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良、武田這兩家都不好惹,問題是武田家弱勢、吉良家強勢,形式比較的明朗,許多國人開始盤算著投效吉良家拿什麼做投名狀的打算。
經此一變信濃的形式鬥轉,堅信武田家統一信濃的國人逐漸動搖,坐鎮小県郡的武田信繁、真田幸隆就得花更多的力氣做郡內國人的安撫工作,短期內無法壓製越後對信濃的滲透行動。
入冬沒多久就從京都輾轉傳來一連串消息,首先是決定西國霸主地位的嚴島合戰爆發,西國霸主大內家的實際掌權者陶晴賢,在年初與西國另一位霸主出雲尼子晴久結下盟約聯手共滅毛利家。
而此時尼子家恰逢新宮黨之變,尼子晴久忙著鏟除素來驕橫霸道,藐視家督權威的尼子國久、尼子誠久一係軍頭,不但在軍事實力上受到嚴重削弱,還要花費心思吞並屬於新宮黨的領地,安撫從屬尼子家的外樣國人。
眼看自己盟友如此不給力,在此時又恰好收到毛利元就開始在嚴島上修築宮尾城的消息,這下可捅到大內家以及陶晴賢的心頭肉,嚴島神社可是西國著名的旅遊觀光景點,來往的客商誰不去那裏上一柱香拜拜神佛?
這裏也是大內家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地,怎麼能讓毛利元就這老小子說占就占了呢?於是陶晴賢就決定不再等待盟友的配合行動,親率兩萬七千大軍跨海攻擊嚴島上的毛利軍。
嚴格意義上來說,陶晴賢的選擇也不錯,此次出陣的大內軍以兩萬七千大軍,足以碾壓毛利元就的五千守軍,嚴島又是一個四麵環水的小島,隻要大軍圍困島上的毛利軍,就成為一場甕中捉鱉的殲滅戰。
他這麼想也沒有錯,大內家稱霸的基礎就是大內水軍,這支足有七百艘大小艦船的強大水軍維係著大內家在西國、九州的霸權統治地位,而與他對陣的毛利水軍、小早川水軍加起來也不過一百來艘船,其中一大半都是小早,關船十幾艘,安宅船是三好家的獨門科技就從來沒有過。
這麼大的兵力優勢,水軍優勢才是陶晴賢剛愎自佑、一意孤行的底氣,無論大內家另一位重臣弘中隆包如何勸說也無濟於事,相比於包圍吉田郡山城圍點打援的策略,陶晴賢更喜歡打殲滅戰,殲滅敵方的所有主力,毛利家就會不戰自潰。
結果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從踏入嚴島攻擊宮尾城開始就一直沒順利過,宮尾城的守軍是原從屬於大內家的國人己斐直之、坪井元政,這兩人既不是大內家的鐵杆也不是毛利家的忠臣,卻有著出乎意料的頑強抵抗。
宮尾城又恰好是建立在島內為數不多的懸崖上,唯一的通道還是一條崎嶇的陡坡,攻擊角度不好、道路不通常,攻擊麵狹窄完全發揮不出大軍圍攻的效果,到這時陶晴賢也開始後悔自己的魯莽,但事已至此,作為大內家實際掌權者,他能像弘中隆包低頭認錯嗎?絕不可能!即使知道自己犯錯了也絕不能低頭。
在陶晴賢咬牙切齒打算一條道走到黑的時候,毛利元就也在焦急的等待著,自從四年前大寧寺之變發生,他就敏銳的察覺到在這西國馬上要變天了,為此他費盡心血辛苦籌謀這場戰爭,為的就是引陶晴賢上鉤,從戰爭開始的那一刻,他的戰略目的就已經基本達到了。
而剩下該考慮的是如何圍殲數倍於己方的大內軍,毛利元就的策略是拉攏村上家的三島水軍協力攻擊大內軍,從九月二十一日嚴島合戰打響之日起,作為聯絡三島水軍的乃美宗勝就帶著毛利元就的求援信去求助。
對於毛利家的請求,三島水軍表現的各不相同,因島村上家家督村上吉充首先應承下來,他的正室就是乃美宗勝的女兒,幫助老嶽父也是理所應當的,來島村上家家督來島通康的態度很曖昧,這家早就投靠河野家,他本人還做了河野通直的婿養子,早就和其他兩家不是一路人。
最後也是最大的能島村上家總攝三島水軍一門惣領,家督是村上大和守武吉,他的官位可不是土鱉大名自稱的,因為村上武吉的地位非同一般,三島水軍中實力最強,又向來恭順幕府。
所以為了表彰村上武吉多年來的“忠誠”,足利義輝就替他在朝廷那弄了個大和守的官職,至於買官的錢當然不能讓幕府出,村上武吉十分上道的貢獻鐚錢五百貫聊表謝意。
村上武吉本來也不願意幫毛利家,大內與毛利打生打死與他有什麼關係,什麼唇亡齒寒純粹是騙人的,以前大內家治下大家和睦的很,憑什麼大內與毛利血拚的時候,讓我們來幫你?
乃美宗勝一看這招不行,又連忙呼叫主公支援,這一來一回就拖到九月二十八日,大內軍進攻嚴島的第七天。
毛利元就算計一下又寫了封信,談及大寧寺之變結束後半年,陶晴賢在嚴島設立的《陶晴賢嚴島掟》,其中就有禁止不明船隻靠岸,禁止不明船隻征收“警固料”的條例,這幾年三島水軍過的不怎麼好也是因為這個條例。
毛利元就的信中就提道:“若是大和守殿恪守中立而使我毛利家戰敗的話,我元就必定會身死嚴島,毛利家也將在不久後滅亡,到那時西國再無對手的大內家,將會製定更加嚴苛的法度限製、甚至逼迫村上水軍降服,大和守殿若是不從,必將會遭遇我元就今日之危……若大和守殿為我毛利家協力反攻大內水軍,我元就向神佛發誓,保護村上水軍在瀨戶內的諸項特權不受妨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