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些位麵政權來說,一個殖民位麵的得失,並不會很放在眼裏,貝塔位麵是內閣製,各方麵的考量就更多了。而黃宣就是想要盡量製造這樣一種假象,對貝26的滲透,不過是數月前R位麵戰爭的延續。隻要將衝突規模控製在這一級別,黃宣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量壓下可能有的爭鋒。
沒有後遺症的戰爭,別說灌木先生了,就是克林頓都會毫不猶豫的說“打”。黃宣當然比他們聰明的多。
張斯是個習慣於紀律的人,英國海軍也是一樣,因此,黃宣身後的一群“士兵”,規規矩矩的站成了兩排,不仔細看的話,還是很有氣勢的。
列維站在第一分隊的正前方,全隊50個人,除了他有一個臨時的19級權限外,還有3個人獲得了20級權限。
另一隊32人中,則僅有2個20級權限,一名英國海軍軍官站在隊列的前方。黃宣記得他叫做約翰.加勒迪,中間的名字是A,不知道意思。
這個始終帶著帽子的海軍軍官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45歲,身體強壯粗短,脖子上纏繞著圈圈的肉箍,手大而糙,指骨突出。
在報告中,張斯將自己看到的加勒迪形容為,瘋狂的熱愛工作,但與妻子離異的中年男人,有自毀傾向。
加勒迪在基地裏喜歡故意挑釁,強烈的挑釁,他第一次被人們認識,是將熱咖啡倒在整個基地最強壯的海斯身上,並順便吐了一口痰,說:“我想要要旁邊的座位,可以嗎?”
挑釁的結果是斷裂兩根肋骨和一根趾骨,後者是被海斯生生用腳踏斷的。可是4個小時之後,休養好的加勒迪又做了一遍同樣的事情。
除此以外,45歲的英國老男人還喜歡和典韋打拳擊,哪怕被揍成豬頭也不退縮,為了獲得與典韋打拳擊的機會,他不得不學習騎士的白手套方式。而其結果,曆次均以20秒暈厥結束。
加勒迪的契合度僅有40左右,卻堅持要作為一個分隊的指揮官,並為了得到這個職位而自殘,隻是為了提高一點點契合度,滿足黃宣的要求……
或許有自毀傾向的人並不是那麼的稀少,加勒迪的天賦並沒有給他足夠的機會成為一名旅行者,但看在他不錯的智慧經驗,特別是敢於直麵死亡的氣勢,黃宣還是認命他作為第二隊的指揮官。至少在來自R位麵的學員中,瘋狂的加勒迪的命令還能夠執行下去,這多半要歸功於加勒迪對海斯的挑釁。後者屢次把同僚打的頭暈目眩,卻不喜歡和固執的自毀男爭鬥。
至於剩下的兩名英國人,他們中最優秀的是19歲的卡恩斯,英國皇家海軍的四年級生,即將畢業的到少尉軍銜,雖然他的軍銜比另一位漢納和加勒迪都要低,資曆也遠遠不足,但大約是興趣使然,這位高材生對老式驅逐艦作戰很有興趣,如今的隊列方陣就是由他設計的。
另兩位先生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都同意了他的設計,黃宣理所當然的讓他作為了整支隊伍的指揮官,並授予小尼基地的24級權限以方便聯係,而將38歲的海軍軍官漢納調到自己身邊,與王鑫與巨文林隨軍。
位麵通道的光怪陸離深深的吸引著這些年輕的旅行者們,在擁有了臨時權限後,黃宣終於允許他們之間的互相交談——實際上就意味著允許基地翻譯他們互相之間的語言,但陌生和緊張的情緒始終困擾著他們,作為兩隊指揮官的加勒迪和列維也不允許他們大聲喧嘩。
R位麵的旅行者都分在了二隊裏,他們普遍拿到了21級左右的臨時權限,130以下的契合度讓他們在“同僚”麵前很沒有麵子,但他們自持經驗豐富,很看不起一個月前還是普通人的“同僚”們。
張斯暗地裏有些鼓勵雙方的競爭,黃宣也認為競爭的存在是有益的,特別是在現在這個階段,哪怕是惡意競爭也比沒有競爭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