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渤海國注定了是個孤兒的命。
“無論國際形勢如何,渤海國都沒有真正發展壯大的機會,永生永世都要麵對發育不良的困境,蹉跎歲月步步沉淪。”
這番話直接把何乘風說得沉默不語。
渤海國位置擺在那裏,的確是先天不足,想偏安一隅吧,得時刻防著妖族攻打,想有所發展吧,門口有燕國這座大山。
所以啊,這回我們一定要在遺跡有所作為!何乘風默默回應。
北境妖族要借遺跡中的諸多寶物,提升實力恢複上古榮光,渤海國何嚐不是想靠著這些東西打破僵局,從而擁有大軍南下,破燕國入中州的機會?
未來在中州,也在這片遺跡當中。
可渤海國實力弱小,莫說跟燕國相比,就連中山國都不如,此番三國超凡者深入秘境奪寶,渤海國超凡者若是再沒點手段不用些心思,那肯定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臨行前,上麵給何乘風交代得很清楚:
此番進入長嶺山脈,渤海國是傾力而為,但自己家底薄,絕對不允許賠掉太多戰兵,到了遺跡中,你們既要奪取寶物,又得保存實力!
何乘風很清楚,此行一旦傷亡過大,日後很難找補回來。
之前朱峰等人與巨獸作戰,何乘風其實早早就聽到了動靜,但他沒有貿然下場幹預,而是等待坐收漁翁之利的時機。
在他的設想中,即便朱峰等人死絕,事後他也能收集對方的各種武器與物資。
這些東西雖然比不上遺跡寶物,但放在外麵也是一筆價值不菲的收獲。
何乘風沒想到的是,麵對三百多頭巨獸,朱峰等人居然打贏了。
從那一刻開始,他就判斷出這支隊伍非比尋常,在遺跡中必能有所斬獲。所以他尋求與朱峰合作,想要強強聯合。
孰料朱峰竟是拒絕了他的提議。
何乘風很不高興,但他沒有表現出來,隻是派遣隊伍中善於跟蹤、隱匿的十級強者,暗中尾隨朱峰等人。
探索遺跡風險重重,妖族修士也好,時空縫隙也罷,包括原力亂流在內,都是可以奪人性命的存在。
與其自己去冒險,摸著石頭過河,不如跟在朱峰等人後麵,讓朱峰的隊伍為他們開道。
如此一來,風險是朱峰等人的,一旦對方發現寶藏,他們還能及時下場摻和一腳,仗著己方人多勢眾去平分對方的收益。
而要是寶物足夠多,收獲足夠大,一次就能吃飽,那他們還能趁其不備背後捅刀,殺人奪寶逃之夭夭!
事後完全可以直接離開遺跡,不再繼續於遺跡中冒險。
於渤海國而言,寶物自然是越多越好,那關係著國家大計,但就何乘風個人來說,寶物夠用就行,國家大事不是他能左右的,也無法帶給他即時好處,所以跟他沒什麼關係。
隻要收獲達到一定標準,何乘風回去之後自然就可以憑著這份功勞升遷,獲得一份光明前途。
而寶物多了也不都是他自己的,得上交,可多在遺跡中逗留一刻就多一分風險,實在得不償失。
見好就收,及時把寶物帶回去確立功勞才是正經。
完美。
一切都很完美。
因為這份完美,何乘風並不太介意朱峰話裏的冒犯,他現在關心的是,自己的隊伍到底能在山丘洞府中有多少收獲,以及有沒有一口吃下這些寶物的機會。
他密切注視著山丘,並沒有多看朱峰。
於是,趁他不備,朱峰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