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1章 向左向右?(2 / 3)

吉良義安一直堅信這個鬆平元康就是個奸邪之徒的代表,所以吉良義安一直留心盯著鬆平元康的一舉一動,試圖從他的行為裏發現叛逆的蛛絲馬跡,遍尋幾年未發覺任何奇怪之處讓他有些氣餒,但桶狹間合戰裏他的拙劣表現還是讓吉良義安覦得機會。

於是吉良義安就寫下一紙訴狀把鬆平元康在桶狹間中的不作為呈給今川氏真,言語中大約是把他比作今川義元身死桶狹間的罪魁禍首,包括在桶狹間發生後沒有堅守也沒有支援鳴海城實屬反常之舉。

另外他還有一條“資敵”的鐵證,就是在桶狹間發生後的當晚在沒有大股追兵的情況下,帶著一千軍勢主動放棄大高城,不但沒有放火燒城毀掉城中的糧草,也沒有帶著小馱荷隊把糧草重新運回來,而是選擇直接拋棄給織田軍,包括全套的小馱荷隊物什和馱馬都送給織田信長。

為佐證自己所言非虛,還提到鬆平元康曾在被擄到尾張國居住時期,曾經與織田信長是至交好友,所以他有理由相信鬆平元康在這場戰爭中有故意資敵的行為,至於鬆平元康曾經提到帶著一千軍勢跑到大樹寺內企圖切腹自殺的事跡必然是杜撰的。

大樹寺在額田郡岡崎城外,織田軍即便膽子再打也不敢越過碧海郡追入額田郡的岡崎城外大樹寺來追殺他,更何況他還有一千軍勢保護著,不遠處的岡崎城裏還有鬆平家的一大群國人根本不可能被追殺,而且根據得到的情報也可以確定織田軍並沒有深入三河國境內,隻是追到尾張的邊境村木砦附近就撤回去。

以上言行確實讓今川氏真生起猜忌之心,比起同為誌趣相投的文化人,同時又是宗家出身的吉良義安,那個又矮又胖的三河土鱉鬆平元康根本入不得今川氏真的法眼,吉良義安和他都是用京都腔交流,再不濟也是駿河的口音,唯有鬆平元康一口地道的三河土話實在難聽,他都有些不理解自己的父親到底看重他那一點,就因為他長的胖比較憨實嗎?

看看吉良義安寫的一手漂亮楷書真字,再看看鬆平元康書寫如螞蟻爬似的爛字,而且還是通篇使用假名自辯書,今川氏真搖搖頭還是更相信吉良義安的言辭,起碼人家寫的是有理有據,又懷疑又推論,鬆平元康就是一個勁的表忠心,說自己是無辜的,他要是無辜為什麼不解釋清楚帶著一千軍勢拋棄大高城和一堆糧草,而跑到大樹寺裏切腹自殺是什麼意思呢?演戲給他看?

鬆平元康解釋不清,總不能說最近腦袋發熱看到自家菩提寺就準備拿肋差劃拉肚子吧?回到岡崎城他確實後悔了,可木已成舟事情做出來還能否認嗎?好事的譜代家臣們恨不得把這事宣揚的盡人皆知,他已經沒有退路可以選。

今川氏真沒有下令懲罰鬆平元康,而是叮囑他不要起歪心思,而應該休養生息整軍備戰,待今川家元氣盡複再找織田信長報殺父之仇,鬆平元康連忙作出感激涕零的表情,感謝家督的法外開恩,再三表示對今川氏真的忠謹之心。

這種命令當然不是今川氏真的本意,而是他的祖母金川壽桂尼手把手教他做的,他父親沒來得及教的隻有讓祖母來代為教導,隻是今川氏真覺得自己終歸是駿遠三的國主,還整日裏被年老的祖母指來點去的很別扭,他覺得祖母應該呆在佛堂裏為祖父、父親祈福或者幹脆享清福就好,沒必要參與到國政大事裏。

畢竟不是他那英明神武的父親教導,今川氏真的難免心態會有所變化,而且武士們總是天生的輕視女人,他的祖母雖然是位輔佐兩代家督的傳奇人物,但這和他有多少關係呢?他出生的時候,祖母壽桂尼已經削發為尼深居簡出,長大後也隻有逢年過節或者祖父每年的供養上見一次祖母。

於是今川氏真就私下寫了封信寄給吉良義安,信裏告訴自己的妹夫其實這不是他的本意,一切都是他的祖母今川壽桂尼的安排,他在心裏還是更傾向於他,這個鬆平元康確實有問題,希望他小心謹慎的對待,一旦發現他有異心就放心大膽的去做,今川氏真會在背後支持他,得到家督的親筆信承諾,吉良義安也是一掃失敗的鬱悶,激動的回信表示一定竭盡全力完成家督的囑托。

而另一邊,鬆平元康也是極為怨恨吉良義安的,心想著平素我對你也是十分恭謹,雖然配下家臣多有得罪但是我每一次都主動道歉還不行嗎?到底有多大的仇怨讓你三番兩次與我做對,甚至不惜告刁狀企圖整死自己,要不是他福大命大可就真的栽在吉良義安的手裏,於是雙方的對立由暗處的小動作轉變為明處的對立,而且碰撞的火花越來越大,漸漸出現武裝衝突的跡象。

服部正清的情報非常給力,尤其是關於三河的一些隱秘事情總能調查的一清二楚,看到這內情吉良義時真是不好吐槽,他這個極品哥哥真是不是一般的蠢笨,還能蠢笨出屬於自己的邏輯體係非常容易,更有趣的是歪打正著盯上這隻小烏龜確實挺有意思的。

吉良義時撇撇嘴輕蔑的說道:“兄長要錢要糧都給他,想打鬆平就讓他打,誰叫他是餘同為一父的庶兄呢?他提出這個要求餘還是得給他一份麵子的,餘無力擴張三河的領地,更沒興趣搞一個東西分割天下的把戲。”

十年的歲月流逝足以改變一個人,尤其對於經曆青澀衝動的少年時代到風度翩翩的青年時代,吉良義安早已不是十三四歲的那個魯莽的小孩子,他有家庭有美好的事業前景,他這十年裏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是嶽父今川義元的英明指引,今川家的光明前景。

人是一種現實的生物,隨著世事變化心態總會有所改變,比如吉良義安現在就儼然是今川家的鐵杆,再回想十年前他在反今川的堅決表態真是讓人唏噓不已,吉良義鄉的死也好,吉良持広的死也罷,總比不上嶽父給他十年富貴榮華,比不上嬌妻美眷的紅塵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