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掌握辦事的技巧
1、調整心態,讓你應付自如
做事要有積極的心態
在這個世界上,成功的人永遠是少數,但失敗和庸碌無為的人卻很多,而且,成功者越活越充實、瀟灑,而失敗者卻過著空虛、艱難的生活。你想到過沒有,能否喚起心中的激情,擁有積極的心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成功與否。
羅傑是個多愁善感的小夥子,花落草枯都可能引起他的無限感觸。如果僅僅是情感世界的豐富也就罷了,可他常常一言不發地凝神靜思,有時還會莫名其妙地哀聲歎氣。
在長籲短歎中,日子飛快地流逝了。直到有一天,過了而立之年的羅傑偶然碰到一位心理學博士,當博士聽他訴說了自己的苦惱後,一語道破了其中的原因:
“你過去之所以從未快樂過,關鍵在於你總把已經逝去的一切看得比實際情況更好,總把眼前發生的一切看得比事實更糟,總把未來的前景描繪得過分樂觀,而到時候卻又無法達到。如此漸漸地形成了惡性循環,自然就鑽入‘庸人自擾’的怪圈了。”
心理學博士還說:“你的性格弱點就在於好高騖遠,總是向世界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可是你並不清楚那是無法達到的。你想片刻之間就解決人生的全部問題,自然就對昨天、今天和明天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憂愁了。”
要成功必先懂得人的心態的重要性。
通用公司要裁員,名單中有內勤部辦公室的艾麗和密娜達,按規定一個月之後她們必須離崗,當時她倆的眼圈都紅紅的。
第二天上班,艾麗的情緒仍很激動,跟誰都沒有什麼好氣,仿佛吃了槍藥,她不敢找老總去發泄,就跟主任訴冤,找同事哭訴:“憑什麼把我裁掉?我幹得好好的。這對我來說太不公平了!”她聲淚俱下的樣子,既讓人同情,又讓人不知該怎樣勸慰她。而她也隻顧到處訴苦了,以至於她的分內工作:訂盒飯、傳送文件、收發信件等,都不再過問了。
艾麗原本是個很討人喜歡的人,但現在她整天氣憤憤的,許多人都開始有些怕和她接觸,都躲著她,到後來就有點厭煩她了。
密娜達就與她不同,在裁員名單公布後,雖然哭了一晚上,但第二天一上班,她就和以往一樣地幹開了。由於大夥不好意思再吩咐她做什麼,所以她便主動向大家攬活。麵對大家同情和惋惜的目光,她總是笑笑說:“是福跑不了,是禍躲不過,反正這樣了,不如幹好最後一個月,以後想幹恐怕都沒機會了。”她仍然每天非常勤快地打字複印,隨叫隨到,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一個月後,艾麗如期下崗,而密娜達卻被從裁員名單中刪除,留了下來。主任當眾傳達了老總的話:“密娜達的崗位,誰也無可替代,像密娜達這樣的員工,公司永遠不會嫌多!”
因此,千萬不要忽視心態的力量。有了積極的心態,才能事事順利,才能在關鍵時刻,轉敗為勝。
懂得審時度勢
朱元璋當上皇帝後,一改當皇帝前那種愛護百姓,禮賢下士的作風,而是性情暴躁,殺人如麻。大批功臣宿將都被他殺了。朱元璋又建立了錦衣衛,隨便抓人殺人。但皇太子朱標卻很仁慈,見父親殺人無數,心裏很不讚成。而朱元璋見自己年事已高,一心想訓練太子將來做皇帝的能力,常常要太子按自己的意圖處理政務。所以父子總是有意見上的分歧,弄得滿朝文武百官左右為難。
有一天,朱元璋讓禦史袁凱送案卷給太子。太子接過案卷一看,見父皇又要殺許多人,心中很難過。他歎了口氣隻在案卷上寫上了幾句話就交還給袁凱。
朱元璋見太子在案卷上寫道:依兒臣之見,以仁德結民心,以重刑失民心。望父皇三思。
朱元璋看後臉色一沉,問袁凱:“朕要殺人,太子要從寬,你說誰對?”
