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海德裏希給出的答案簡潔有力:為了一網打盡,所以暫時沒有采取行動。
隨後,新一輪的宣傳攻勢來了,廣播裏滿是在宣布抓捕了英國的某某間諜,這名英國間諜在德國國內做過哪一些事情,又即將在未來幹些什麼有害帝國平民的事情,比如在路邊安置炸彈,炸傷炸死幾個平民,又或是散布什麼生化病毒,毒害帝國平民。廣播裏麵詐唬,若是英國間諜達到了目的,德國境內將成為地獄,英國人可以輕鬆得到不戰而勝的勝利果實。
“英國人太壞了,太無恥了……”德國人都這麼說。
於是,又有一輪新的宣傳攻勢來了。廣播裏在問,對於這麼一個無恥又壞的國家,德國應該怎麼辦?
人們連思考的過程都省了,團結起來,一致呼籲:“登陸英倫,懲罰無恥的英國人!”
登陸英倫,懲罰無恥的英國人是嗎?那好吧,請你們給前線的親人寫信,讓他們了解國內的局勢,告訴他們英國人都對你們幹了什麼,鼓勵你們的父親、兒子、丈夫,讓他們趕快擊敗法國,然後登陸英倫!
海德裏希放心了,他的清洗行動沒有引起大的暴動,更加沒有讓國民反感,也讓國防軍少了介入的借口。
遠在法國前線的戈培爾爽了,在戈培爾大人的策劃下,一次危機輕鬆渡過,同時還激起了國內民眾對英國的不滿,為登陸英倫在國內造勢。
而現在,哈爾又在問了,問徐陽要怎麼安撫國防軍的將領?
徐陽對於這個問題應該怎麼解決也感到矛盾,一方麵,前線還需要國防軍去征戰,一旦收押、或解除部門將領、軍官的職務,必將會引起一連串的問題。簡單的說,徐陽的翅膀還不夠硬,他不能強力的、一次性的解決所有反對者。徐陽對於國防軍不能采取強硬策略,隻能拉攏一部份人,打壓一部份人,爭取時間在國防軍內部安插自己的親信,同時鞏固與部份將領的友誼,逐步消減比如弗裏奇等人對國防軍的影響力。
徐陽對於哈爾沒有什麼好隱瞞的,再說,有很大一部份徐陽還需要哈爾的支持。但是有一點,徐陽不可能,也無法完全獲得哈爾的勢力,在西方,個人是個人的勢力,老子也不會盡全力幫助自己的兒子,這個是民俗,也是繼承權使然。
徐陽用探討的語氣說:“帝國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元帥了……”
哈爾容忍徐陽清洗一部份人也是有私心的,在政權交接之際,無論是政府部門或者是軍隊,都需要空出一些職位,讓徐陽用來拉攏一些人,又或是自己培養一些親信上位,隻有徐陽的親信把持了重要的部門,這樣徐陽的統治層才能算是穩固的政權。
哈爾點頭,等待下文。
徐陽念出了第一人選:“威廉-約瑟夫-弗朗茨-馮-勒布。”
哈爾再次點頭,如果說國防軍軍中誰對徐陽最為看中,那當屬勒布。早在勒布還是慕尼黑軍區司令的時候,就已經多次公開稱讚過徐陽,後來國防軍組建實驗師,勒布為了得到徐陽以及幼苗軍校的一些少年軍官,不惜放棄晉升,更加說明勒布對徐陽的看中。在共事中,勒布也極其肯定徐陽的軍事才能。當然,這些還不是全部的理由,最為重要的是,勒布從一戰時就已經在當時的陸軍服役,直到德國陸軍改編成國防軍(也就是10萬陸軍),勒布也是國防軍中少有的,有實際兵權的將領。勒布服役期間多次立下戰功,他有資格晉升元帥,沒有人會有誹議。
徐陽又念了一些將領的名字:“陸軍:******-馮-布勞希奇,威廉-馮-凱特爾,費多爾-馮-博克。海軍:埃裏希-雷德爾。空軍:阿爾貝特-凱塞林,羅伯特-裏特爾-馮-格萊姆。”
這次哈爾皺眉了,他認為一次性晉升太多元帥,會引起軍政界的反彈,畢竟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德國的軍隊元帥不超過五人,而且都是一些一戰時德皇晉升上來,資曆非常老的軍人。現在,徐陽卻要一次性晉升七位元帥,這讓哈爾非常非常的為難,因為期間牽扯的利益太廣了。
哈爾非常不滿的瞪徐陽一眼,問:“卡爾-魯道夫-格爾德-馮-龍德施泰特呢?”
徐陽微笑不答……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