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注定不會平靜,在夫餘使節團到來之後,漢國天子劉徹、漢國淮南王劉安、衛氏朝鮮、鮮卑、烏桓、肅慎、北沃等各個勢力也相續派出了自己的使節團(劉安派的是使者),一場外交之間的爭鋒將在林斌的眼皮底下發生。
林斌已經讓夫餘使節團在臨時安排出來的驛館待了近十天,所謂驛館其實就是一個簡陋的茅舍,可以想象在下雪的季節裏,夫餘使節團待在那所透風的驛館裏該是怎麼樣的一種感受。
第二個到達饒樂水的使節團不是別人,正是被困在飲馬河一線的烏桓,這一次壹善表達了足夠的誠意,派出了自己的獨子桑拓兒作為使節團的正使。
林斌接到呂炎的彙報時露出了奸計得逞的表情,他不怕烏桓不來,烏桓來了也就等於示弱,那麼接下來的計劃就更能順利的進行。不難猜測烏桓派出使節團是想幹什麼,無它,不過是想付出不流血的代價請求生路罷了。
唯一讓林斌感到驚訝的是漢國也派出了使節團。這裏請注意,漢國派出的是使節團而不是頒詔大臣,這就等於是承認林斌獨立於漢國之外,接受林斌自立的事實。林斌在知道漢國使節團是李廣後更加驚訝了,他有點猜不透劉徹這麼做是想幹什麼。
還有一條值得林斌驚訝的事情,那便是中行說等人到達衛氏朝鮮的國都王儉城時受到了最高規格的接待,不但衛氏朝鮮的百官出城歡迎,中行說等人在進入王儉城時更是被接到了皇宮,衛氏朝鮮衛蒙親自設宴款待,表現出了十足的熱情和重視。
林斌現在就要考慮了,衛蒙那麼熱情是期望獲得什麼,怎麼在漢族派出去的使節團沒有回來之際衛氏朝鮮也派出了自己的使節團?他有點沒明白,使節團之間的互訪不都是等某一國的使節團回國後,在一定的時間裏另外一國才能派出自己的使節團嗎?
不明白歸不明白,林斌對衛蒙表現出來的熱情還是十分喜悅,林斌雖然已經把衛氏朝鮮列為必需吞並的國家,但是其中也需要一個過程不是麼?
在八月的最後一天,遼地東南部突降大雪,衛氏朝鮮的使節團被突然降臨的大雪困在黑山一帶,如果隻是被天氣阻攔出使的道路或許還沒有什麼,後麵傳出衛氏朝鮮的使節團遭受不明勢力的襲擊,使節團的正使盧河被殺,其下出使人員亦是死傷大半,幸存下來的衛氏朝鮮副使稱:襲擊他們的是漢國的軍隊。
衛氏朝鮮的使節團正使盧河是衛氏朝鮮國內的大族,盧河本人也在衛氏朝鮮的政權裏任博士(大概就是漢國三公之一的禦史大夫),盧河被襲身亡,再有衛氏朝鮮堅稱襲擊使節團的是漢國右北平郡的軍隊,衛氏朝鮮內部在盧氏大族的影響下和國內各個激進份子的強力要求下,衛蒙不得不派人向漢國索要一個說法。
突然爆發的襲擊事件給本來就複雜的局勢帶來了不可預料的結果,各個勢力等著看好戲的人不少,其中更多的是憂心已經有一隻猛獸(林斌)撲上來了,難道漢國也要來橫插一腳?
紛亂的時局裏,林斌扮演的是一個不光彩的角色,很明顯,衛氏朝鮮的使節團之所以被襲擊絕對是出自林斌的手筆,襲擊衛氏朝鮮使節團的軍隊也不是別人,正是駐紮在少冷嶺的黑旗軍喬裝。林斌這個用意是想把局勢攪得更加複雜一些,找出一兩個有實力的勢力分擔自己身上的壓力,讓集中在自己身上的目光移向它處。
襲擊事件發生後,衛氏朝鮮一麵在口頭上譴責漢國,另一方麵則是再一次派出新的使節團,這一次衛氏朝鮮以使節團的安全為由竟是派出一萬軍隊沿路護送。
對於衛氏朝鮮的譴責,漢國選擇保持沉默,這個沉默很像是不屑理會弱小的衛氏朝鮮,如此一來好像是坐實了漢國襲擊衛氏朝鮮使節團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