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暗渡江水(3 / 3)

靖海諸戰結束之後,公良友琴失去普濟島,許伯當又從白石撤兵,張續率領青衛軍迅速穿過曆陽,渡江北上進入白石境內與東海陳族爭地,出乎眾人意料,事後想來卻覺其妙。那時中壘軍、五校軍沒有集結,海陵、廣陵一線的兵力不過三萬,即便提前集結,一直盯著廣陵、海陵兩地駐軍動向的陳預也能隨之迅速做出反應。而青衛軍在鳳陵防線一直整編待發,世人皆以為那是徐汝愚用來防備在荊北的南平精兵。從青衛軍空城而出到驍衛軍移駐鳳陵,鳳陵防線曾有數日時間隻有千餘守軍,卻隻有曆陽的祝同山能把握住這一時機,然而祝同山未敢擅起兵釁借機攻下鳳陵城。

青衛軍渡江北上,武衛軍卻從江水沿岸的壁壘移到江寧南邊諸縣,驍衛軍整編駐入鳳陵城,驍衛軍在靖海諸戰損失不大,楊尚從甘棠帶回的一萬二千精銳幾乎完整無缺,驍衛軍整編超過三萬二千人。宿衛軍近兩萬將士暫時在雁潭休整,但是各種物資正源源不斷運抵撫州城。

江寧在廣陵集結重兵、東海在龍遊集結重兵,兩家隔著百步寬的小楊河對峙十數日,世人都以為徐汝愚要撕下與東海陳族之間溫情脈脈的麵紗,祝連枝心裏卻最是清楚,江寧不取越郡,不會與東海發生大規模衝突,江寧此時正在積極備戰,矛頭卻是直指祝樊兩族。

然而東海與江寧關係微妙,實難為外人道,徐汝愚的崛起離不開陳昂的支持,江寧大將張仲道、肖烏野又都曾在宛陵任過軍職。陳預遣人渡江來議兩家共抗江寧之事,祝連枝滿口答應,卻又無法信任陳預沒有動別的心思。

普濟入侵越郡之時,祝族曾是樊族最堅定的盟軍,然而普濟島讓江寧攻破,樊祝兩族同時麵對來自江寧的威脅,卻再也無法同仇敵愾了。樊文龍趁北上之機投附徐汝愚,隨徐汝愚返回江寧就出任青鳳衛統領這樣的要職,並且子陽秋這些日子來出入餘杭的次數未免太多了一些。

由於公良友琴與許伯當將殘餘兵力撤入荊北,使得南平在荊北的兵力超過十萬,在南平重兵的威脅之下,想來江寧也不敢輕舉妄動,大概惟有此事能讓祝連枝稍覺寬慰。

祝連枝率領兵馬在蘭陵城停了一日,見江寧方向並無異動,便率領一萬精兵出蘭陵返回祝族宗族之地吳州城。出蘭陵一日,離臨江縣尚有二十裏之遙時,前騎斥候飛報,徐汝愚午前親率大軍突然渡江南下,攻陷臨江縣城,正揮軍向這邊殺來。

祝連枝驚惶失措,站在那裏隻覺頭昏目眩,恍乎不解徐汝愚從何處征結了這一路大軍避過祝族在江水沿岸的警戒,突然渡江侵入江水南岸。詢問詳情,遊騎隻說看見臨江縣城易幟,一列列舉著五校軍旗幟的兵卒從臨江縣城西門魚貫而出,尚無法確知從何處渡江,也不知具體人數。

祝連枝想到隨徐汝愚北上廣陵的有一千青鳳騎精銳,此時自己率領的一萬步卒不需多時便會讓青鳳騎的騎兵趕上,原路返回蘭陵絕非上策。

往南二十餘裏有一座土堡,卻容納不下一萬兵馬。祝連枝一麵讓遊騎繼續斥候渡江五校軍的詳細軍情,一麵飛騎傳令,讓附近城邑的守軍速來馳援,自己則率領一萬步卒向南邊的土堡移動,在土堡前選擇一處開闊地列陣以待。

遊騎搜尋到數名從臨江縣城裏逃出來的殘兵,才知午前呂通河口湧出數百艘漕船,徐汝愚的渡江大軍便藏在漕船之中。臨江縣守軍不過五百,堅守不出一個時辰就被攻陷。徐汝愚渡江大軍約有萬餘,並未發現騎營蹤跡,這讓祝連枝心安不小。大概徐汝愚覺得騎營目標太大,不便隱藏,讓護衛騎卒棄馬渡江。

溫嶺一役中,一千青鳳騎精銳盡殲數倍於騎營的寇兵予人印象太深刻,若是徐汝愚讓一千青鳳騎不顧傷亡的衝擊己方的防守陣,祝連枝尚無信心能夠堅持到援兵趕來,臨到最後隻有避入土堡之中等待援軍,祝連枝相信徐汝愚此番渡江並沒有攻城拔寨的打算,然而土堡之中隻能容納兩千到三千人。

雖然得知徐汝愚率領渡江大軍沒有騎營,隻是此時再撤走,為時已晚,祝連枝已能看來遠處揚起的漫天灰塵。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