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儀式結束後,徐陽等人隨即轉到國會大廈。在這裏,徐陽將代表德意誌第三帝國接受比利時、荷蘭的正式投降。
雙方在投降協議書簽字時,周圍的攝象機全程記錄,這段記錄將轉戰第三帝國全境,隨後在歐洲大陸各國播放。
比利時投降協議書的簽訂,不但極大鼓舞了德意誌第三帝國全體國民的士氣,還為德意誌第三帝國獲得了中非局部~南非地區的一塊海外殖民地,同時,德意誌海軍也終於在南非的巴納塞擁有了一個軍事港口。
中非局部~南非地區的殖民地的獲得極大擴展了德意誌第三帝國的戰略空間,為以後進軍非洲打擊英、法殖民地提供了跳板。不但如此,比利時在中非局部~南非地區的殖民地的交接也為德意誌第三帝國和葡萄牙之間的戰略合作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因為葡萄牙在南非也擁有一塊不小的殖民地,德意誌第三帝國獲得了原比利時的殖民地,使得與德意誌第三帝國結盟後的葡萄牙在非洲軍隊有了依靠,不至於獨立與在非的英、法殖民軍作戰。
與此同時,荷蘭的投降也讓德意誌第三帝國獲得了荷蘭在南美洲的殖民地,這為德意誌第三帝國為以後在南美的戰場的開辟埋下了第一個伏筆,致使德意誌第三帝國不再擔心美國會突然參戰,因為美國要是有參戰的打算,必將先攻取德意誌第三帝國在南美洲的殖民地。這塊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起到的是事先預警的作用,德意誌第三帝國不會在這裏駐紮太多的軍隊。這塊殖民地的名稱叫帕拉馬裏播,位於南美洲東部、哇亞那灣,上鄰委內瑞拉、下鄰巴西,是英、法在南美的中部。
同時,荷蘭的投降還讓德意誌還獲得了一個地理位置及其重要的領土,那便是印度尼西亞群島,預示著德意誌第三帝國已經有亞洲部份的領土,隨時可以幹預亞洲部份的戰爭進程,這也是徐陽最為開心的事情,他已經有能力對亞洲進行軍事行動,或許在將來的不久,他就可以展開自己預謀已久的行動。條件是德意誌第三帝國清除歐洲部份的敵人。
投降儀式結束後,徐陽分別單獨會見了原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荷蘭威廉敏娜女王,與之進行了親切的交談,保證了兩人的安全以及待遇地位。同時,徐陽還單獨會見了荷蘭女王的長女,也就是後世譽為鬱金香女王的朱麗安娜,尋問是否有意回到荷蘭本土組建邦國政府。
所謂的加盟邦國是,作為德意誌帝國加盟邦國存在的親德地區政府,該地區政府擁有部份權力的民生自主權,由原來國家的部份人員組成,最高行政人員由原來國家有威望的人擔任,中、基層行政人員由德意誌最高政府派遣。
此時,蘇聯方麵也有所謂的加盟國模式,也就是說,蘇聯以蘇維埃為首統治所有加盟國,形成一個政治核心,成立了一個行政統一、軍事統一的政府。其中作為最主要代表的蘇聯加盟國有烏克蘭、白俄羅斯等。
德意誌加盟邦國的建立比之蘇聯加盟國的區別隻在於名稱,其意義是相同的,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被占領區的反抗,還有就是讓被占領區減少抵觸增加本國的兵源。
在這一政策全麵實施後,德意誌將產生五個加盟邦國,分別是波蘭加盟邦國(也就是波蘭總督府)、挪威加盟邦國、丹麥加盟邦國、比利時加盟邦國、荷蘭加盟邦國。但是對於外部,這些加盟邦國不再使用以前的獨立稱呼,直接更名為,比如波蘭西行省(波蘭東行省被蘇聯占領),丹麥行省。在國際上,則是統一稱呼為德意誌的某某行省。
千萬不要小看名稱上的區別,更換名稱之後的占領區不再是德意誌以武力占據的領土,而是該地區代表人物從另一方麵接受了德意誌的吞並,成為了德意誌的一個行省,名稱的差異總是能夠安慰一些人脆弱的心靈,至少他們不再認為自己是亡國奴,而是這個新興帝國的一員,在一些有用意的宣傳下,這些地區就算對德意誌第三帝國沒有太大的認同感,也不至於會拚死反抗。
……
正確的來說,德意誌第三帝國對於荷蘭沒有很強烈的敵意,相反地,就算是在開戰後德意誌第三帝國對荷蘭的好感也沒有因為戰爭陣營的影響而變得惡劣。身為外人或許對於這一感觀有點迷惑,我們對於歐洲的曆史因素了解太少?
朱麗安娜絕對是一位非常美麗的婦女,這位被後世荷蘭人稱讚為‘人民的女王’的美麗婦女有著一種非常獨特的魅力,在後世,荷蘭人為了表達自己對朱麗安娜的尊敬,把她的生日定為荷蘭的‘女王節’。現在,她正坐在徐陽的對麵,與徐陽的妻子莉莉交談,她的情緒似乎不高,不知為了什麼,總是顯得心不在焉。
徐陽右首坐的是剛剛晉升元帥軍銜的布勞希奇元帥和凱塞林元帥,左首則是原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