聽到皇上發問,袁凱早已經嚇得心直跳,臉上急得冷汗直冒。如何回答呢?一個是皇帝,一個是太子,怎敢說誰不對呢?
這袁禦史是鬆江華亭人,博學多才,聰明過人。他這心中一急,倒是急中生智,叩頭答道:“微臣愚見,陛下要殺,乃是執法;太子要赦,乃是慈心,都有道理。”滿朝文武無不暗暗稱讚,就連朱元璋也暗暗稱是。
當袁凱和文武百官剛鬆了口氣,卻猛聽朱元璋手拍禦案,怒氣衝衝地站了起來,指著袁凱罵道:“你這老滑頭,竟敢在朕麵前兩邊討好。我先斬了你,看還有誰敢在朕麵前花言巧語!”
這一次嚇得百官手足無措。袁凱更是嚇得臉色蒼白,癱倒在殿上。幸虧還有幾位膽大的大臣跪著替袁凱求情,朱元璋才沒有殺袁凱。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又要找袁凱的岔子,一上來就召袁凱,誰知叫了兩聲,都無人答應。袁凱沒有上朝。
原來袁凱料定朱元璋絕不會輕易放過他,在家裏裝瘋了。朱元璋派親信來察看,他就事先叫妻子用炒麵拌糖稀做成屎狀,當著來人吃了下去。時間一長,家人呈報袁凱回鄉養病,朱元璋也不願意再給瘋子發俸祿,也就準了。衰凱終於用裝瘋這一招騙過了朱元璋,撿得一條性命回到自己的故鄉,得了個善終。
聰明的人都懂得審時度勢的道理,袁凱裝瘋賣傻雖然吃了些苦頭,但是,這點苦頭和丟掉性命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呢?像這種假象常常能夠混淆對方的判斷,從而有效地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不分條件,一味地坦誠,隻會把自己送上絕路。
把失敗當作成功的墊腳石
有諺語說:“再平的路也會有幾塊石頭”。因此,隻有成功而沒有失敗的生活是沒有的。失敗並不可怕,但是要從中得到教訓,否則才是真正的失敗。一個人要想超越別人,並不是件難事,要想超越自己卻不那麼容易。所以,如果一個人有著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就有了成功的首要條件,因為失敗是成功的墊腳石。
1935年9月1日,小澤征爾出生在中國的沈陽,6歲時隨全家返回日本。少年時代的小澤征爾就顯露出了音樂天賦,他喜愛聽音樂,尤其喜愛聽交響樂。一次,他跟隨父母去聽日本廣播協會交響樂團的演奏會,俄國著名指揮家列昂尼德·克魯采爾擔任樂隊指揮。聽著優美動聽的音樂旋律,看著樂隊指揮那揮灑自如、熱情洋溢的指揮風姿,小澤征爾深深地被吸引住了。他暗暗想:我一定要成為列昂尼德·克魯采爾那樣的指揮家。
1951年4月,小澤征爾正式考入了桐明學園的高中指揮專業。在那裏,他係統地學習了音樂理論和技術,並且開始擔任學校管弦樂隊的指揮。這為他以後做樂隊指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高中畢業後,他到歐洲去深造。從馬賽到巴黎,他感受到了藝術之鄉的巨大魅力。小澤征爾的藝術之路是一帆風順的。他在貝桑鬆國際指揮比賽中獲獎,並且連續兩次贏得了伯克郡音樂節和卡拉揚主持的指揮比賽獎。卡拉揚很欣賞小澤征爾,並親自指點過他。卡拉揚是世界著名指揮家,被人們稱為“音樂魔術大師”。所以,能夠得到卡拉揚的欣賞和點化,實在是太幸運了。
在巴黎的兩年裏,小澤征爾進步很快,他已經成為一個相當引人注目的年輕音樂指揮家,並受聘於紐約愛樂樂團和美國最大的演出公司哥倫比亞藝術公司,成了一名樂隊指揮。
可是,他和無數成功者一樣,小澤征爾經受過失敗的考驗。
1962年,小澤征爾從巴黎返回日本,並受聘擔任了日本廣播公司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可是,樂團中的一些成員對年輕的他很不服氣,相比較而言,他們更崇拜德國著名指揮家富爾特文格勒的指揮風格。因此,他們拒絕參加演出,在空蕩蕩的劇場裏,隻有小澤征爾一個人站在指揮台上,這給年輕氣盛的小澤征爾帶來了多麼大的打擊啊!他沒有想到,在國外曆盡千辛萬苦學來的本事,回到自己的祖國卻遭到如此的冷遇,這簡直是一個奇恥大辱。
