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李輝枝觀花寄詩金桃兒因最生情(1 / 1)

詩曰:

桃花爛漫傍亭開,紅雨含煙照碧苔;

繪盡陽春三月景,嗬誰折得一枝來。

又雲:

三月桃花開正濃,無言含笑弄春風;

方才惹得遊歸過,流水落花一場空。

話說唐朝年間有一人,姓康名建字永太,居住在蘇州城門外,其人素性好靜,為此處繁華,遂遷居於僻靜所在,建一二草舍,左邊設一大園,內有奇花異草,外有靈禽自不必說。惟有栽種桃樹三百餘株,甚為奇觀。時值二三春月,花開爛漫,如錦如繡,最為美麗。這康建自遷居到此十餘年來,惟在枝葉花草上講究,別無他顧。論他的家中世業,到也中等,一生乏嗣,隻有一女,名喚金桃兒。

你說為何叫做金桃兒當日康建方遷居之始,出道螃螗山山上,見一金桃映揚爭輝,金光奪目,香豔嬌美,飄飄然有玉樹瑤花之概。康建看了半日,上前折了一枝。你說那金桃自康建折下一枝來,即刻葉落花殘,成為枯木。康建看見如此光景,好生不樂,手上折的那枝金桃,仍如其初。

那知這棵金桃在這螃螗山已有千百餘年,日精月累,已成仙株,合該今日出世就遇著愛桃的康建,折去一枝金桃,全體精神盡歸於一枝之上,所以那株金桃即刻成為枯木。康建折來拿在手中,如同至寶,歸得家來,花葉如故。那康建就知有些奇異,遂盡心栽種,加意培養,此時即生下此女,遂取名喚作金桃兒。

這金桃兒生的如花似玉,美貌異常,年至十三歲就能詠詩作詞,聰明蓋世,聲名傳聞姑蘇。那康建恨不能選一個有名的才子配他,方了鍾愛女兒的心願。因此在桃花園中,建一個八角亭子,不時叫女兒遊玩。那座亭子,曲欄刁檻,甚是好看,每遇芳春開放,康建常約名人詩客,在此飲酒作樂。

當時蘇州城市有幾個才子,也有詠詩的,也有作賦的,內中有一個年少的才子,姓李名輝枝,年方一十五歲,生的眉橫青山,目射秋水,唇紅齒白,潘安不能奪其貌,宋朝難與比其容,而且聰明天降,飽學大才,因此此間作詩,忽然想起金桃才女,心中甚是繚繞不止,遂取筆詠四絕一首。

詩曰:

今朝樂酒桃花亭,惟有金桃仙子形;

倘折一枝紛紅嫩,遼家琥珀佩茯苓。

但凡在亭子上作的詩詞,康建一一收了。回到院都交給金桃兒看。那金桃兒看見別的詩詞不雅,反極稱桃花之美,及看到李輝枝這一首,四言絕句,便知道他是有意而作。金桃兒每日默詠此詩,方知道此人不得見麵,時常閑步亭畔,倚欄觀花,有心閑步到此。將近亭子旁邊,隻聽得桃花叢中隱隱有嘀咕之聲,遂止住腳步,側耳細聽,你道這兩個小畜生在桃花園中作何生理是何等人物

原來是一對小苦瓜,在此成了杵臼一交。一個叫,就是鐵屁股薑勾本;一個叫,就是小舍命宋上門,逐日在外閑耍不止,或是合那浪蕩公子吃茶。

這一日,兩個小畜生閑來桃花園內看花,看了半晌,宋上門忽然腹中疼痛,就要出恭。薑勾本說:“園中並無一人,就在此處何妨”宋上門遂脫下褲子,露出又嫩又白的小屁股,薑勾本看見,很是高興。□□□。金桃兒在亭子一旁聽了半晌,隻當是一男一女在此交媾,哪曉得是兩個小畜生在此,聽來聽去,不覺情動魂飛,體酸骨麻,往亭檻上一歪,就烘起一對小兔子來。宋上門見有人識破,忙忙的提上褲子,不顧這,那一溜蹦星,就逃之夭夭。薑勾本轉過身來見四下裏無人,餘火尚未熄滅,意欲借水行舟,又怕一時不能依從,且在遲疑之間,忽聽得門外有人喊了一聲,說:“我看你這一個小畜生,竟在這裏作怪。”不知是何人喊叫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