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無利不戰(3 / 3)

兩岸近水處積雪漸融,有黃綠枯草,有棕褐溪石,林間有枯枝被積雪壓覆的裂響,相和澗聲,卻愈顯清幽。

容雁門的天下布局直指冀蔡家,差乎能聽見呼蘭鐵騎的蹄音,徐汝愚心中承受之重卻非別人能理解。趙景雲才真正覺得問得猛浪了,站在徐汝愚身後,也不知說什麼好。

過了片晌,徐汝愚稍整心緒,轉過身來,說道:“樓慶之若能得到範陽回信,也能知道我的身份,隻是我心有所錮,有所拖延,久未能決,你且放手施來,不要太多顧忌。”

趙景雲應了一聲,又說道:“江寧急信,南平水師在蘄春集結,在蘄春停有大翼艦以上艦種共三百餘艘,水軍近兩萬人。”

“哦。”徐汝愚折下一枝枯枝,蹲下在雪上曲折橫向畫了一道長線,又從中間向左上曲折引出一條線來。

趙景雲熟識地理,自然看出所畫的兩條線代表江水與漢水。徐汝愚在江水與漢水交彙點處,用枯枝點了一筆,代表荊襄重鎮漢口;又在漢水中遊點了一筆,是為襄陽,乃霍家根基所在。從漢口沿江水向下,點出蘄春所在,那裏距漢口不過三百裏水路;向上,徐汝愚連點數筆,那裏便是夷陵、荊州、江陵一帶,容雁門在豫章滅霍家七萬大軍趁霍家收縮防線之際,奪下荊州一帶,成為南平水師在江水水道上的重鎮。

趙景雲心想:大人擔憂蘄春集結的南平水師會與荊州兵合擊漢口?

卻見徐汝愚在蘄春下遊向上直引出一條線來,那應是津水了。徐汝愚標出江津與江寧的所在,又在江寧的北麵,標出白石來。

趙景雲心裏一驚,詫然問道:“大人以為容雁門誌在白石?”

徐汝愚揮了揮衣袖,輕起微風,將雪上畫痕吹平,站起身來,說道:“容雁門欲沿江水上溯謀成渝,尚幾處沒有布置周全,在蘄春集結水軍也是他的一處謀略吧。”

趙景雲想了片刻,若有所思的說道:“大人不在江寧,隻怕江寧眾人會為此事起爭執?”

徐汝愚望了趙景雲一眼,說道:“我欲與容雁門戰之,其勝負若何?”

趙景雲遲緩片刻,說道:“大人居六成。”

“為何?”

“若僅以戰論,景雲以為五五之數。然而容雁門為南平五督之首,但終非南平之主,調兵遣將終不及大人得心應手。”

徐汝愚點了點頭,說道:“元氏雖為南平之主,卻遠不及容家根深蒂固;容雁門複辟之興是為元氏,仰或為容氏,尚且兩說,但是現在容雁門行事,卻有製肘的地方。若是初戰,我以為能有七成機會。”又問道:“再戰,其勝負如何?”

“初戰若勝,我軍士氣如虹,當能繼續克之。”

徐汝愚又問:“再戰之,其勝負如何?”

趙景雲猶豫起來:“容雁門兩戰受挫,當會避我鋒芒,堅壁守之。”

“容雁門退避堅壁,我攻之不得,退兵則士氣盡泄,將士弱勇,兩戰所得也盡湮滅。既使我與容雁門相爭,百戰百勝,然而不能搗其根本,終逃不過一敗……”

“所以不戰……”

徐汝愚點點頭,說道:“爭勇易戰,逐利趨和,我則以為無利不戰。”

趙景雲若有所思,喃喃似乎自言自語:“若讓容雁門從容布局,又將奈何之?”

“他的棋盤之中,未必沒有我的機會,卻要有這分耐心才行。景雲善謀,須知害敵利己,以利己為要,無利則不戰,謀則圖利,戰爭卻是最講究功利的。”

趙景雲恍然有悟,暗忖:大人初起之際,屢經大戰,江寧現在又是百廢初興,維持戰爭的潛力甚弱,且有普濟、祝、樊三家製肘,即使百戰百勝,但是將江寧潛力耗盡之時卻難逃最終的一敗,大人此行亦有避戰之意。大人重歸之日,就是將越郡收入囊中之時,那卻要等南平無暇東顧之時才行,這便是“他的棋盤之中亦有我的機會”。卻對徐汝愚讚他“善謀”誠惶誠恐,又覺沒有別人在旁聽見頗為遺憾。

徐汝愚說道:“此信不議,由江寧眾人決之。”

徐汝愚不在江寧,江幼黎、邵海堂、梅鐵蕊、宜觀遠、張仲道等人在決策時必將變得內斂,南平在蘄春集結水營的用意若真在白石,江寧眾人也會選擇守勢,避開南平的鋒芒。

如果徐汝愚在江寧,以徐汝愚善戰之威名,像叔孫方吾這樣保守的人也大都會選擇攻勢,即使徐汝愚強抑眾人意願,卻難保江寧軍民士氣不受損。江寧乃是新辟之地,徐汝愚人在江寧,實沒有避戰的理由。

趙景雲心有所感,萬千人尚看不透某件事情的變化,徐汝愚等人卻以天下為局弈戰。

趙景去又說了幾件事,才沿原路退回。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