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氣壯河山》:關鍵時期(1 / 2)

閣樓之內,女子的身軀完全縮在黑暗裏,她正在細語起唇彙報暗查在漢國細作傳上來的消息。

林斌聽得很專著,他一直都在懷疑漢國特使韓嫣的形象與傳聞不同,萬般沒有想到是天子喬裝的機率高達七成。

紅裳的眼睛不存在任何波瀾,一名成功的暗探每時每刻都在偽裝自己。她說出該講的話,確定主人沒有吩咐,身影在昏暗裏一閃就消失了。

林斌還在暗自可惜,消息來得太慢了,不然許多事情都將被改變。他不會殺死劉徹,不過就算是把劉徹幽禁寄來也足以造成災難性的後果,達到自己的目的更是舉手之間的事情。

這是時代的局限性,探查需要時間,傳遞消息更加需要時間,並不是那頭知道了馬上可以知會上峰。

“派人去追?”

這個想法並沒有執行,林斌可以想象劉徹已經脫離了己方護衛隊的護送,依靠事先的準備到達絕對安全的地方。

既然已經失去可行性多想就無用,林斌暗自讚歎天子大膽的同時心裏破怪異的想:“看來漢國已經到了關鍵的時刻,不然天子絕對不會以身犯險。想來這一次天子是真的有合作的誠意?”他拋開無謂的思考離開閣樓踏上前往密樞院的走廊。

軍事實力的強大其實也是一項危險,漢部高層深知匈奴已經把自己當成眼中疾、肉中刺,而且是絕對需要削弱或者除掉的那種,為此漢部的高層很明白接下來自己要做什麼。

伴隨時節即將變換,草原上大規模的戰爭基本上可以排除,也就是說在今年之內匈奴就算有動靜也不會很大。這是一個時間差,這一段時間裏漢部不用耗費太大的資源去防禦匈奴人,如此一來漢部可以均出更多的資源用來與衛氏朝鮮作戰。

千萬不要小看資源分配對戰爭的影響,事實上戰爭打的就是資源。當然,資源是一個較為籠統的稱呼,裏麵包含方方麵麵,一個人、一件武器也是資源的一部份。

遼地到了九月中旬開始變冷;十月初旬雨量會加多,道路當然也會變得泥濘起來,但這還不止,到了十月中旬必然會降雪,雪量因地區而不同;十一月初旬遼地的各條河流就會開始結冰,到了十一月中旬結冰的河流冰層基本變厚。

漢部永遠不缺少牲畜作為運輸工具,但是道路變得泥濘糧秣運輸會變得困難,所以在道路變得泥濘之前應對方案必須被構思出來。

這個年代軍隊中的主將不但需要熟讀兵法,主將還需要學會觀察天氣,利用氣候的變化使扭轉情勢或者鞏固戰果。

早在十五天前,也就是九月初五,在漢部戰略方針確定時中樞院已經在向衛氏朝鮮前線運送糧秣等必需品。新一批運往前線的軍需品數量極大,預計可以提供二十萬軍隊平時的消耗達到半年之久。當然,師戰爭的激烈程度定論,消耗見底的時間也就有了長短。不過那已經是漢部儲存的戰略物資的一半家底。

所謂戰略物資不是簡單的限製在必需消耗品的食物上麵,能容被稱呼為戰略物資的東西在這個科技不發展的年代其實不多,那是包括但不限製於在刀、盾、戈矛、弓、弩、箭鏃的消耗類兵器;護甲類簡單了許多,冬季不可能穿戴厚重的冰冷鐵甲,季節對皮甲的影響也很大,冬季作戰消耗最大的是羊毛襖。

漢部絕對不窮,她擁有數之不盡的牲畜,牲畜就是食物,軍隊打仗還沒有出現過食物短缺,季節變冷期間按照草原的習慣會宰殺一些老弱牲畜,將肉製成肉幹、肉沫、肉餅等易於保存的食物。但漢部有一個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的軟肋,那便是工業不發達,這樣一來也就限製了軍隊的戰鬥發揮,軍隊打不起消耗戰。

回顧以往的漢部戰史,漢部軍隊一直都在避免消耗戰,唯一一次消耗戰還是在朔方的廣牧進行,那次之後漢部就開始元氣大傷,入侵遼地的作戰也因為遭受影響而一波三折,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因為箭矢大量配給到黑旗軍,其它軍團在與衛氏朝鮮作戰時因為箭矢短缺沒有辦法形成有優勢的遠程打擊或者壓製力量。

在密樞院,林斌再一次強調冬季的作戰目標,這一次冬季作戰的主要動機不是把衛氏朝鮮滅掉,而是有計劃地削弱衛氏朝鮮的軍事實力,盡可能地占領衛氏朝鮮凸出部地段更多的城池,形成有效的戍衛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