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上山撿柴(1 / 1)

農閑的上工不是強製的,工少人多。愛去上的記工分,不愛去的沒工分。有些村民還到鎮上,城裏去打零工。村裏村民年輕力壯的,就會去遠山扛木頭去鎮上木材廠。這工分多,錢也多。但也真的不是容易幹的活。下半夜摸黑一夥壯勞力一起上山,帶上柴刀木叉等工具。要走上5個小時左右才能到遠山,到遠山把一根百多斤的木頭,一路扛到鎮上木材廠。來回12個小時左右。不算壯勞力絕對幹不來。

聽說知青點有個男知青申請去過,最後兩手空空,狼狽的走了回來,狠狠地歇了兩天才算罷休。

聽得陸秋萍都想去試一試,自己行不行了。但想想算了,低調過活吧!

知青點的知青手頭略有寬餘的都不去上工了。新來的幾個新知青倒是堅持著去了,一天也才3、4個工分。

天氣越來越冷了。陸秋萍從小就是個怕冷的,原主也是。反正心裏有底,不差那點工分吃飯,今天就也沒去。

上次去趕圩時買了一個火籠。外麵是竹編的小籃子,裏麵有個大口小瓦罐,聽說是南方的過冬神器。想著還是上山多找些柴火,要不冬天火籠的炭都找不著燒。

和幾個女知青約好一起去後龍山,一般離村近點的山叫前山。走過一條山澗後麵的就叫後龍山。

前山基本上都被勤勞的村民開荒出來了,朝陽的種紅薯,有水的種水稻。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平日上工大家把不多的樹砍了,風幹了帶回去。前山基本沒有木柴可以撿了。

去後龍山就得翻過前山,從平時上工的紅薯地繼續往上爬,不多會就看見一壟一壟的空了水田,再看上去有一些中青年,在努力地開荒成田。

走到一個山澗比較平緩的地方,慢慢地過後龍山去。有一條清晰明顯的路,和周圍的鬱鬱蔥蔥的綠色形成明顯的對比。

田麗吩咐大家,不要走得太遠,有路的這片還是比較安全的。再進去深山誰也說不準。南方雖然沒有很多凶猛的野獸,但聽說也有華南虎,有野豬。大家離得近才能相互照應。

後龍山的入口處一眼看去真沒看到可以撿的木柴,大家又往裏走了走,南方的鬆樹和杉樹樟樹,解目所集到處都是。

一棵比知青點門口小不了多少的樟樹下有許多跟黃豆差不多大的樟樹果散落在地上。那裏應該是蚊蟲最少的地方吧!

田麗把那棵樹定為集合點,大家四散開來。陳招娣和鄭愛清自然地一起走了。

田麗問陸秋萍:“你要一起嗎?”

“不用了,我就在這附近。不怕的。”陸秋萍不愛和她們牽扯在一起。藝高人膽大,她決定自己走。

她一個人選了個方向,往前走去。路旁的蘆枝非常茂盛,這可是起火的好材料。陸秋萍從儲物戒指裏拿出刀,來割了一些捆好。直接先放進儲物戒指中,這東西占地大,礙手礙腳的 。山路崎嶇不平很不好走 ,她走得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把腳給崴了 。

直到聽不到其他人的聲音,她拿出大柴刀,三下五除二砍了一些手臂粗的樹,一會兒就集累了一大堆柴火,也直接放入儲物空間,繼續收集,她可是準備自已建房自己住的。

直到聽見田麗大喊集合的聲音,她才把最後一棵樹砍好再捆上藤蔓,甩上肩膀小心往大樟樹下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