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是法國諾爾省的一座港口,瀕臨多佛爾海峽。它是靠近比利時的一個重要港口。該港有鐵路輪渡同英國多佛爾港連接,所跨越的海峽最窄處僅33公裏,是歐洲大陸去英國的最短海路。
公元4世紀初,敦刻爾克是個美麗富饒的漁村。
公元7世紀,傳教士在此建起聖埃盧瓦教堂。
由於港口貿易的發展,到1939年,它已經成為法國第三大港。港內有7個停靠大船的船塢和一個5英裏長的碼頭。一條經過疏通的航道供大船進出,船隻可一直進入城內。
兩個星期以來,敦刻爾克一直遭到德意誌空軍的狂轟濫炸。船塢盡遭毀壞,碼頭亂石成堆,大半個城市已經夷為平地,隻有1400碼的東堤可供救援船隻停靠使用。在堤口低矮的燈塔周圍,有一些木樁可在緊急情況下係泊,但十分危險。
黨衛軍第一集團軍來到敦科爾克西南麵的貝格,僅用了一晚的時間就控製住敦科爾克西南麵的有利位置,被圍困的盟軍部隊到帝國師抵達格拉沃利納東麵海灘的森林地帶時,盟軍甚至還被蒙在鼓裏。帝國師抵達預定位置之後,迅速躲進了樹林,在森林前麵便是最接近海灘的位置。
四十餘萬英法軍隊從魯貝撤退之後,一直被圍困在一個狹窄的瀕海地域。它的寬度為50公裏,接著向東南逐漸變窄,延伸80公裏,直到裏爾以東。
古德裏安坦克軍攻克亞眠調頭北上,於20日完成了南麵的包圍,使盟軍受阻於比利時境內不得南下,為此,古德裏安多次拒絕執行A集團軍群總司令龍德施泰特的命令。在第十五集團軍攻克敘普之後的第二天,古德裏安的部隊繼續揮師北進,進抵布倫和加萊。
與此同時,從布魯塞爾方向進攻的B集團軍群後續部隊繼續向西窮追盟國聯軍,形成了夾攻之勢。直到裏爾和魯貝被C集團軍前鋒部隊占領之後,盟國殘餘部隊就一直被圍困在敦科爾克,德軍從三麵形成一個三角陣形,牢牢控製敦科爾克盟國殘餘部隊的給養。
卡爾-鄧尼茨的潛艇部隊牢牢控製住了法國沿岸的海岸線,德意誌潛艇部隊加強了對加萊海峽附近的海上航線的巡邏,盟國的任何海上補給都變得艱難起來,經過蘇格蘭海鰻灣之戰,敦科爾克被圍的盟軍甚至已經得不到海上的補給。
(原因是丘吉爾正在集結海軍,意圖將被圍困在敦科爾克的英軍部隊救回去)
×××××××××××××××××××××××××××××××××××
威廉-比特裏希剛走進臨時的指揮部,他的情報副官就跑了進來。
“指揮官閣下,‘特別機動部隊’偵察大隊在執行巡邏任務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處盟軍安置傷兵的小漁村。請求您的指示!”
喬治-克普納,以前是黨衛隊的一級突擊大隊長,帝國師改編完畢之後,被調到師部擔任威廉-比特裏希的情報副官,他還負責師內偵察部隊的指揮。
發現盟軍傷兵?這對帝國師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盟軍安置傷兵的位置應該是盟軍指揮部認為是安全的區域,一般安置傷兵的位置都選擇整支部隊的後方,也就是極不容易發生交戰的場所。而且按照盟軍的一貫慣例,安置傷兵的區域可能會有守衛部隊,這支守衛部隊不是負責守護傷兵,他們的任務是保護重要的補給,比如:糧食、彈藥、被服、藥品、油料、等等……
“留下‘日爾曼’步兵旗隊、炮兵旗隊(三個營)、反坦克營、師屬坦克連。其它部隊撤入森林腹地。命令‘特別機動部隊’偵察大隊留下一個連包圍小漁村,其它部隊探索盟軍的補給點,沒有我的命令不許先行開火射擊!(含可遇襲反擊)”
威廉-比特裏希走到地圖前,他掃視附近的地形,嘴角慢慢勾起微笑,對於擁有四十餘萬兵力的盟軍來說,敦科爾克實在太狹窄了。
“可惜啊!還不是進攻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