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8章 堅田眾之憂(2 / 2)

因為當時掌權的是本願寺実如的外祖父蓮淳,他一直致力於加強一向宗內部的中央集權化管理,把那些不聽話的一向宗寺院逐步清理掉,所以就捏造了證據想把本福寺給革除教籍,這也是堅田本福寺第一次破門,這次破門沒堅持多久就因為被揭穿了陰謀而允許複歸。

但是本福寺不知悔改的繼續參與到本願寺的內部爭鬥之中,在“大小一揆”中再次站到山科本願寺的對立麵,事後隨著本福寺所支持的小一揆失敗而陷入沉寂,當時蓮淳正忙著收拾加賀的一揆眾,沒功夫處理本福寺才讓他們逃過一劫。

但本福寺明宗並沒有就此把守,他又把“大阪一亂”敗給本願寺実如的弟弟実賢給迎接過來,隨後実賢就按照一門寺院的格式給本福寺,並將本福寺改名為稱徳寺,這讓堅田門徒著實過上幾年好日子,沒過多久年僅三十四歲的実賢病死,其子隻有五歲的実誓繼承本福寺住持,又改名慈敬寺。

大永七年,騰出手來的蓮淳再次出手,本願寺再次將本福寺打成叛逆,不但將他們再度破門,還把寺內財產全部沒收,拆毀本福寺伽藍,並驅散威名一方的堅田門徒,當然這也被看作是蓮淳對本福寺表裏比興行為的報複。

隨後本福寺明宗就帶著年幼的実誓以及一幹僧人蟄居廢棄的本福寺內,期望哪一天本願寺能收回破門令,這種無家可歸的生活一直持續到幾年後的天文元年,山科本願寺因為法華一揆而被燒討事件而被驅逐出京都心腹,有火沒處發的蓮淳又想起那個倒黴的本福寺。

石山本願寺指責本福寺沒有在燒討事件中作出應有的救援而發出第三次破門令,革除堅田所有在籍僧人的教籍,同時再次嚴令取締堅田門徒,但實際上當時本福寺已經因為兩次破門令而實際廢寺,根本就沒有僧侶也沒有門徒的廢寺哪有什麼人去救援呢。

而且發出第三次破門令的蓮淳,是當時燒討事件中最先逃跑的人,因此這事也被看作是蓮淳顛倒是非,栽贓陷害的伎倆,也是他個人對本福寺的最後一次報複,這次報複的後果是很可怕的,影響也是十分巨大的。

本就因為大永七年的第二次破門令而廢寺的本福寺,早就沒有什麼僧侶、門徒,財產也被沒收一空的本福寺進一步遭到打擊,這次本願寺來的僧眾很幹脆的搗毀所有梁柱,連一堵完整的牆都不留給他們,本福寺明宗也被關在壘砌的牢籠裏進行迫害,最後致使這位本福寺明宗在天文九年被活活餓死,享年七十二歲。

——

ps:關於翻砂鑄錢術,大家可能不理解,其實江戶時代德川幕府也學會這技術了,以寬永通寶為首的“輕錢”曾經大量出現在江南地區,韃朝乾隆時期曾經徹查過此事,後來發現是日本的“輕錢”就全部禁止流通了。

同樣的東南亞也有許多國家陸續鑄造過品質不一的“輕錢”,這些工藝裏也就德川家還湊合,但這家偷工減料嚴重,所以比起吉良家的還是差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