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9章 真田降服(2 / 3)

真田幸隆的降服,標誌著信濃最後一塊隱患徹底消除,那些心懷僥幸的信濃國人眾看到真田幸隆投效吉良家也紛紛放棄抵抗,一時間佐久郡、小県郡變的政令通達,到是為村上義清、宮部繼潤省去不小的麻煩。

更有意思的是中信濃國人聽說真田幸隆降服被嚇的不輕,許多國人放棄堅決抵抗的心思轉投吉良家帳下,一時間築摩郡半郡倒戈,安曇郡內的零星反叛頓時消失,小笠原長時的軍勢像滾雪球一樣從三千滾到六千,又進一步滾到八千人,以一股不可阻擋的氣勢殺到深誌城下。

甲斐躑躅崎館真是一日三驚,武田信玄不得已之下又命令曾根昌世急率三千軍勢緊急增援深誌城,好歹把兵鋒正盛的小笠原軍給逼退,雙方在犬甘城與深誌城之間展開對峙。

真田幸隆的投效使得吉良義時大喜過望,特意請他們一家子來到春日山城覲見,吉良義時十分高興的接見他們,大大誇獎真田幸隆的謀略有鬼神之能實乃信濃第一武士,並誇獎他的三個兒子鍾靈毓秀,為他失去兩個優秀的兒子表示惋惜之情。

聽到新主對自己並沒有半分輕賤的意思,真田幸隆終於可以放下心來安心奉公,他提出將子嗣留在春日山城接受培養的打算,吉良義時考慮了下爽快的答應下來,並告訴他不要有負擔,他的三個兒子將擔任他的小姓接受最優秀的培養,將來會成為上総足利家的嫡係武士。

隨後宣布晉升真田幸隆為東信濃旗頭,上総足利家譜代家老,地位甚至還在渡邊高綱、內藤正成之上,並命令其前往信濃擔任攻略中信濃的大將,協助小笠原長時盡快奪取信濃全境,村上義清、宮部繼潤將給予相應配合。

真田幸隆即使再樂觀卻也沒想到竟會得到新主的大力提拔與重用,興奮之下帶著一家五口人當場發下永不背叛變節的重誓,然後歡天喜地的帶著軍令趕赴小県郡,他必須在一個月內召集三千軍勢攻略中信濃,好在他在信濃先方眾的底子深厚,村上義清、宮部繼潤使喚不動的國人都聽他的指揮,一眨眼三千兵馬雲集一堂,真田幸隆又成為信濃國內舉足輕重的一員大將。

六月初,村上義清率領六千軍勢翻越保福寺峠突襲桐原城,城內守軍在毫無反應之下就當了俘虜,真田幸隆也趁機翻越武石峠奪取埴原城,隨後兩軍合力拿下小笠原氏昔日的要塞林城,從山上直接從金華山俯視山下的深誌城。

深誌城西北不到一裏之外的犬甘城,小笠原家守著八千軍勢虎視眈眈,深誌城東南的屏藩林城、桐原城、埴原城又被真田幸隆、村上義清合計九千軍勢所占據,築摩郡內國人紛紛易幟投效吉良家,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把戲又不是第一次玩,駕輕就熟的信濃國人眾果斷賣了昔日的主子。

天時不在、地利已失、人和正在土崩瓦解,守在深誌城中的馬場信春、曾根昌世即使三頭六臂也無力回天,稍作商議便決定退向諏訪郡再行防守,兩人都是行動派,當天上午收到三座山城陷落的消息,下午聽說築摩郡內國人反叛,傍晚就拉著六千軍勢一溜煙的退回諏訪郡,以至於小笠原長時都沒反應過來,至來得及追在後麵吃了半天灰也沒追到人。

