著三好長慶的臉色,遲疑好半天才小心翼翼地說道:“這樣看來,那隻幕後黑手的影子就已經浮出水麵了……”
還沒等鬆永久秀把話說完,三好長慶就暴跳如雷的吼叫道:“吉良義時!果然隻有你能對本家下這麼狠的手段,即使你遠在越後也念念不忘京都的局勢!又是你再一次挫敗本家的上洛行動,還是你對本家的領內動了這麼多手腳!害的本家上洛之行半途而廢,轉身又陷入後院起火的尷尬境地,都是你造就我三好一族十年的輾轉起伏,本家與你勢不兩立!”
三好義賢疑惑道:“兄長的意思是吉良鎮府殿在作祟嗎?可是吉良鎮府殿去歲有半年是在出羽國鎮撫當地國人領主,直到秋末才乘船返回春日山城,還有吉良家另一位大將上杉輝虎征討越中、加賀兩國一向一揆打下諾大的功績,另外據情報顯示吉良家還在同一時期在南信濃打了兩場規模很大的合戰,雙方各死傷數千人才罷兵休戰……”
三好康長嘖嘖稱奇道:“三麵開戰真是厲害呀!而且最差的一場也在南信濃打下一塊領地,這一年的收獲可比我等累死累活一正年要強的多呀……”
一宮成助小聲說道:“據說吉良家的石高已經超過四百萬石!”
“納尼?四百萬石?吉良義時才去越後幾年呀?這不太可能吧!”三好政成搖搖頭表示不信。
三好政勝看向自己的從兄緩緩的說道:“長門守說的不錯,確實有這麼多石高,怕是隻比這多不比這少。”
作為曾經反三好長慶一方的一門眾,三好政勝自歸參以來的表現隻能用平淡如水來形容,既不積極主動也沒有任何讓人眼前一亮的表現,在三好家中屬於被排擠的邊緣人物,這次他突然罕見的發言吸引許多人的注意。
三好政康驚訝的望了他一眼,說道:“此話怎講?”
三好政勝淡淡的說道:“越後的石高對於其他人是個秘密,但我們這等有力武家卻十分清楚,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弘治元年統計的石高大約是兩百萬石,在下還記得那條消息傳出來的時候曾一度震驚天下,從那之後世人皆知道越後的富庶不下京畿。
如今時隔幾年,越後的石高再增長一些應當不奇怪,除此之外的越中、信濃、上野三國的石高並沒有公布,還有今年打下來的加賀半國和羽前半國領地石高也不清楚,但是我們可以試想一下,那麼大的一個領國石高應該不會少,那一國的石高起碼要比河內、和泉兩國的石高要高出一截。”
三好康點點頭說道:“這到也是!和泉國地方小大概也得有十三四萬石,河內國隻會比二十萬石多絕對不會更少,兩國加起來三十五萬石正好與攝津國的石高相差仿佛,信濃國和越中國的領地非常大,這兩國的領地石高必然要比攝津國多出許多。
另外上野國也是個非常富庶的領國,山內上杉家就是依靠這個領國的直領掌控關東百年之久,論石高隻怕也要比攝津國富庶一些,隻拿這三個遠國的石高相加保守計算也會超過一百四十萬石,隻有加賀與羽前不太清楚有多少,就姑且算這兩地加起來有四十萬石,再加上越後的兩百多萬石高,即便沒有四百萬也相差不遠了。”
這個時代還沒有統一的檢地帳,各地領主的鄉帳也不會傻到向幕府公布,所以具體石高有多少隻有執掌該領國的大名知道,若是大名實力不濟或許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領國有多少石高,三好家掌控攝津、和泉兩國多年很清楚這兩國的領地有多少,河內國隻是掌握不到半年就被奪走,所以隻能大概估算出河內國的石高不會低於二十萬石。
石高的多寡主要在於平原等重要的糧產區,近江國作為畿內著名的糧產地是總所周知的事情,近江國的實際領地還沒有信濃國大,主要是被一個琵琶湖占去太多空間,可近江國的石高卻高的驚人,吉良家在滋賀高島兩郡就有二十餘萬石的石高,更不用說六角義賢家一側所掌握的石高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