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戰爭開始之前和戰爭開始之後,你的資產翻了幾倍?”
“呃……,大家不是都在做嗎?像裏昂-斯斯特議長,他撈得比我們還多!”
“喔?你可見過身有軍職的軍人撈錢?你可見過斯達克一係的議員撈錢?”
“啊?裏昂-福斯特議長不是斯達克一係下的武裝黨衛軍幹部嗎?”
“小斯達克在裏昂-福斯特議長擔任國會議長之日起,已經解除他武裝黨衛軍的軍職。也就是,裏昂-福斯特的一切行為與武裝黨衛軍是無關的!我們上當了……”
諸如此類的小聲嘀咕在國會無處不在,徐陽隻是靜靜地站在演講台看著,他並不打算製止這些議員繼續討論。此時,徐陽心裏突然有一個很壓抑的想法,在原來的曆史上,希特勒曾經派人火燒國會,目的卻不是在給予國會議員一個警告,而是想把人們仇視的目光引到國外,增加自己的影響力。
洛弗爾原本是一位天主教派黨的黨員,在1934年德意誌提倡國內團結一致對外時,天主教派黨並入國家社會主義黨(國社黨)成為該黨在國會的議員之一。事實上,洛弗爾一直讚成向波蘭開戰奪回但澤和但澤走廊,但是他也僅支持對波蘭開戰罷了,至於英、法等國,洛弗爾從來都不同意德意誌向軍事強國英、法開戰,戰爭發展到如今這個態勢,他真的害怕德意誌會再一次戰敗,隻因德意誌的戰爭潛力真的不如盟國。
洛弗爾絕對是一位愛國者,所以他必需說出自己的看法,“武裝黨衛軍總領袖閣下!”
徐陽轉頭看去,他看著洛弗爾點頭致意,“是的,洛弗爾議員先生。此刻您應該稱呼我為;德意誌武裝發言人——卡恩-馮-斯達克。”
洛弗爾宛爾一笑,“或許在一個月後,我應該稱呼您:我的元首。”
國會議員全體一愣神,他們坐如針氈。德意誌內部已經得知哈爾-馮-斯達克自覺在戰爭年代讓一位不懂軍事的文官擔任帝國元首一職不符合帝國的利益,他自願退居二線,為德意誌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並提議由德意誌最高統帥部、德意誌帝國武裝黨衛軍推薦一人擔任帝國元首一職,再由國會審核通過。當然,這目前還隻是一個理論上的提議,但是誰都知道軍方讚同哈爾-馮-斯達克的意見,並已經在物色人選。這些議員深知,從1934年至今,軍隊就已經在培養一位軍事素養極高的人來擔任戰時的領導人,戰爭年代不需要民主,這些軍人在玩火。
目前被列入備選名單的有:帝國陸軍總司令維爾納-弗裏奇、陸軍總參謀長布勞希奇,帝國空軍總長阿爾貝特-凱塞林、帝國空軍參謀長羅伯特-裏特爾-馮-格萊姆,帝國海軍總司令埃裏希-雷德爾、帝國海軍參謀長卡爾-鄧尼茨,帝國武裝黨衛軍總領袖卡恩-馮-斯達克。
眾所周知的:卡恩-馮-斯達克非常有優勢,他所代表的是國防軍與武裝黨衛軍的總體利益。由卡恩-馮-斯達克上台是國防軍和黨衛軍所樂意見到的,人民普遍認為;一位從小開始培養的人才能勝任戰時的領導,特別是這個人並不是隻會坐軟席沒有上過前線,一連串的勝利以及一些看不見的地方的貢獻,隻要軍隊同意,民眾沒有任何異議。唯一的一點:這個人必需帶領帝國一直勝利下去!
徐陽高傲的抬起頭,“尊敬的洛弗爾議員先生,我接受您的稱呼。”
議員們嘩然,他們心情複雜的看著演講台上那位渾身充滿霸道氣質的軍人,此時議員普遍覺得;日爾曼民族的唯一領導人即將誕生,那麼德意誌以後會變得怎麼樣?輝煌或者滅亡?
洛弗爾嚴肅的問:“德意誌以後會變得怎麼樣?”
徐陽耳邊一直環繞著一句話‘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他的臉色突然變得好可怕、仿佛突然間想起了什麼。
徐陽緩慢的抬起頭,他看見的是一輛專列,那輛專列起火在燃燒;一節車輛的玻璃窗戶,海德裏希縱身往下跳,自己則是在窗戶旁邊。
火光之中,那個看上去有點神經質、鼻子下有一小撮胡子的中年人,那個一直在努力奮鬥的政治人物,演講時散發強烈鬥誌氣質的煽動家——希特勒被鋼管刺在牆壁上,他眼裏有無限的期盼,也在問:告訴我!德意誌未來會怎麼樣?
徐陽緩緩地環視一圈,目光堅定、聲線鏗鏘有力:“德意誌永遠繁榮昌盛!”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