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不列顛戰役 :下一個目標(2 / 2)

沒有人去問發生了什麼事,嚴格的教育告訴士兵:你們身處前線,後方發生什麼事都與你們無關。身為戰士,你們隻需服從!

步兵旗隊的連長呼喊著“集合”的口號,那聲音像極了破鑼。

士兵們很快就集合在一起,並在連長的帶領下,重新進入陣地。得知領袖親上前線,士兵們渴望表現一下。

西格勒很冷靜,他感覺不到興奮或者其它,若說他在想什麼,隻能說他在回味玉米棒子的甘甜。(他是四卷,六十一章的那個‘我’)

一直以來,西格勒都在尋求榮譽感,可惜到目前為止還無法感受到。以前的班長卡爾陣亡之後,西格勒被晉升為下士,戰場委任讓他成為一個步兵班的班長。他總是那麼的冷靜,這也影響到了班內的戰士,就有如他自己講的那樣,當兵隻是為了尋找一個吃飯的地方,以其浪費體力呼喊那些無聊的口號,不如節省下來,好好在戰場上殺敵。也因為如此,全連在歡呼的時候,一個班的士兵卻冷冷地看著前方,顯得那麼鶴立孤群,惹來無數側目掃視。

西格勒是不平凡的一個人,步兵旗隊傳頌著他英勇作戰的事跡,人們不知道他心裏在想什麼,隻知道說,那個總是保持冷靜的士兵,在兩波進攻中殺敵58人,孤身破壞了四處英軍的機槍掩體。

黨衛軍需要典型,西格勒無疑成了最好的宣傳材料。在隨軍記者誇張的讚揚下,這位隻想混口飯吃的士兵有望獲得一枚二級鐵十字勳章,同時,西格勒的知名度正在上漲。

鐵十字勳章是所有士兵能追求的最高目標,要是胸前有那麼一枚鐵十字勳章,那可是一件值得誇耀的事情。佩戴勳章的士兵總有那麼一股子傲氣,他們當然也有驕傲的理由,開戰至今,德意誌在編軍人超過500萬(含黨衛軍、鄉土自衛隊),而最高統帥部發出去的鐵十字勳章總數不超過1800枚(波蘭戰役、丹麥戰役、挪威戰役)。想要獲得榮耀,隻靠殺敵是遠遠不夠的,那還需要一點點運氣。

前線黨衛軍部隊集合完畢,一些步兵連被命令進入陣地等待命令發動進攻,負責勸降的裝甲車退了回來。在此之間,雙方沒有再發一槍,氣氛的轉變讓雙方的士兵精神變得非常緊張,誰都不知道大戰什麼時候再次打響。

西格勒趴在彈坑裏看著盟軍陣地的方向。這個彈坑裏滿是雨水,西格勒的半個身子浸在水下,不斷蕩漾的漣漪說明他的心情並非向表麵上那麼平靜,他的下身在動,似乎可以隨時一躍而起衝向前方。

等待的時間是漫長的,負責勸降的裝甲車撤向後方,留給盟軍指揮官思考的隻有一個小時,一個小時之後,沒有得到答案的黨衛軍就將發動猛攻。盟軍被告知,黨衛軍的練兵任務已經完成,接下來的戰爭態勢不會再選擇近距離交戰方式,也就是說,黨衛軍將用優勢的遠程火力打擊慢慢玩死失去補給的被圍盟軍。

見識過德軍恐怖的覆蓋火力打擊的盟軍終於在最後7分鍾做出決定。

盟軍的方向出現三個身影,中間那個人手上拿著一根綁著白四角褲的白旗,邊走邊用德語高喊:“不要開槍,羅斯上將委任我前來商談,不要開槍……”

黨衛軍的回應是一陣98K毛瑟槍栓被拉動的陣陣聲響,數千名士兵同時拉動的效果,所體現出來的是一種震撼,至少那三名負責協商的盟軍負責人就停下了腳步,而且左右那兩個人有往回跑趨勢,倒是中間的那名中年人顯得很鎮定。

一名黨衛軍少校營長站起來,他高聲喊:“報出所屬軍隊番號,軍銜!”

西格勒很是為那名少校擔憂,少校站立的位置太過明顯,目標太大,絕對是敵方狙擊手的好靶子。

“法國北方守軍,第一集團軍,‘貝蒂納’守衛師,少將師長馬切尼。”

那名手持白旗的中年軍人喊的很洪亮,他已經報出了自己的軍隊番號和軍銜。由一名少將負責協商,這似乎也表現出盟軍的確想結束毫無疑義的敦科爾克之戰了。

而似乎,等待被圍盟軍的隻有一個選擇:無條件投降。

至此,德軍在法國北部的軍事行動暫時告一段落,德意誌將目光轉向了法國南部,他們下一個蹂躪的目標是巴黎……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