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內心深處,加萊阿佐-齊亞諾反對與德意誌第三帝國結成軍事同盟,認為沒有理由與德意誌第三帝國的命運生死與共。為此他曾策劃拖延同德意誌第三帝國締結軍事同盟的要求達一年之久。但是墨索裏尼固執己見,堅定認為隻有靠上德意誌第三帝國這輛順風車,這樣才能使他領導下的意大利從世界大戰中獲得非凡的利益。加萊阿佐-齊亞諾最後還是於1939年5月22日與裏賓特洛甫簽訂德意《鋼鐵盟約》。
可以說,加萊阿佐-齊亞諾這個人根本沒有固定的政治立場,他所采取的一貫主張是‘依靠強者’利用強者的力量來為意大利進行擴張,也正因如此,在德意誌第三帝國在歐洲戰場一直獲得勝利的同時,他改變了自己的立場,立即向德意誌第三帝國靠攏。在和第三帝國結成軍事同盟後,他將這一‘主張’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得到軍事援助的第一時間,加萊阿佐-齊亞諾立即慫恿墨索裏尼對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和希臘展開軍事行動。
在加萊阿佐-齊亞諾的慫恿下,意大利於1939年4月入侵阿爾巴尼亞,意大利出動了兩個師(也就是5萬人)進攻阿爾巴尼亞。意大利5萬大軍在阿爾巴尼亞邊境上遭遇阿爾巴尼亞1萬5000人的頑強阻擊,阿爾巴尼亞的軍隊隻是一個衝鋒,意大利5萬大軍竟是一觸即潰……
這一消息傳到墨索裏尼耳裏,墨索裏尼愣了,他聽到的報告是5萬意大利軍隊在阿爾巴尼亞‘百萬大軍’包圍中頑強作戰,但是寡不敵眾,不得不暫時進行‘戰略性’後撤。
墨索裏尼能不發愣嗎?他從來都不知道人口隻有數百萬的阿爾巴尼亞人竟然能武裝起‘百萬大軍’,而且按照加萊阿佐-齊亞諾的說法,阿爾巴尼亞至少有一萬輛坦克,數百架戰鬥機助戰,墨索裏尼大呼“危險的阿爾巴尼亞人,他們竟是比日耳曼人還強大”,呼聲中,墨索裏尼調集了數十萬軍隊再次兵臨阿爾巴尼亞邊境,這一次在墨索裏尼的親自監督下,意大利軍人發揮了他們強悍的戰鬥力,用毒氣彈征服了阿爾巴尼亞,意大利的毒氣彈攻勢威不可擋,意大利軍隊也獲得了空前的勝利,他們繳獲物資無數,那是一捆一捆的長矛,一把一把的馬刀,當然……,還有那被稱呼為‘坦克’的牛車,從山頭上拆下來的風車,不過意大利把那叫‘戰鬥機’,一樣有螺旋槳嘛!
加萊阿佐-齊亞諾從阿爾巴尼亞的入侵戰爭中深深了解意大利的軍隊戰鬥力不足,根本無力獨自入侵或者抵抗任何一個國家,他來到柏林有兩個目的,其一是觀察德意誌軍隊,想從德意誌軍隊這裏學習先進戰術,或者幹脆聘請軍事教官訓練意大利軍隊;其二是與德意誌各個軍工廠達成協議,從德意誌這裏購買武器生產線。
加萊阿佐-齊亞諾的第一條請求已經得到總理府的回複,德意誌同意派遣軍事教官前往意大利,但是意大利必須負責德意誌軍事教官的生活起居,以及軍事教官的人身安全。但是加萊阿佐-齊亞諾第二條請求被遭受擱淺,德意誌拒絕販售‘黑豹-V型’坦克、‘巴巴羅薩-I型’24管火箭炮車、以及現今德意誌各主戰飛機生產線給意大利,理由是以上技術裝備還未成熟。
公正的來說,總理府的回答是十分真誠的,日耳曼人從來都沒有販售‘未成品’給人的習慣,嚴謹和刻板的作風讓日耳曼人謹守一個規矩,那便是,賣出去的,一定要是被檢測合格的商品,而加萊阿佐-齊亞諾所要求購買的那些生產線皆是德意誌軍工廠認為還不成熟的作品。另一方麵來說,世界上有哪個國家願意將自己最先進的技術賣給他國嗎?沒有,絕對沒有!但是世界上總是有那麼些莫明其妙的人,總理府的拒絕在意大利人……,哦,至少是在加萊阿佐-齊亞諾眼中,認為被侮辱了。
這個世界是千奇百怪的,加萊阿佐-齊亞諾在總理府被拒絕後,直接無視德意誌答應將‘II型坦克’‘斯圖卡近程支援轟炸機’‘梅賽施密德-109E艾米爾’生產線賣給意大利的決定,他一邊委屈的在德意誌各階層‘哭訴’,一邊遊走於使館區之間尋求‘同情’,他在認為達到目的的同時,聯合日本駐德國大使大島浩約見德意誌第三帝國安全部長海德裏希,希望從海德裏希這個第三帝國元首最寵信的人身上找到突破口。
這也是加萊阿佐-齊亞諾和大島浩在同一時間出現在勝利大街的主要原因。
海德裏希剛要站起來迎接,耳邊立即傳來那並不純正,帶有日本腔調的德語——
“啊!親愛的海德裏希部長閣下。據我所知,偉大的元首已經控製了國會,在元首的演說下,全體國會議員毫無異議的同意了元首的法令,廢除了德意誌現有的憲法,國會終止立法權利。在一代偉君的領導下,德意誌一統歐洲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