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不列顛戰役 :德意誌的海軍(1 / 2)

“我的元首,按照統帥部先前的估計,航空兵部隊可用於不列顛戰役的中遠飛機數量達到了基本要求。根據統帥部的核實西線最為急迫的是海麵艦船部隊。鑒於相關盟國派出了自己的主力艦,我方的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休整也基本完成。盡管調動的海軍艦船已經基本到位,但是海麵艦船還是顯得不足。”

凱特爾說完自己在心裏暗自歎息不已,德意誌第三帝國從來都不是一個海上強國,這裏有地域的限製其實更多是因為缺少資源。德意誌從來不缺少科技實力,可是沒有資源哪怕技術再怎麼先進都無法造出更多的船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誌曾經大力發展過海軍,可惜的是德意誌盡管有成為海上強國的機會卻因為國家資源不允許而錯失。第一次世界大戰德意誌失敗後,那些沒有在戰爭中戰沉的船艦不是自沉就是被當時的協約國拖回去當戰利品,這就更讓德意誌海軍遭受重創。這個重創不止是物資上的,其實更多是心靈上的。

“盡管在30年起始,以您家族為代表的一些有誌之士大力支持海軍的建設,39年征服波蘭後更是調動了大量資源用以建設船艦。海軍的建設得到飛躍的提升,可惜的是德意誌的海軍發展還是晚了。我們在十年計劃中預計建造六艘以上的大型戰艦列,因為時間的關係隻造出了兩艘,其中‘俾斯麥’號在北海之戰中受損,於41年1月前無法投入使用……”

或許,隻是或許,徐陽應該大力支持建造航母而不是浪費資源和資金去建造什麼戰列艦,可是不是身處那個時代的人們根本無法理解戰列艦在當時各國政府以及國民心中的地位。

那時,航母還是一個新鮮的事物,不管是政府或者是國民乃至於是海軍自己都覺得那隻是一個能夠運載飛機的玩具。大部份人並不認可這一新鮮事物的價值,這種心態一直持續了很久,哪怕是航母體現出它的價值都被刻意的無視了。

戰列艦,從它誕生之後就以裝甲之厚、火力之強的優點成為海軍的寵兒,各國對它的鍾愛無法用語言形容。

現在,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把各國擁有的戰列艦數量來比較各國海軍的戰鬥力,如果沒有戰列艦則是“沒有海軍的國家”。從這一個觀點來看,足以說明戰列艦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徐陽當然想大規模建造航母以及相關的重巡洋艦和輕巡洋艦、驅逐艦,畢竟這是殘酷的戰場血腥拚殺得出來的最佳戰鬥編隊。問題是有些事情並不是想要就能夠做到的事情。德意誌所處的位置是歐洲中部,算起來應該是資源最為稀少的一個地域,這裏的資源支撐德意誌陸軍建設和空軍建設都尚且吃力,哪來多餘的資源去建設海軍?

海軍元帥雷德爾元帥有些艱難地挺著腰杆,他一生都在為德意誌海軍服務,在座沒有任何一個人比他更渴望德意誌海軍變得強大!可是事實總是殘酷的,他渴望海軍強大卻明白自己國家的現狀,在一種矛盾的心理下一直主動向陸軍和空軍讓步。

作為一個為德意誌海軍奮鬥了半生的老人,那種感覺讓雷德爾痛不欲生又不得不強顏歡笑說一句:“一切為了德意誌祖國!”

凱特爾發現雷德爾臉色不對勁話聲不由頓了頓,他看到的雷德爾已經是臉色蒼白且額頭布滿汗水,顯然是在忍受某一種強烈的痛苦。他用著尋問的表情看了看雷德爾。

諸位元帥、將軍們當然也注意到了這一情況,不過在這種氣氛下卻是無法過問什麼。他們紛紛將目光轉向一直沉默的“我的元首”,個個用眼神表示是不是可以暫時休會。

徐陽盡管顯得極為鐵血卻不是一個不近人情的元首。他站起來向雷德爾走去,彎腰低聲在雷德爾耳旁問了幾句。

隻見雷德爾忽而搖頭忽又點頭,最後對在座的同僚勉強笑了笑站起身來。

也不知道徐陽到底和雷德爾說了些什麼,雷德爾站了起來,他卻是走過去對凱特爾低聲交代幾句,最後回自己的座位坐了下去。

凱特爾似乎在一瞬間也變得感性了,他有些莫名其妙地對雷德爾一個點頭致意,竟然斷了報告自己也回到位置坐下。

雷德爾聲線有些沙啞地說:“我的元首,各位同僚。關於海軍的報告由我繼續往下報告。”

也不見雷德爾拿著什麼文件,他腳步穩健地走向講台,對所有人一個點頭致意後……

“作為為德意誌海軍奉獻半生的老人,感謝元首點名,由我來向統帥部的各位同僚報告目前德意誌海軍的國家力量。”

徐陽率先舉起雙手鼓掌,那臉上的笑容裏滿是欣慰。

元帥和將軍們先是一怔也各自先後鼓掌。

掌聲在這種嚴肅的會議中出現或許有些不合情理,可是他們並沒有覺得不妥,反倒拚命地拍動雙手的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