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9章 上杉憲政的求助(1 / 2)

上杉憲政早就瞥見緩緩走來的一名身材高大的年輕人,本以為是長尾家的某個後進親族,卻沒想到竟是幕府大力褒獎的一代名將吉良義時,連忙恭敬的俯身拜下:“關東管領、兵部少輔上杉憲政見過武衛殿!祝公方殿家門昌隆,武衛殿武運長久!”

見上杉憲政如此會說話,吉良義時的臉色也立刻多雲轉晴,笑著說道:“好好!兩位請起!上杉氏對我幕府的恭順,本家會對公方殿提到的。”

“多謝武衛殿!”無論從家格、出身、官階上,上杉家沒資格在吉良家麵前擺譜,隻得老老實實的拜見足利家的禦一門。

上杉氏的主家是現在縮在下総古河禦所的關東公方家,自從一百多年前的永享之亂主仆之間鬧翻,永享之亂中,關東管領上杉憲実奉命殺死關東公方足利持氏,享德之亂足利持氏的幼子足利成氏又殺死上杉憲忠,從此兩家反目成仇。

雖然後來又經過上杉顕定的努力彌合有所緩和,但雙方已經不在是主從關係,在河越夜戰時上杉憲政與足利晴氏組成類似同盟軍性質的軍勢,聯軍的指揮官是上杉憲政而非足利晴氏,由此可以看出雙方的關係分離的有多厲害,兩家政治地位不平衡,也是一百五十年來關東屢次動亂的根源。

上杉憲政的文化水平非常高,身為關東首屈一指的文化人,在詩歌、茶道上的造詣不下於堺町的名流,枯燥的段子也能被他講的妙趣橫生一點不顯枯燥,讓長尾景虎也覺得這位關東管領真的不適合做亂世武家,如果早生幾十年做個太平管領一定會非常出色。

當然他的水平也就是關東首屈一指,與常年呆在京都最頂層次的吉良義時還是有些差距,起碼他還不知道古今傳授是什麼東西,而他自己還有細川藤孝都已獲得古今傳授,和歌上的造詣完爆他沒問題。

吉良義時的臉皮早就練出來,談起古河公方的遭遇沒有絲毫情緒波動,憐憫著歎息道:“關東的大亂本家也略有耳聞,古河公方家經此災難卻最後還是與北條家走到一起,真是可惜了!”

別說沒人知道村雨是他盜取,就算被人發現他也絕不會承認是自己做的,關東這場大亂的內幕自然要永遠淹沒在曆史的大潮中不為人所知,他故意提這一茬也是不想讓這位文化人不停的聊一些京都已經過時的話題。

上杉憲政耽於玩樂不理政務,卻不表示他沒政治智商,會意地說道:“在下也沒想到古河公方委身事賊,還要迎娶北條家的女兒為正室,關東的武家對公方殿下的不智十分失望與不滿……”

“嗯!”吉良義時對長尾景虎做出稍安勿躁的動作,故作思索道:“那麼,這為禍關東的北條氏又是什麼人?難道是鐮倉幕府北條氏的餘孽不成?不對呀!本家記得《太平記》中寫的很清楚,新田義貞討滅北條一族……那這北條氏又是怎麼來的?”

“說起這北條氏在下可是十分清楚,他家本與北條氏毫無關係,乃是四十多年前,北條氏綱僭稱北條氏以期獲得統領關東的武家的名份!但這一族本是外來戶,改名的小把戲得不到關東武家的認同,反而有更多武家反感這後北條氏的作風!”說起關東的舊事肯定繞不過上杉家這條地頭蛇,上杉憲政當然了解北條氏的曆史,黑一下這個生死大敵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這北條氏本是幕府執事伊勢氏一門眾,備中伊勢氏出身,初代家督名叫伊勢長氏入道早雲庵宗瑞,在外甥今川氏親的支持下迅速在伊豆站住腳跟……”

北條早雲原名伊勢盛時,別稱伊勢長氏、伊勢氏茂,早年借助宗家伊勢貞宗的幫助,擔任幕府申次眾,主要負責幕府對各守護大名的內外政,也就是外交官的意思。

時值應仁之亂爆發時期,從屬於東軍的伊勢氏遵從東軍統帥細川勝元的命令,讓伊勢盛時的姐姐北川殿,嫁給同屬於東軍體係內的大將今川義忠,以此來加強東軍體係內的凝聚力,這位北川殿也非常爭氣,剛嫁過去一年,也就是1471年就誕下今川家的嫡長子今川氏親。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今川義忠鼎盛之年卻戰死在遠江國人的突襲戰中,年僅六歲的今川氏親直麵一門眾出身的堂叔小鹿範滿所發起的挑戰,家督之位岌岌可危,這時剛剛繼位的細川政元當即命令伊勢盛時下向駿河,消除今川家可能內亂的苗頭。

細川政元這麼關心今川氏也是有理由的,曆來駿河今川氏都是拱衛關東入侵京畿的第一道防線,關東公方代代心懷奪取幕府將軍之職的野望,早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作為幕府實際掌權者的細川政元自然要格外重視這條防線的穩固。

很快今川家的內亂消弭於無形,是伊勢盛時第一次走上政治舞台,同時也給細川政元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他而後崛起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