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漳州奇襲(2 / 3)

宗政荀達臉色瞬然黯淡下來,他心中明白:徐汝愚謀劃漳州城不會是臨時起意,永嘉堡護田之爭說不定就是徐汝愚給自己下的套,意在將漳州中的兵力引到永嘉堡去。漳州城凶多吉少。

宗政荀達強按下心中的懊悔,盡量平靜的問道:“漳州都府現在何地?”

“世子領隊正從永嘉堡往援漳州城。”

宗政衢思慮片刻說道:“擬令:若能奪回漳州則堅守待援,否則結營虎吞峽,勿使虎吞峽要隘落入敵手。”又令,“龍岩東北部五千眾,速歸龍岩城,南閩郡尉盡起泉州留守衛軍,速往虎吞峽,令莆田都尉顏卿義統兵萬眾,前往永嘉堡之正麵待命。”

閩中山的南麓,接近虎吞峽的一處青翠險峰上,徐汝愚、鄭夢淮、敖方、梁保、屠文雍數人在精衛的擁護下,望著漳州城漸漸熄止的煙火,默然不語。

徐汝愚極目遠眺,春山欲暮,流靄滿天,那山下平原的景象已經漸漸模糊起來。

梁寶上前一步說道:“漳州戰事已靖,先生還是去城中主持大局吧。”

徐汝愚搖了搖頭,緩緩說道:“四方軍情彙集,此處正值中心,進入漳州城中,龍岩及泉州那邊的軍情便要晚半日才能送達。宗政荀達的反應決定此役的規模與會戰方式,我還是留在這裏好。”

屠文雍接過剛傳上來的軍情,匆匆閱畢,交到徐汝愚手中,說道:“宗政衢七千兵馬在虎吞峽結營,並在漳州通往永嘉堡的大通設置了大量路障拒馬。”

“他這是防我漳州兵馬往援永嘉堡。漳州城與青楓城之間三百多裏荒野盡在我軍控製之下,令他有奪回漳州無望的覺悟,但是永嘉堡卻是宗政與顏家的眼中釘骨中刺,不容他不拔。”徐汝愚歎了一口氣,心想:若非形勢所逼,實不願將永嘉堡置於這樣的險地之中。

鄭夢淮則想:汝愚生性謹慎,永嘉堡的險計卻是全局之妙,至不濟也能穩守漳州城,一轉去年來在南閩的頹勢。占據漳州城,原武陵邑地區就可憑借閩中山與臾城嶺的天塹守得滴水不漏。但是徐汝愚不會誌止於此。

入夜之時,宗政荀達統率一萬五千兵馬出現閩中東麓的山道,距虎吞峽有一百三十裏的路途,看著緊急傳上來的軍情,屠文雍倒吸一口涼氣,暗呼:好快。

徐汝愚看過軍情,心中計算著,說道:“這才是南閩最精銳的戰力。”

沉吟片刻,說道:“急令楊尚統所部入龍岩擇地,其目的在於窺測龍岩守城五千軍,不得使其有所異動。”轉身對熬方說道:“敖方叔,你與五位教習領著演武堂的精英於龍岩、龍泉、泉州之間自由獵殺南閩衛軍的偵騎與信使。”

“我將這一幹帶走,這裏的護衛就薄弱了。”演武堂的的學員需擔當徐汝愚的精衛之後,再填充各部軍或者進入演武堂更高一階修行。

徐汝愚不為意的說道:“這閩中山的遊哨網絡乃是此處最好的護衛,敵偵滲透不進來。”

敖方倒不畏徐汝愚個人會有什麼安危,隻是怕此處受襲,己方遊偵軍情網絡便會受到影響,軍情就無法及情準確的傳遞,延誤軍機。見徐汝愚如此說,也就不再說什麼,卻將屠文雍拉到一旁說道:“汝愚欲赴險地,你當極力阻之。”

屠文雍微微一怔,旋即明白過來,大戰爆發之後,梁寶與鄭夢淮定會被分遣各處主持大局,隻有自己會始終呆在徐汝愚的身邊,嚅嚅說道:“敖教習,大人的脾氣誰也擰不過,我自當竭力阻止就是。”

敖方想想也是如此,不再多說什麼,領著兩百多人就著淡墨似的夜色奔東南去了。

子陽雅蘭四千百夷軍分別距漳州城隻有六十裏路程,明納統領的六千百夷軍已經出了午後出了新建的青楓城,明昔統領一萬五千宿衛軍與三千百夷軍從翠獅峰出發不至半個時辰,就接到飛馬傳來緊急軍令:從翠獅峰與東陽堡之間新建的通道快速穿插到龍岩境內待命。

溧水往東南曲折上行而至武陵山的中樞之所在翠獅峰,過翠獅峰曲折向西南行而至武陵邑,這其中通過數個峽穀溪穀統稱青楓峽,自去年起,徐汝愚盡調百夷數萬丁,開辟翠獅嶺與東陽之間的通道,五月有成,使得翠獅峰至漳台東陽堡之間的路程縮短至兩百裏不到,從東陽堡到龍岩北境有不到三百裏的距離,全程約四百八十餘裏,比從青楓峽途經閩中山的大漳溪穀通道抵達建安堡再往龍岩北境的超過七百裏路程近了兩天路程。

南閩的偵騎很難在青楓城以南的荒原活動,更無法深入到武陵山中去,對青焰軍的異常調動,毫無所覺。

但是雲嶺之中三苗對山下的一舉一動卻相當清楚。

劉觀武堂接過手下線報,遞給狄複,說道:“徐汝愚調遣巨量兵馬湧入南閩境內,前些日竟遣使讓我三苗勿阻其部潰軍進入臾城嶺避難,狄卿,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