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公眾享有免除地方諸稅的權力,當然經商的話仍然是少不了關錢、各地雜稅的糾纏,但是上洛的貢物就不一樣,曆來莊園隻有克扣上貢,沒有貢物被半道截留的道理,克扣方可以用凶作天災兵亂等作為借口,截留的就隻有貪婪無度一個原因,拎不清輕重什麼都貪的領主很容易遭到所有人的聯合打擊,所以吉良家想借每年上貢為由獲取利益確實是個取巧的心思。
三河的國人能想到這一層已經是很了不起了,再深一層的也隻有大河內信貞一人能想到,他想借運送吉良家自己的海鹽上洛的機會,打通吉良家到阪本的販鹽通道,尾張津島大橋家的許諾還不能滿足他的胃口,隻有更遠的京畿才是利潤最大化的最佳選擇。
“畿內的鹽價不均,粗製海鹽一石三貫五百文上下,略微純淨的海鹽四貫五百文左右,本家鹽池自產的精製海鹽還從未在畿內出現過,短期內造成高價不是問題……不過長期經營還是有必要控製價格,運輸中轉、打點國人等支出,平攤下來大概為每石三貫文,隻要本家定價六貫文以上,就能獲得一半的利潤。”
吉良家自家的鹽池一年產鹽基本保持三千幾百石的水平,加上一門譜代的鹽池一共有八千多石,東海道的商路目前隻維持尾張、伊勢、遠江分別設立鹽屋分銷精製海鹽,為了防止今川家的覬覦,暫時還沒在駿河設立鹽屋的打算,精製海鹽的製法被吉良家的一門譜代壟斷,暫時處於壟斷的地位。
當然尾張、伊勢的大商人已經注意到吉良家的精製海鹽非同一般,除了大量吃進之外也沒放棄套取技術的打算,在東海道及美濃地區可以消化三千石以上的食鹽,最近幾年往返關東經商的行商每次停留三河也會大量吃進精製海鹽,以此作為回貨保本的一種常規手段。
精製海鹽的銷售量穩步增長,去年累計銷售了四千二百石,但是這距離庫存售空還有一定距離,大量投入市場又擔心迅速貶值,所以吉良家一直捂盤惜售了好幾年,如果這次在阪本設立鹽屋成功,以畿內的吞吐量別說三千石食鹽,就算五千石也能分銷一空,其中的利潤也是個驚人的數字,作為阪本城下町的支配者,吉良義時也能獲得豐厚的稅收回報。
吉良義時對大河內基高交代道:“回去告訴但馬守,他的打算本家已經明白了!讓他備足新鹽,等候本家的好消息吧!”
“臣下一定盡快稟報,館主大人還有什麼吩咐?”
“讓但馬守保持目前的狀態就好,今川家會很樂意三河力量貌合神離的趨勢,警告那些心存幻想的家臣,不要妄想兩吉良統一,那隻會給兩家帶來災禍,這句話就拜托但馬守轉述給兄長聽吧!”吉良義時微微皺起眉頭,還是決定把話挑明比較好。
三河的武家大智慧沒有,花花腸子歪心思卻一點也不少,論勇武也不差關東武士多少,就是改不了目光短淺的窠臼,吉良義時沒心思糾正這群鼠目寸光的家夥,三河分裂符合今川家的利益,也符合吉良義時的利益,他巴不得鬆平家拆成八份一人一份各自獨立自主,當然這話不能說出口,隻能意會不可言傳授人以柄。
五月初,作為吉良家的光杆水軍大將的瀧川益重找到吉良義時:“館主大人!本家不能沒有自己的水軍,京畿如此豐沛的內河水道如果不善加利用簡直是浪費上天的恩賜啊!”
“是吧!本家還從未想過這個問題呢!益重的意思是?”
“請館主大人準許臣下回誌摩一趟,為本家招募一批水軍吧!”瀧川益重頓首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