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遏製呼蘭的急劇擴張,利用海戰的優勢,在幽冀的近側,在呼蘭的腋下抵上一柄鋒利的利刃,用處之大,自不待言。烏湖島就是實施這一戰略的極佳之所,戰略意義如此重大,即使島上的原民反抗,也要強行攻下,君宗慶此行的目的便是要役使島上的原民修建簡易海港與基地。待烏湖島發揮作用之後,勢必會引起呼蘭人的注意,那時就需要將烏湖島修建成海中心的堅城。
君宗慶暗道:取名烏湖城,將周邊的幾座島一同控製起來,就像永遠停在海麵上的巨型戰艦,呼蘭人就是建立水營,也無法與烏湖島那麼大的戰艦相抗衡。島上的駐軍,從幽冀撤往江寧的人中留一部分下來,再從江寧抽一部水營過來。無名小島上的大勝已經由陸上飛騎傳入津門,與普濟之間的戰爭,江寧已經占據不可逆轉的優勢。翼虎軍即使還及不上南平水營,卻也不比東海水營差。烏湖的駐軍將是翼虎軍最重要的戰力之一,卻不知大人會遣誰來統領。
從甘棠灣出發的數百海船在航行了十一天之後,抵達普濟南礁島的東南海域。在那片海域,魏禺、李印、丁勉等人率領水營戰艦在那裏等候了兩日。在楊尚過來彙合的前一日,魏禺得到公良友琴早在四日之前率領兩萬普濟海匪前往溫嶺的消息。
林濟從攻打無名小島始,直至在魏禺刀下損命,都以為成功偷襲無名小島打了魏禺一個措手不及,雖然失敗不過是魏禺燒石毀岸的詭計。公良友琴一一質詢了最先回島報信的信使以及敗後逃回普濟島的數十名寇兵,當日激戰的詳情也確認那是一次成功的偷襲,之所以不成功,乃是天數。其實李印最後不下令全殲普濟海匪,隻要擊潰海圩外的普濟船隊,援軍就不會有多少傷亡,還能更早的圍殲島上的援軍。
李印也以為魏禺是在毫不知情的狀況下讓林濟率部偷襲,是以發出全殲寇兵為魏禺報仇的命令。魏禺真真實實的將自己置在一個極危險的境地,來迷惑公良友琴的判斷,加上額外的三千人傷亡,不容公良友琴不信。
魏禺撇嘴一笑,說道:“這次雖然殲滅了林濟一萬寇兵,我軍傷亡也超過五千,但是以五千人的傷亡來換取整個普濟島還是相當值得的。”
楊尚還不清楚無名島激戰的詳情,丁勉臣低聲跟他解釋:“林濟偷襲補給島時,自以為得計,殊不料魏將軍已經從數月殲滅的海匪戰船在各海域的分布上發現端倪,如果要殲滅林濟所部的海匪,從容安排,哪會傷亡這麼多?補給島激戰便是讓公良友琴也信以為真雙方隻是倉促接戰。林濟一萬海匪被殲滅,普濟與溫嶺之間的海運糧路被斷,公良友琴除非放棄溫嶺的兩萬殘賊,否則隻有出兵接回溫嶺城裏的兩萬殘賊。他卻萬萬料不到,魏禺早在激戰之前,就下達集結大軍的命令,雖然前後隻差三日,但是這三日就能叫公良友琴後悔終生。”
楊尚拍了拍腦袋,十餘日的風浪搖擺,他的臉色顯得有些蒼白。江寧要求步營也要習水戰,楊尚領兵駐在甘棠,也常上船操練,但是隻在船上呆上半日、一日,楊尚憑借不弱的修為,尚能支撐下來,倒是在艦上一呆就是十一日,讓他走起路都覺得腳底無力。
楊尚定了定心緒,說道:“我這次將甘棠步卒、水軍一起帶過來,一萬八千人,擠在隻能裝八千人的船裏,糧草與淡水隻帶了十五天,如果再過一日還不能與你們彙合,我便要獨自攻上普濟島去。”又說道,“季子衡率領水營從普濟西側繞過來,無需等他,派出哨船,讓他在普濟島西側攻上島去,吸引島上殘留的海匪向西轉移,我等隨後從南部攻入。從南濟堡分兵,一路沿島東沿,與水營戰艦配合,攻掠沿海塢堡,將其盡數毀,不可滯留,一路為步營,攜三日幹糧,從南向北橫穿普濟島,季子衡算一路,三路軍於五日後在島北側的普濟城彙合,一齊攻打公良友琴的老剿。如果公良小兒趕回來,我們就一把火將這普濟燒得不毛之地,看公良友琴今後還能如何在東大洋裏折騰。”說到這裏,哈哈大笑起來。
李印笑道:“大人選將駐守烏湖島,你這麼喜歡縱火,可自薦之,日後可在幽冀多縱幾把火。”
魏禺臉色還是肅然,用筆在地圖上畫出三條路線,說道:“季子衡領軍溫吞,沒有侵掠如火的氣勢,令其佯攻西濟堡,東路軍由我親率,二日後會對東濟浦發動攻勢,公良若回普濟,隻有先回東濟浦,沿江濟河向西才能返回普濟城,普濟城裏的守軍有可能會出城援相援,中路由楊尚率領,遲一日從南濟堡出發,一路潛行至普濟城下,如果普濟城無法用計奪,則四天午時,三路軍合一處,強行攻掠普濟城。”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