憤怒之餘,小澤征爾毅然離開了祖國,開始了他的流亡生活,並且發誓永遠不再回來。他不相信自己會是個失敗者,他決心做出卓越的成績來,給那些瞧不起他的人看看。
他來到了美國。除了潛心學習之外,他還擔任了芝加哥樂團維尼亞青年節的指揮。同時,他還兼任加拿大多倫多樂團的指揮。豐富的閱曆使他積累了足夠的經驗,他的指揮技藝更加精湛了。5年之後,他離開了美國,開始在世界各地旅行,並經常擔任客座指揮。他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各種不同的音樂流派、藝術風格經過他的博采眾長、整理加工逐漸形成了他自己的風格。從此以後,小澤征爾真正地出名了,他指揮的演奏會觀眾們掌聲不絕,西方輿論界稱他為“當今世界著名指揮家”。
盡管如此,小澤征爾仍沒有忘記1962年給他帶來的恥辱,他仍然對自己嚴格要求:每天淩晨一點左右睡覺,早晨五點起床。除了指揮演奏會以外,他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研習樂譜上。
10年過去了。1972年,小澤征爾被聘擔任了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是世界一流的交響樂團,能夠在這樣的樂團裏擔任指揮,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是無上的光榮,小澤征爾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終於登上了世界音樂高峰。
因此,我們都應該時常記住:上帝並不是在故意拖延,隻是還在等待時機。對於任何一個在成功之路上艱難跋涉的人來說,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失敗。就像一個人要生存就必須經曆白天和夜晚一樣,逆境就等於是晚上。要學會做事,就必須先學會正確對待失敗的打擊,並且要把失敗當做成功的墊腳石。
別被挫折嚇倒
挫折作為一種情緒狀態和一種個人體驗,各人的耐受性是大不相同的。有的人經曆了一次次挫折,能夠堅忍不拔,百折不撓;有的人稍遇挫折便意誌消沉,一蹶不振,甚至痛不欲生。有的人在生活中受多大的挫折都能忍耐,但不能忍受事業上的失敗;有的人可以忍受工作上的挫折,卻不能經受生活中的不幸。
他是一位相貌醜陋,有著蹩腳的南方口音的美國人,有過短暫的婚姻,最後又死於非命。他從生下來就一貧如洗,終其一生都在麵對挫折,兩次經商均告失敗,八次競選八次落選,甚至還曾精神崩潰。他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和不幸,他隻有一次成功,於是他幫助了好多人。
下麵我們就看一看這個人的生活經曆:
8歲時,被趕出居住的地方,他必須工作謀生;
21歲時,做生意失敗;
22歲時,角逐州議員,失敗;
24歲時,向朋友借錢做生意再度失敗,後來花了17年時間才把債務還清;
26歲時,愛侶去世;
27歲時,一度精神崩潰,臥床6個月;
29歲時,爭取成為州議員發言人,但卻沒成功;
34歲時,角逐聯邦眾議員,落選;
35歲時,參加國會大選,失敗;
36歲時,角逐聯邦眾議員,再度落選;
40歲時,尋求眾議員連任,失敗;
41歲時,想擔任州土地局局長,被拒絕;
45歲時,角逐聯邦參議員,落選;
47歲時,提名副總統,落選;
49歲時,角逐聯邦參議員,再度落選;
52歲時,當選美國第十六任總統。
這個美國人就是亞伯拉罕·林肯。在這無數次的挫折麵前,他沒有被嚇倒,相反卻激發了強大的信心與熱忱,終於在52歲時登上了總統寶座。
下麵一些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是經過無數次的挫折,才最終獲得成功的。
葉芝(愛爾蘭詩人,192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被退回作品為1895年的《詩集》。編者說他的作品:“念起來毫不悅耳,又不燃燒想像力,而且不啟迪思考。”
