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不列顛戰役 :黑色方案的啟動(四)(1 / 2)

續波蘭、丹麥、法國等等國家相續淪陷後,德意誌第三帝國的占領區是本土的大約兩倍多,這也就是說德意誌現在軍事統治著比自己本土還大的疆域。德意誌第三帝國現今的人口約是7500萬(不含海外日耳曼裔),占領區約有5500萬人左右。占領區的人口與本土國民相距不大,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煩發生,軍事統治成為既定事實。

如果按照曆史軌跡發展的話,德意誌第三帝國對占領區的統治是高壓政策,也就是進行殖民模式的壓榨政策。如英國對殖民地那般鎮壓、壓迫、屠殺等等的行為。問題是,作為一名“過來人”的徐陽知道那種政策在短期內有效,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反抗隻會越來越大而不是徹底被根除。那麼徐陽就有了另外的考慮。

波蘭淪陷後,徐陽采取的方式是借用波蘭籍猶太人對戰敗者(也就是根本意義上的波蘭人)進行統治。波蘭籍猶太人成了名義上的行政一方,由他們管轄來自民間的治理,德意誌軍方則是複雜行政係統的保安問題。

在這種方式的治理下,波蘭占領區如果有出現什麼差錯的話,淪陷區民眾不滿的對象會被轉移到行政人員也就是波蘭猶太人身上,波蘭人想泄恨也是對波蘭猶太人而不是德意誌軍方。在適當的時候,德意誌再公開處置行政人員,這樣做可能不會獲得波蘭人的好感,但是卻保證反抗不會激烈。

徐陽把波蘭總督府的管理方式叫作“以夷製夷”,觀摩一段時間後發現效果還算不錯。他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那便是波蘭總督府的波蘭人對“背信棄義”的波蘭籍猶太人的痛恨程度遠遠多於德意誌日耳曼人。同時,波蘭籍猶太人似乎也不喜歡波蘭人,波蘭籍猶太人對波蘭人的剝削說明猶太人的確是做生意的能手,波蘭籍猶太人總是能夠將利益最大化而去無視某一些東西,對待同胞也是如此。

德意誌嚴格監控波蘭總督府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在必要的時候處理一些天怒人怨的行政人員。在這種現狀下有效地吸引一些波蘭人的好感,一方麵也享受來自行政人員的治理成績,有效地對占領區資源進行充分利用。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歐洲對猶太人的厭惡不亞於對待老鼠,這是因為猶太人眼中隻有利益而無道義。當然,歐洲人對猶太人會有這種根深蒂固的印象有一部份是天主教的功勞,不過這裏麵也有猶太人本身的一些行為導致這樣的印象。

這裏所說的猶太人所指的是猶太資本家,不過就像描述的那樣,誰又能去區別哪個猶太人不是資本家呢?人們在厭惡某一個民族的時候總是不會去區分什麼。

波蘭總督府的實例並不是在每一個占領區都能套用,德意誌占領丹麥後進行普查,結果是丹麥的民族構造相對比較簡單,除了一些外來者之外都是土生土長的人。

徐陽對丹麥的理解是,生活在那裏的人普遍對王室充滿敬重,丹麥的這一情況似乎比較特別一些,那麼進行民族治理也就不合適了。他總不能讓吉普賽人像猶太人有著共同的性格,讓吉普賽人眼中隻有利益去剝削丹麥人。這樣一來善待丹麥王室籠絡丹麥民間就成了可執行的政策之一。

同樣的,德意誌第三帝國對挪威、法國的治理方案也有著不同的選擇,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減少占領區內的反抗,或者推遲占領區反抗的發生。

根據原總理府辦公室主任馬丁.鮑曼的建議,德意誌第三帝國占領那些地區為的是補充德意誌本土缺少的資源,應當用最高效的手段竭盡所能地開發。

為什麼要說是“原總理府辦公室主任”呢?答案很明顯,馬丁.鮑曼被徐陽提回家吃自己了。馬丁.鮑曼的建議如果簡單的分析下就能清楚。那個所謂的建議就是,德意誌不可能長期地占領那些地方,應該在還能掠奪的時候學習英國人對那些地區進行不折手段的搶劫,哪怕是殺得血流成河都沒有關係。

所以說吧,英國佬對世界殖民長達兩百餘年的經驗真是茶毒人的思想,讓人動不動就想到掠奪、屠殺、種族滅絕等等高效的搶劫手段。最後還能無恥的給自己的行為下定論,是的,就是一個定論。他們管那個叫“文明人對野蠻人的教育”。

徐陽個人自覺對英國殖民地治理方式那一套還是十分理解的。那是一套建立在絕對武力鎮壓下的高壓政策,手段就是用血腥的屠殺鎮壓土著,乃至於沒事的時候也殺人進行震懾。在過去的兩百餘年裏,英國人的殖民地政策得到很好的回報,英國佬的確用血腥的鎮壓鞏固了殖民地的利益。然而,徐陽卻知道英國佬鎮壓的都是一些文明程度不高的原住民,土著們不是不反抗而是在科技差異的情況下反抗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