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問:“我的元首,您是在說日本現在正在入侵的國家,以前是日本的老師?”
徐陽沉默了良久,他呆呆的看著桌麵上的文件,好久好久才抬頭說:“是的。”
約瑟夫明白自己的元首不想深入交談了,他開始轉變話題,“我的元首,按照您的意思,海德裏希閣下沒有給加萊阿佐-齊亞諾明確的日期,我國答應販售武器生產線給意大利也是口頭上的協定,海德裏希閣下有信心將生產線運往意大利的日期拖到您認為最適合的時候。”
徐陽答應將‘II型坦克’‘斯圖卡近程轟炸機’‘梅賽施密德109E艾米爾’,這三個生產線賣給意大利也經過詳細考慮的,這三樣裝備在德意誌第三帝國的軍隊是基礎裝備,是已經普及且得到廣泛運用的老式裝備,在新武器生產出來即將列裝部隊的時候,這三樣武器的性能已經比新式裝備低,為了讓德意誌軍工廠能從已過時的老式裝備上獲利,販賣已成熟、即將被己國淘汰的武器也成了必然的事情,這樣不僅能讓國家獲得額外的儲備資金,也有利於推動國內的軍工廠研究更新的作戰裝備。
徐陽問:“將軍們和軍工同盟的官員們認同我的做法嗎?”
約瑟夫答:“將軍們對您的決定十分讚同。軍工同盟的執行長,您的父親,他有一個小小的疑問。”
“哦?好,讓我來猜猜。”徐陽笑得有些放縱,“將軍們同意是因為他們的部隊即將換上新的裝備?至於我父親是在疑惑我為什麼不販售成品,而直接選擇賣掉‘生金蛋母雞’的武器生產線吧?”
這也正是約瑟夫和多數不理解官員的疑惑。
徐陽決定好好給自己的第一副官上一堂經濟課,“我國的原材料十分缺乏,浪費原本就不多的資源生產過時的裝備來販售給其他國家,這樣會消耗我們的生命線。我們不缺少科技實力,但是我們缺少資源,我們的資源需要被運用在最合理的地方。直接販售武器生產線給友好國家,這樣既能讓他們感受到來自我國對他們的信任和看重,也能每年不用消耗什麼,就可以從這些國家收取應得的專利費用。”
約瑟夫若有所思,“我的元首,您是說,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
這下輪到徐陽驚訝了,他明白這一點不奇怪,而約瑟夫能舉一反三,從幾句簡陋的話中推論出這麼一句至理名言,證明約瑟夫不僅有軍事上的天份,就連國家內政也有自己的看法。
“嗯!約瑟夫,你說得很好!隻要我們掌握了科技領域,一直走在世界各國的前麵,我國就能用科技能力,用我們的智慧,販賣我們研究出來的產品,為國家、為民族賺取資金,而有了資金,我們就能從其它國家購買我國缺少的原材料。”
“那麼我們既然能從科技中獲得資源,為什麼還要發動戰爭呢?”這句話隻能在約瑟夫心裏想想,他不敢說出來。但是約瑟夫知道,得知科技能為國家、為民族獲得資源的人,他們心中也肯定有同樣的疑問。
徐陽是一位非常敏感的人,他看到約瑟夫的嘴唇動了動,又沒有說話,似乎猜到約瑟夫想說點什麼,但又怕冒犯自己,他委婉的問:“你有什麼地方沒有明白嗎?”
約瑟夫是徐陽主力栽培的人之一,在今後的許多年裏,約瑟夫所要擔當的角色決定他必須全麵理解徐陽的想法,也因為這樣,徐陽總是盡力的為約瑟夫講解有疑惑的地方。
作為部屬,約瑟夫能說點什麼?他非常明白自己的元首希望將戰爭繼續下去,而且就算他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也無濟於事了,畢竟現在德意誌第三帝國是處於戰爭狀態。
簡單的說,就算德意誌第三帝國願意停戰,同盟國也絕對不會答應,試想,發動戰爭的德意誌在某一天突然說,她不想打仗了,希望用和平手段來解決爭端,一直被動挨打的同盟國會怎麼想?
同盟國的第一個想法絕對是:日耳曼人在耍陰謀,別上當,我們一定要咬緊牙關消滅所有日耳曼人,直至獲得勝利。
哦……
同盟國想獲得勝利?那就是說,德意誌要承認戰敗,再一次在投降書上簽字,毫無異議的、恭順的接受同盟國對德意誌的懲罰了?
嗬嗬!這可能嗎?
如果問現今的德意誌將領,他們是選擇再一次看見最高統帥在投降書上簽字或選擇戰至最後一刻,毫無疑問的,大多數將領會選擇戰死。
就有如阿道夫-希特勒在另一個世界曆史上講的那樣:【我們的鬥爭隻可能有兩種結果:要麼敵人踏著我們的屍體過去,要麼我們踏著敵人的屍體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