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我們的使命是征服(三)(1 / 2)

帶著日爾曼存在於世界千年的驕傲,士兵們有力的邁動著步伐。以前德意誌士兵用力踏步宣誓將用尊嚴當武器,現在這群征服者以嶄新的姿態邁動鵝步,向波蘭、向世界、宣誓;我們現在已經在用武器尋找回屬於德意誌的榮耀!

這場入城儀式在世界並不受人矚目。但是在德意誌國內,人民卻是異常的關注自己祖國的軍隊,隻因為這對剛剛崛起的德意誌第三帝國來說,非常有振奮人心的效果。

帝國宣傳部長戈培爾十分了解帝國現在需要的是什麼,是一場軍事上、意誌上重大的勝利。德意誌進入波蘭首都的儀式是一個非常好的宣傳題材,可以用來告訴全體德意誌人民:你們的付出並沒有白費,我們的子弟兵正在以征服者的姿態進入華沙。歡呼吧!驕傲吧!屬於日爾曼民族和德意誌所有人民的勝利!

戈培爾,這位從國社黨建黨開始就一直在為偉大的事業打拚的煽動者,他早在1936年國內出現裂痕的時候,由於曾經表態支持哈爾的意見而得不到希特勒完全的信任,發展下去的事態逼迫他不得不站在旁邊觀看鬥爭的結局。

在經過漫長時間的審視、考驗之後,哈爾重新啟用了這位對煽動十分有天份的宣傳部長,也給予戈培爾足夠的信任。現在,戈培爾重新站在了德意誌的宣傳崗位上,為了一個全德意誌同一個目標而在奮鬥。

為了能達到宣傳的效果,戈培爾從國內派遣了56位攝影師、包括數量龐大的工作人員前來華沙記錄德意誌軍隊進城的儀式。

現在,那些攝影師在武裝黨衛軍的保護下將鏡頭對準國防軍的步兵方陣,那些臉上帶著驕傲表情的士兵們的眼神是如此的銳利,槍械上的刺刀在陽光的照耀下閃動著寒光。

德意誌的軍人正在以一種全新的精神姿態向世人展示征服者應該有的精神麵貌,士兵臂上的臂章讓觀看入城儀式的波蘭人再次心痛起來,‘華沙戰役紀念臂章’的圖案上,那隻威武的戰鷹嘴下叼著的那麵波蘭戰旗是那麼的醒目。波蘭人有理由心痛,隻因他們不知道那麵戰旗以後還會不會飄揚。

德意誌對軍紀的要求達到刻薄的程度,每一位士兵進入軍營首先要學會的肯定是德意誌的傳統,也就是那極為有德意誌特色的鵝步。士兵們在頭三個月必需學會如何在行軍的情況下,保持隊列的整齊,這就注定他們要與同伴保持步調的一致。其實很少人知道德意誌軍隊為什麼如此刻薄的要求這一步訓練。德意誌的將軍們會如此刻薄要求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是想讓新兵學習什麼叫做團結,學習行軍鵝步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磨合訓練,在長期枯燥的步伐訓練下既可以磨練一個士兵的耐心,又可以讓他們產生一種團隊意識。行軍訓練,讓士兵們學會互相配合,這讓德意誌士兵在戰場作戰時牢記團隊的重要性,團結、配合是一支軍隊戰鬥力的體現。

現在,德意誌的士兵們在沒有軍樂的情況下,依然能在同一時間抬腳、落下發出一聲‘噔’,然後再重複同一個動作抬腳、邁步,動作整齊劃一,既好看又能給人一種‘他們十分精銳’的感覺。對於極為容易偏執的歐洲人來說,禮貌隻是一個需要的禮儀、不是必要,其實他們更加佩服和尊重強者。

統帥部的意思很容易讓人明白,那就是利用德意誌士兵的軍姿告訴波蘭人:我們憑靠如此精銳的部隊打敗了你們,是強者,不是投機者,我們擁有強大的實力!

這是一種從內心深處至外表麵貌體現出來的征服姿態,在這種姿態下的波蘭人已經在心裏接受戰敗的事實,會讓還在反抗的波蘭人和不接受現實的波蘭人擔憂麵對如此精銳的部隊時,他們還應該繼續反抗下去嗎?

一個聰明的征服者不會單純的用野蠻的姿態展示在被征服者的眼前,這個聰明的征服者會使出各種必要的花招,讓波蘭人認清失敗的事實是第一步,第二步這個聰明的征服者會告訴被征服的人;你們生活在我們的統治下不會是一件壞事,我們可以分享勝利的榮耀給你們,我們甚至還會讓你們也嚐嚐征服別人的美妙滋味。

步兵方陣的邁步還在繼續,數量龐大的步兵方陣,每一個步兵方陣的前頭都有一個旗手持著一麵能讓人明白番號的旗幟,代表它們是哪一個師、又歸屬哪一個軍。但是有一點是不會變的,每次舉行有意義的行軍時,軍陣的最前方永遠是那麵普魯士戰旗!

步兵方陣走完之後,波蘭人看到了打敗本國軍隊的鋼鐵戰獸。首先出現在鏡頭和波蘭人前麵的是一個180輛武裝裝甲車組成的車隊方陣。

這款M-4裝甲車出自斯達克兵工廠,它的車頭前部安裝有一門20mm的機炮,裝甲兩側是兩挺7.92mm的通用機槍,這款裝甲車的車身十分矮小,車頭前部顯尖狀,看上去十分的有突破能力。事實上M-4裝甲車在這次戰役的表現十分搶眼,它的設計注定對敵方步兵有巨大的殺傷能力,其突破能力也為各個裝甲師的指揮官讚美,高機動能力最能體現出一款裝甲車的戰鬥力。唯一的美中不足,可能是這款裝甲車的防禦力有點差,37mm的火炮保證一炮一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