蕭伯納(英國劇作家,192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被退回作品為其代表作《人與超人》。退稿人說:“他永遠不會成為一般人心目中的流行作家,甚至一點錢都賺不到。”
高爾斯華綏(英國小說家,193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被退回作品為其代表作《福爾塞世家》第一部。退稿人說:“作者寫這部小說純屬自娛,全不理會廣大的讀者,因此可以說毫無暢銷因素。”
福克納(美國小說家,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被退作品為其代表作之一《避難所》。出版商說:“老天爺,如果出版這本書,我們要一塊去坐牢。”
海明威(美國小說家,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被退作品為短篇小說集《春潮》。出版商說:“如果出版這本書,那我們不但會被視為品質惡劣,甚至會被視為異常殘忍。”
貝克特(愛爾蘭戲劇家及小說家,196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被退作品為其小說代表作《馬龍死了》。編輯部認為這部小說:“毫無意義,又不吸引人。”
辛格(美國猶太小說家,197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被退作品為《在父親那裏》。評論是:“太過平凡。”
戈爾丁(英國小說家,198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被退回作品為其成名作《蠅王》(1954)。評論是:“你未能將看起來有潛質的構思成功地發揮出來。”後來戈爾丁以此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從上麵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林肯,還是這些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們在挫折麵前都沒有被嚇倒,而是始終堅持下去,最終戰勝了挫折,從而成就了自己。
學會選擇,懂得放棄
選擇是人生成功路上的航標,隻有量力而行的睿智選擇才會擁有更加輝煌的成功;放棄是智者麵對生活的明智選擇,隻有懂得何時放棄的人才會事事如魚得水。做事就是要學會選擇,懂得放棄。
那個男孩患了小兒麻痹症,落後的醫學無法救他,他成了瘸子。因此,他的童年、青年時代是在痛苦中度過的。相對於這個世界,他是一名需要照顧的人,在別人或憐憫、或嘲笑、或漠然的眼光中,他的內心充滿了自卑。他被自己的缺陷深深地擊中了。他的名字叫羅斯福,美國人。
那個男人太高傲了,他的思想情緒特立獨行,充滿了叛逆精神,為此,皇帝很討厭他,想狠狠地教訓他一次。如果砍他頭,那也罷了;但是,皇帝下流地閹割了他的生殖器!這種奇恥大辱幾乎可以毀滅一個男人的終生啊!無論生理上還是心理上,他都不再是一個正常人,甚至連“殘廢”的稱號也不配!他是誰?他的名字叫司馬遷,中國人。
他是一位米穀商人的第二個兒子,家庭富足,但他卻認為自己的童年並不快樂,因為他自小便是個駝背。行動不便且不說,在別人眼中,他常常淪為小醜、笑料。他是孤立的、孤獨的,世界與他之間一直拉開著巨大的距離,他難以逾越那道鴻溝。他成了一個“生活在別處”的人。他叫阿德勒,奧地利人。
羅斯福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在美國是家喻戶曉的。司馬遷發奮著述,終成輝煌《史記》在中國也是婦孺皆知。阿德勒則不為多數人了解,但是,他獨樹一幟的心理學思想卻與弗洛伊德並駕齊驅。
