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無名小島(2 / 3)

丁勉臣此策不失穩妥,此路輕軍集結起來近有一萬二千餘人,與樂清軍共有五萬眾。在樂清軍的持續攻勢之下,溫嶺城垣崩塌毀棄不少,盤踞在溫嶺城裏的海匪不過兩萬眾,久困之敵,士氣衰弱,數月來,運入溫嶺的糧草極少,溫嶺殘賊食不裹腹,戰力所剩無幾,以五萬眾圍攻溫嶺殘城,隻要樊家在金華的駐軍沒有異動,圍殲溫嶺殘賊非無可能。

魏禺鎖眉深思片晌,搖了搖頭,說道:“我部圍殲溫嶺殘賊,或是將溫嶺殘賊逼下海去,於戰略而言,均是一樣。我不取此策。”

丁勉臣怔立片晌,思慮再三,略有所悟。

溫嶺勢弱,糧食無憑,再無可能保持這麼高的軍備,一旦公良友琴無望陸上爭霸時,必然會精減兵力,以小股精銳凶悍的水營寇侵東部濱海地域,江寧便是取得越郡全境,在東部沿海也要布置相當多的兵力才行。此時圍殲或逼退溫嶺的殘賊,在戰略上確實沒有明顯的優劣之分,不過增加參予此戰的將領們的勝跡。但是溫嶺之戰過於輝煌,反而會引過樊、祝兩家的警覺,丁勉臣微有詫異的望了魏禺一眼,想到軍中有關他的傳聞,暗道:此人果真是五年之前在雍揚城頭棄械歸降的海匪?

梁寶、魏禺、即墨明昔、尉潦四人列於徐汝愚門下,徐汝愚起兵之初,四人就追隨左右,於今皆是青焰軍的核心人物,其中又以梁寶位於南閩行轅總管,權職最尊。梁寶其人生性慎微,慊和恭順,才具並非絕佳,江寧眾人之中,軍略政務高過他的人,比比皆是,但是他最得徐汝愚信任,徐汝愚平南閩,便讓他代鎮之。在江寧眾人的眼中,梁寶最佳處,乃是頗有自知之能,諸般聰慧,以自知為上智,於這點而言,梁寶卻又算得上才具極佳之人。肖烏野入南閩,佐其對莆田顏氏用兵,梁寶將戰事委之,甘為肖烏野坐鎮泉州、監理糧草後勤,南閩戰事頗為順利。

即墨明昔為夷王之後。百夷乃是江寧最初的盟友,徐汝愚崛起,百夷功不可沒。然而百夷王權與江寧有衝突的地方,近年來江寧力削百夷王權,百夷王即墨瑞平從普濟東礁島返回陸地,一直閑居雍揚。即墨明昔在司馬衙輔助江淩天署理軍務,也無獨自統軍的機會。有人傳言,南閩戰事結束,肖烏野將取代即墨明昔在宿衛軍中的位置。

尉潦一直隨在徐汝愚身側統率騎營,起兵之初,尉潦就有私離大過,在武陵山中幾乎損命,徐汝愚親至武陵山,才將他尋回,日後卻無獨領一軍的機會。青鳳將軍府未設親衛,騎營便是徐汝愚的親衛軍,清江騎營編製雖小,卻是江寧最精銳的部隊,徐汝愚在江寧最依仗的人有江淩天、張仲道、許伯英等人,但是尉潦定是排在最前麵的幾個之一。

四人之中,魏禺戰功最著,軍略、武學得徐汝愚傳承,但是用兵卻與徐汝愚大相迥異。江寧鐵律不殺降,但是惟有魏禺每次領兵回來沒有俘虜。江寧每次傳言魏禺將受重責,然而數年以來,魏禺軍權最重,如今節製東部水步營超過十萬眾。

徐汝愚用兵沛然莫可禦,奇正相輔,虛實無度,世人無人能及。四人傳承其兵略戰術,即墨明昔用兵與他最神似;梁寶才具非絕佳,用兵用正,不及徐汝愚那麼神鬼莫測,卻是堂堂之將,守地攻掠便是遇到容雁門這樣的敵手,無望克敵,也不會大敗而歸。倒是魏禺能機杼自出,用兵喜走偏鋒,殺氣騰騰,與徐汝愚用兵少了幾分相肖。

魏禺卻不知丁勉臣心中所想,見他低頭沉思,以為他思忖別的事,也不顧他,徑自低頭比對海域圖。過了片刻,邵小琪走了進來,稟言此番巡海的戰船都已歸港補給。

魏禺抬手招邵小琪走過去,說道:“你將一個月來我軍擊毀的普濟小型艦隻在海域圖上一一替我標注出來。”說罷,便走了出去。

邵小琪不解其意,卻沒有開口問詢。在他眼裏,魏禺可不是那種喜歡對別人解釋意圖的人。丁勉臣雖是步營統領,但心中對水戰戰績知之甚詳,幾乎不用查尋戰報,便能在海域圖上標注那處海域殲敵船數。過了片刻,便與邵小琪一道將一個月來殲滅的一百餘艘被擊沉的小型敵艦標注出來。

看到此時的海域圖,丁勉臣心中大駭。放心不下,又將進入這片海域以來所殲滅的大大小小的船隻都標注在海域圖上,不過大中型海船用丹青研墨標出。

在天水一線的另一端,數百艘大小戰艦組成的大型編隊正向魏禺、丁勉臣所處的小島駛來。

當前劈波斬浪的旗艦是艘四百料的九桅大艦,前後長近三十丈,寬六丈,高六丈,底尖上挑,首昂尾翹,樹九桅,艙三層,船舷設女牆高如城,旁有護板。旗幟加其上,氣勢甚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