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夷陵急變(上)(1 / 3)

第六百七十二章 夷陵急變(上)

令狐飛被刺使太子李係一派極為震怒,太子李係上書父皇,要求全城再次戒嚴,全力抓捕凶手,但李亨沒有采納他的建議,相反,他對這件事非常平淡,隻是追封令狐飛為簡國公,下旨給予厚葬。

此事似乎就這樣不了了之了,很快,李輔國從宮中傳出消息,聖上已經暗中召見了彭王,彭王已承認刺殺令狐飛是他所為。

‘上頗為嘉許’

這是李輔國對李亨態度的評價,這讓太子李係驚恐不已,令狐飛之死令他失去了最關鍵的朝臣支持,他隻有李輔國和母後的支持,彭王卻有朝廷、有宗室、有劍南節度使的支持,現在連父皇都稱讚彭王有魄力,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父皇換太子的決心已定。

太子李係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好在父皇已經同意將魚朝恩軍隊撤回蜀中,他是他唯一的希望了,他還有魚朝恩二十萬大軍支持。

可就在這時,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在魚朝恩退軍必經的咽喉要道—夷陵重地發生了急變。

........

夜色中,一支軍隊在莽莽群山之間疾行,這時一個夏日的夜晚,天空布滿暗紫色的雲彩,但沒有下雨,地麵潮濕,卻並不泥濘,軍隊無聲無息地行進著,偶然可以聽見馬蹄的噠噠聲。

這是一支兩萬人的軍隊,從漢中出發,經過金州、房州,目前他們已經進入了峽州地界,再走一百餘裏,他們將抵達這次行軍的目的地—夷陵。

這自然是一支北唐軍隊,率領這支軍隊的是大將趙崇玼,此時李嗣業的五萬軍隊已經抵達漢中,李晟的軍隊也在汝州和豫州部署完畢,北唐軍已經完成了進攻南唐的準備,蓄勢待發,無論東線還是西線,所有的北唐軍都在等待著一個契機,這個契機便是趙崇玼的這支軍隊,攻占夷陵,截斷襄陽南唐軍的歸路。

夷陵也就是今天湖北宜昌,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為夷陵,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便是在這裏發生。

這裏是三峽門戶,也是荊襄進入巴蜀最重要的戰略要地,扼斷夷陵,荊襄的二十萬南唐軍便將無法撤回巴蜀,夷陵同時也是南唐的後勤重地,南唐在這裏囤積了百萬石糧食和箭矢帳篷等大量的軍用物資,目前南唐也同樣有兩萬軍隊在這裏駐防。

能否拿下夷陵,已經成為整個南唐戰役的關鍵,而這個任務就壓在了曾經的夷陵主將趙崇玼身上。

趙崇玼是安西神箭將軍趙崇節的兄長,他也是安西老將,當年他和李慶安一起參加了小勃律戰役,他當時出任疏勒兵馬使,和席元慶一起,成為高仙芝的左右心腹大將。

後來李慶安主政安西,高仙芝調劍南節度使,他便跟隨高仙芝來到了巴山蜀水,對高仙芝一直忠心耿耿,高仙芝被李亨下獄,隨即被北唐施壓放人時,趙崇玼便是夷陵主將,席元慶則是秭歸主將,兩人走投無路,得兄弟趙崇節之勸,他們二人便率軍入漢中,投降了北唐。

趙崇玼今年約四十歲,長得又高又黑,骨節寬大,頗有軍人氣質,但他卻是一個比較沉默的人,喜怒不形於色,令人很難摸清他的想法。

讓趙崇玼攻取夷陵,是李慶安的建議,李光弼本來是想讓席元慶來肩負此重任,相對一直沉默寡言的趙崇玼,李光弼更了解席元慶。

但李慶安卻寫信告訴李光弼,席元慶可以占領夷陵,但保不住夷陵的糧食物資,而趙崇玼卻能完勝,盡管李光弼還是有一點將信將疑,但他不敢違抗李慶安的命令,便讓趙崇玼寫下軍令狀,命他率兩萬舊部攻取夷陵。

‘拿下夷陵及軍資,可記首功,公可升為將軍,拿不下夷陵,提頭來見!’

此時趙崇玼剛剛得到消息,他的家人已經被成都情報堂救走,現在十分安全,這讓趙崇玼長長鬆了口氣,沒有了家眷做人質的束縛,他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

趙崇玼看了看天色,此時已是一更時分了,離夷陵還有一百裏左右,向導告訴他,前麵一段路不太好走,按照目前的速度,走到四更時,離夷陵大約還有五十裏,那一帶山高林密,極易隱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