他們的成就與他們的缺陷形成鮮明的對照。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認為,成功者離不開自卑,他們必須在自卑的動力驅使下,走出自卑的陰影,在更高、更遠的地方尋找生命的補償。
趙本山還是一個農民時,有人說他重活幹不成,輕活不願幹,光會耍嘴皮子。但他沒有等待,毅然選擇了文藝之路,把嘴皮子耍成一門真功夫,成了小品界的紅人。
羅大佑的《童年》、《戀曲1990》等經典歌曲影響和感動了一代人。羅大佑起初是學醫的,後來他發覺自己對音樂情有獨鍾,所以他棄醫從樂,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對的。
籃球飛人喬丹成名前曾嚐試轉行到一家叫伯明翰·巴倫斯的二流職業棒球隊打棒球,因隻取得了很一般的成績而悻悻而歸。
伽利略是被送去學醫的。但當他被迫學習解剖學和生理學的時候,他偷偷地學習著歐幾裏德幾何學和阿基米德數學,偷偷地研究複雜的數學問題。當他從比薩教堂的鍾擺上發現鍾擺原理的時候,他才18歲。
斯特拉福德鎮不遠有一座貴族宅邸,主人是托馬斯·路希爵士。有一天,剛二十出頭的莎士比亞夥同鎮上幾名好事之徒,扛著大繩槍溜進爵士的花園,開槍打死了一頭鹿。結果莎士比亞被當場抓住。在管家的房間裏被囚禁了一夜。在這一晝夜間,莎士比亞受盡侮辱,被釋放後便寫了一首尖刻的諷刺詩,貼在花園的大門上。這下子惹得爵士火冒三丈,揚言要訴諸法律,嚴懲那寫歪詩的偷鹿賊。於是莎士比亞在家鄉呆不下去了,隻好走上去倫敦的途程。正如作家華盛頓·歐文所說:“從此斯特拉福德鎮失去了一個手藝不高的梳羊毛的人,而全世界卻獲得了一位不朽的詩人”。
俄羅斯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奧多爾夏裏亞賓(1873-1983)19歲的時候,來到喀山市的劇院經理處,請求聽他唱幾支歌,讓他加入合唱隊。但他正處在變嗓子階段,結果沒被錄取。過了些年,他已成了著名歌唱家。—次他認識了高爾基,給作家談了自己青年時代的遭遇。高爾基聽了,出乎意料地笑了。原來就在那個時候,他也想成為該劇團的一名合唱演員,而且被選中了!不過,很快他就明白,他根本沒有唱歌的天賦,於是退出了合唱隊。
因此,不管做任何事,我們都要調整心態,學會放棄,放棄自己不想做或不擅長的事情;要學會選擇,選擇自己喜歡並擅長做的事情。隻有這樣,才能積聚全身的能量,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坐標,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就真實、完整、優秀的自己。
不要總是抱怨
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曾先後4次率領船隊橫渡大西洋,發現了加勒比海內所有的島嶼,以及中美洲地峽和南美洲大陸。他能夠在航海事業上取得如此人的成就,遠離抱怨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1492年8月的一天,哥倫布帶領著一行人出發了,他們由西班牙國王派遣,去尋找“新大陸”。船隊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航行了一個多月後,始終不見陸地的影子。眼前能看到的隻是一望無際的海水。船上的水手們開始沮喪。有的水手懶洋洋地躺在甲板上、船艙裏,嘴裏罵罵咧咧,有的水手則忍不住去質問哥倫布:“海至上將先生,你究竟要把我們帶到哪裏去?”“陸地在哪兒呀?鬼才知道!”“我不想幹了,我要回去!”然而,哥倫布始終沒有動搖,也沒有抱怨,他隻是不停地行動著。他看了一位大學教授送給他的地球儀和穿越大西洋的地圖後,意誌更堅定了。他信心百倍地對隊員們說:“三天之後就能夠找到陸地,到那時,我將付給大家雙倍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