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無法否認的一點;波軍被德意誌空軍的第一波轟炸搞暈了,波蘭防線的指揮部還不知道德意誌第三帝國已經向波蘭宣戰。波軍統帥部預計德意誌第三帝國會在9月中旬、或者更後才會進攻波蘭。
按照德意誌第三帝國裝甲總監古德裏安的話來說,波軍首腦的軍事思想足足落後了80年,然而他們對自己的軍事力量信心十足,天真的指望英法的援助,因此便把部隊全部部署在德、波邊境,認為隻要實施堅決的反擊,就可以取得勝利。
波蘭士兵很勇敢也十分的頑強,他們受到空襲損失慘重卻依然遵守命令堅守陣地。沒有人來告訴這些頑強的波蘭士兵,他們的飛機在哪,為什麼德國的飛機可以在波蘭的淩空肆無忌憚的亂竄。他們因為政府當局錯誤的估計,目前還處於備戰狀態,似乎沒有人覺得戰爭會這麼快就到了。
還沒有遭到德國空軍轟炸之前,波軍的指揮官隻命令他們加固陣地,認為德意誌就算是進行空襲,也隻是少量的飛機。
其實整個波蘭政府一直都沒有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德意誌第三帝國已經武裝成一頭凶猛,隨時可以把波蘭撕裂吞入肚中。波蘭的情報當局不是沒有從德意誌傳回有價值的情報,那些情報傳到波蘭國內時,波蘭當局卻認為情報人員被德意誌欺騙了。波蘭首腦堅信德意誌在《凡爾賽條約》的剝削和限製下,沒有能力組建足夠多的空軍部隊以及裝甲部隊,德意誌總是利用模型來欺騙波蘭,想讓波蘭放棄對東普魯士的侵略。德意誌還是一戰前的那支軍隊,是依靠數量眾多的步兵配合騎兵作戰的軍隊。
現在,波軍想象中的那支落後的軍隊,正在以雷霆之勢對他們的陣地進行高強度的轟炸,任何冒頭的士兵都要小心來自天空,那架會發出淒利尖嘯聲的飛機的俯衝射擊。波軍迫切的希望本國的空軍能來進行支援,但事實絕對會他們感到絕望。
德意誌統帥部確認帝國元首向波蘭宣戰,在宣戰後的20分鍾內,統帥部正式命令北路集團軍群、南路集團軍群按照計劃對波蘭實行閃電般的攻擊。進攻命令下達後的5分鍾,第一波次至少有1600架各式飛機從德意誌本土起飛,向波蘭領土飛去。
幾分鍾後德意誌空中部隊進入波蘭的領空,波軍榮幸的第一次領教到了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來自空中的突然死亡與毀滅的滋味。邊境上萬炮齊鳴,炮彈如雨般傾瀉到波軍陣地上。波軍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線飛機沒來得及起飛就被炸毀在機場,無數火炮、汽車及其它輜重來不及撤退即被摧毀,交通樞紐和指揮中心遭到破壞,部隊陷入一片混亂。
整個轟炸過程超過1個小時,在確定空軍完成任務,德意誌國防軍地麵部隊從北、西、西南三麵發起了全線進攻。
第三裝甲師的各團指揮官已經可以從望遠鏡裏看見前方的波軍陣地,隆美爾的第一坦克團正在進行突破任務,坦克部隊將先行進入波軍陣地進行作戰,第十二摩托化師的士兵跟在坦克後麵,依靠坦克的突破能力在快速前進。零散且無力的阻擊炮火告訴德意誌的軍人們,空軍部隊將轟炸任務完成得十分完美。
在後方,徐陽在先頭部隊進入波軍陣地的五分鍾前,再次命令直屬炮兵旅對波軍的陣地進行高強度的延伸炮擊。徐陽強硬的重申;必需進行高強度的炮擊,炮兵部隊的任務是保證己方部隊的損失減到最少。
徐陽堅信,戰爭就是用盡任何手段來打擊對手,如無必要自己的士兵不能被白白的消耗。士兵當然是消耗品,但是作為指揮官,他必需把士兵的消耗減少到最低。這並不是說徐陽害怕消耗,如有必要他絕對會命令自己的軍隊誓死向前,但是波軍顯然沒有榮幸讓他下達這樣的命令。
雖然沒有萬炮齊發那麼壯觀,但是數百門各個口徑的火炮、加農炮、榴彈炮的轟擊下,原本已經傷痕累累的波軍陣地再次遭到摧殘。炮兵旅有最先進的測量儀器,加上天空有炮兵偵察專用的偵察機發回報告,波軍最先遭到炮擊的是前沿陣地沒有被空軍兄弟照顧到的隱藏火力點,然後是那些可能的藏兵點,直到炮兵指揮官認為炮火可以向前延伸的時候,火炮仰角調試,短暫的停頓之後,火炮的轟鳴再次響起,這次火炮進行的是有規律的延伸炮擊,一排一排的炮擊之下,可以保證大量殺傷波軍躲避在壕溝裏、掩體裏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