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丁的懷疑變成了事實,這讓他原本信心滿滿的戰意遭到動搖,在開戰前,他認為依借雷達的幫助,英國皇家空軍可以將沒有雷達幫助的德意誌空軍阻攔在天險英吉利海峽,不讓德意誌空軍有機會大規模入侵英倫領空。他的本意是靠著雷達的幫助,在英吉利海峽迅速消耗掉足夠多的德意誌空軍,讓一場入侵戰爭變成一場消耗戰,如果戰事變成了消耗戰,用不了多少時間第三帝國絕對會迫於壓力停止對不列顛的入侵。
在得知第三帝國有了一套完善的雷達係統,又看到德意誌空軍的善戰後,道丁開始明白丘吉爾在擔心什麼了。
丘吉爾曾經告訴道丁,不列顛的海運航線在第三帝國潛艇部隊的威脅下,已經快要崩潰,在兩個月或是更短的時間裏,如果沒有外力介入,不列顛將失去所有殖民地向本土輸入資源的渠道,而不列顛事先儲藏的資源隻夠消耗一年,可能連一年都撐不住。
丘吉爾是這麼說的,他說,政府已經發布法令,將所有油料用於戰爭,一個月內不列顛的民眾會失去所有代步工具;盡管政府已經實行配給製度,但是四個月內不列顛的生活物資還是會用盡,那時不列顛可能會發生暴動;不列顛失去了所有外輸資源,兵工廠也會在半年後陷入停產狀態,在這半年裏,各個飛機生產公司製造出來的飛機不會超過1500架,這是不列顛目前的資源所能生產的極限。
最後,丘吉爾沮喪的告訴道丁和國王的大臣們,不列顛堅持不了多少時間,他已經向美國尋求幫助,但是美國遲遲沒有做出回應,英國需要一場大勝,讓美國人看到勝利的曙光,這樣貪婪的美國人才會幫助英國渡過難關。
“道丁,你需要親眼看看德國人的空軍,找到擊敗他們的方法。去吧,親自踏上最前線,去鼓勵那些小夥子,去迎接挑戰,去擊敗德國人!”
道丁聽從丘吉爾的建議,他來了,他也親眼看到了德國人的空軍,他還知道了一件事,他的國王是睿智的,國王已經在做最後的準備,國王瞞著丘吉爾把自己的特使送到了德國人的手裏。
然而,國王真的以為丘吉爾不知道嗎?丘吉爾知道,他比誰都清楚國王想幹什麼,但是他沒有阻止,也不想阻止。道丁明白丘吉爾的打算,丘吉爾不會投降,就算不列顛變成地獄也絕對不願意投降,丘吉爾痛恨德國人,他一直想戰勝德國人,他沒有阻止是因為他想拖時間,隻要國王的特使見到了第三帝國的元首,說英國國王有和談的意願,那個元首或許會命令自己的軍隊暫時停止軍事行動,那樣英吉利海峽就會暫時的平靜下來,英國會有更多的準備時間,英國需要時間!
道丁有時候甚至會善意的想,國王和首相是在演一出雙簧。隻要是一名不列顛人就知道國王十分寵信丘吉爾,國王有什麼想法也總是樂意與丘吉爾交換意見,他們這麼做是想欺騙德國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戰爭時使用任何手段都是合法的,這其中當然包括欺騙手段。不過道丁認為國王的這個手法不好,國王是在廉價的出賣皇室的信用,這樣的手法存在極大的冒險性,不管成功或是不成功,最後英國皇室的信用都將遭受損失,直接後果就是讓國際社會對英國皇室產生不信任情緒。
而且……德意誌第三帝國的元首是個傻子嗎?
英國人寧願相信自己是傻子也不願意天真的認為那個屢戰屢勝的元首是個傻子,看看那個叫卡恩-馮-斯達克的元首在上任後都幹了些什麼!他血腥的清除了國內的反對勢力,迫使資本家按照他的意誌更改經濟製度,他利用手中的嫡係將領牢牢的控製了本土的防衛體係,他更是神奇的把原本是亂糟糟的政治階層變得單純無比!
這一切都是取決於那個元首足夠鐵血,他一步一步的掌握了國內的工業體係,利用民族崛起的渴望武裝了數百萬擁有狂熱獻身精神的士兵,隻要他還活著,德意誌第三帝國就是一台堅不可摧的戰爭機器!
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德意誌第三帝國人才濟濟!不談那些在波蘭戰役、法國戰役中表現出色的將領,這些將領固然優秀,但是他們隻是一群奉守命令的軍人,他們就是再怎麼強大也隻能發揮在局部戰場之上。
可怕的是德意誌第三帝國的科學家和那些時刻奮戰在外交戰線的外交家!
談到科學家,英國人最先想到的是德國的愛因斯坦和數十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人才,他們是構成德意誌軍隊戰無不勝的神話的奠基者。還有克虜伯、福特、西門子、泰森、博世、施羅德這些人,他們徘徊在科學家和老板的邊緣,他們既有自己的兵工廠又是一些領域的研究專家,他們還有一個特殊身份,那便是德意誌軍工同盟的委員,正是這個身份將他們牢牢綁在德意誌的戰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