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也遭受到蘇聯的質疑,兩國關係因為蘇聯對歐洲南部的領土野心開始出現裂痕。蘇聯在後麵與芬蘭的作戰中,在戰場上找到德製的狙擊槍,更加讓這一裂痕擴大,蘇聯外交部曾向德意誌第三帝國發來照會,譴責德意誌的‘背叛’行為,德意誌外交部以‘條約沒有限製向雙方交戰方出售武器’為由反駁。就此,雙方開始靜靜地進行自己的事業。誰都知道雙方是在找條約上的漏洞,盡快的獲得更多的資源,以應付迫在眉睫的戰爭。
在徐陽回到柏林的第一天,蘇聯向世界宣布;愛沙尼亞正式以加盟共和國的身份加入蘇聯。誰都知道愛沙尼亞被蘇聯吞並了,就像德意誌第三帝國吞並波蘭那樣。蘇聯吞並愛沙尼亞之後,把戰刀指向拉脫維亞。不得不說明一點,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簽署了軍事同盟條約,所以在蘇聯入侵愛沙尼亞期間,拉脫維亞就已經處於戰爭狀態。
現在徐陽聽完關於蘇聯局勢的彙報,他想知道法國新任總理貝當想幹什麼了。
“哦?你是說;法國新任總理貝當願意與我們和平相處,承認德意誌第三帝國是歐洲領袖的頭銜?他在開玩笑嗎?戰爭已經開始了,他卻想讓德意誌陸軍退出法國的領土,而作為代價卻隻是承認德意誌是歐洲的領袖!”
海德裏希補充:“他願意割讓法國北部的大部分領土交予我國管理,條件是保證他的政府領導下的法國的南部的安全。”
徐陽緩緩點頭,意味深長的問:“還有呢?”
海德裏希抽出另外一份文件,掃視一眼,說:“是的,他希望我軍能夠放馬奇諾防線以及法國北部的法軍回到南部。另外,貝當還暗中請求我們把英國遠征軍全殲在法國領土。”
徐陽奇怪問:“那個老家夥和英國人有仇?”
海德裏希顯然也不明白貝當為什麼會暗中附加這條要求,他說出了自己的建議,“領袖閣下,我認為不能接受貝當的提議。我們有力量,完全可以用武力占領法國,根本不需要留下一個隨時能威脅到我們背後安全的國家存在。”
“當然、當然……”徐陽已經接獲通知,統帥部正在策劃進攻蘇聯的作戰方案,按照現時的情況看來,德意誌普遍認為不能讓蘇聯占領拉脫維亞,拉脫維亞一旦被獨聯占領,那德意誌第三帝國的東普魯士就將麵臨被長驅直入的危險。另外,種種蛛絲馬跡證明英國正在與蘇聯暗中磋商什麼,蘇聯也似乎想無視德意誌的獨立保證武力入侵羅馬尼亞。
徐陽堅信,隻要英國能給蘇聯足夠的好處,那麼那隻北極熊絕對不會介意在德意誌背後捅上一刀。為此,德意誌高層普遍認為應該‘先發製人’,也就是說在蘇聯還沒有準備好之前先動手入侵蘇聯,打她一個措手不及。德意誌高層會有這個想法,主要是現時波蘭境內還有160萬的德意誌黨衛軍和21萬的黨衛軍外籍師可以用,隻要國防軍快速解決法國和英國,就能回過身來與被‘消耗’得差不多得蘇聯一決高下。
徐陽認真的問:“蘇聯準備對我國展開軍事行動?”他或許會在心裏大呼:真不可思議。
海德裏希從來不自己猜測什麼,他隻相信證據,“沒有任何細節表明蘇聯即將撕破互不侵犯條約進攻我國。我個人認為,這些都隻是盟國製造出來的煙霧,他們想讓我們把力量抽回東部,特別是英國,她被我們的海軍和空軍切斷東麵的海上補給線,日子肯定非常不好過。情報六處為了讓我們把力量抽回來,極為可能用盡一切手段讓我們與蘇聯產生矛盾。那些愚蠢的高層(指統帥部)總是隻看一些表麵的資料,現在急於向蘇聯開戰隻會讓德意誌走向滅亡。”
徐陽陷入了沉思,他現在不怕沒有情報,而是情報太多太混雜了,這也讓他深深感覺德意誌有兩個情報機構真的十分不合理,“萊因哈德,你有信心可以領導一個架構龐大的情報機構,並且完美的運用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