好在武田軍這一撤,剩餘的築摩國人眾全部放棄抵抗,小笠原長時一路追到塩尻峠前的熊井城才停下來,塩尻峠對他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十年前就是在這個地方他率領五千軍勢被武田晴信打了個措手不及,不但被討取一千餘人,還被追擊的武田軍一把火燒掉林城,這場合戰就是帶給他無盡屈辱的塩尻峠之戰。

十年之後,當他再次引軍來到塩尻峠,武田信玄卻隻敢躲在躑躅崎館裏不敢出山,他可以確信自己真的找對主公,多少年沒有這麼揚眉吐氣過,好歹自己卑躬屈膝也算值得,再看到十年前的家臣舊友們瑟瑟發抖的表情,積鬱在胸中十年的惡氣隨之散去。

小笠原長時率軍在築摩郡裏狠狠的耀武揚威一番,算是告訴舊臣們自己這次找到大靠山,本家這可是正兒八經的衣錦還鄉,信濃國人一如十年前畏懼武田軍的強大軍力不戰而降一樣,這次卻是懾於吉良軍團的兵鋒而易幟投降,也不知武田晴信知道這個消息會不會像他當年那樣氣的睡不著覺。

深誌城內,真田幸隆與村上義清並肩而行,兩邊的武士不是劍拔弩張便是橫眉冷對,刻骨的仇恨遠沒有想象中那樣輕易消散,村上義清對這一切自然心知肚明,苦笑一聲對真田幸隆說道:“彈正殿還記掛昔日的仇恨嗎?”

真田幸隆眉毛一抖,正色回應道:“當然,我信濃兒郎恩仇必報,吾舅父海野幸義歿於神川合戰的舊事,我幸隆時刻不敢忘懷,我海野一族背井離鄉的記憶不敢忘懷!”

自從武田家的窠臼中解脫出來,不在計較軍功知行增封不在想著保住自己權勢不墮,真田幸隆才算真正為自己也是為滋野氏而活,再見到村上義清總免不得針尖對麥芒的火爆場麵,誰叫村上義清是當年海野平之戰中參戰最積極,殺戮滋野一族最狠的人呢。

村上義清對他的態度不以為然,搖頭笑著說道:“吾不是也吃過你的苦頭嗎?砥石城被你搶走,葛尾城被你攻破,吾這一族被打的七零八落,不得不遠走越後避禍,說起來我們應該也扯平了吧!”

真田幸隆遲疑了下,說道:“我的兩個兒子源太,德次郎死在去年的川中島合戰裏……”

“原來是死了兒子……你能比吾更悲慘嗎?”村上義清的臉上流露出悲傷之色,如今這位信濃大將已經年近六旬,花白的頭發與疲憊的表情顯得格外疲憊,長歎一聲說道:“吾一共五個兒子,源太郎義勝戰死在上田原合戰,源次郎義利戰死在武田侵攻戰,源三郎義照、源四郎義邦也死在這次海津籠城戰裏,隻有源五郎留在春日山城僥幸逃過一劫,若細細計較起來,吾死去的四個兒子裏有三個與彈正有關係呢!這仇若是計較下去,我等是不是應該拔刀相拚才算恩仇必報呢?”

“這……”真田幸隆萬萬沒想到會給這位信濃梟雄帶來如此多的悲慘故事,心懷歉疚的行下一禮道:“羽林殿,抱歉了!沒想到給你帶來這麼大的傷害,我幸隆實在是……”

村上義清笑著“吾不怪彈正殿的,你我本有生死大仇,兼之各為其主也怪不得彈正殿……歲月流轉吾的雄心壯誌早已隨風消逝了,隻是苦了這幾個孩子,可誰叫他們是武士呢?做武士就要時刻做好死去的準備,吾隻想守著小兒子好好培養他繼承村上家的家名,至於其他的盡力而為吧!”

“在下也正有此意,我等為家業打拚幾十年也都老了,為鎮府公效力掙些家名把家業傳給年輕人。”兩位宿怨仇敵相視一笑,昔日的血海深仇就此冰雪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