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卷土重來》 :賊心不死(無恥的求月票)(2 / 3)

“末將在!”

“由你擔任正使……”

“末將遵命!”

林斌說著看向中行說,隻見中行說表情平淡,那小眼睛裏卻是隱藏不住迫切的渴望。

林斌足足盯視中行說約有三分鍾,這才下定決心:“中行說擔任副使,協助呂炎辦好這份差事。若可以圓滿完成任務,我必重賞!”

中行說心裏狂喜,表麵上卻仍然是淡定自若,恭敬回道:“能為漢王辦事乃奴臣的福氣。”

當下就有騎兵接到命令回去軍營搬取華服和精美器具,兩外五百把繳獲過來沒有用處的彎刀也當然會帶過來。

潮格部落自剛剛的一陣衝陣沒有討到便宜後也安靜了下來,如果按照常理而言,潮格部落的安靜有很多重的意思,但就是這麼一個以馴養猛獸為主的小部落絕對不能以常理待之。不管怎麼樣,潮格部落沒出現多少人,但是穀口依然布滿野獸外,天空上的黑點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也不知道潮格王是在想什麼。

五軍的指揮官有七成全是華夏人,他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野獸可以在人的指揮下作戰,覺得神奇的同時精神難免有些恍惚,有些軍官親眼看到中午的那一出人與狼的廝殺懷疑自己是身處夢中。麵對不可理解的東西,人的第一個感覺絕對會是發懵,之後才會各自做出反應,通常人們會選擇的是讓未知的恐懼去占據自己的心,選擇退避。五軍當中難免也會有人心裏產生害怕的情緒,這個時候嚴格的軍紀終於體現出來,有的士兵盡管害怕,但是在選擇逃避與頂上去之間,他們更加願意去麵對未知的威脅,而不是被袍澤砍掉自己的腦袋。

************************************************************************************

林斌既然選擇讓中行說替自己辦事,不管再怎麼厭惡也都需要與中行說交談一番,聽取中行說將要怎麼去說服潮格王,讓潮格王心甘情願的交出馴養飛禽的秘術。

談話的所在依然十分簡陋,隻是隨意選擇一個草地,讓親衛把守四周,包括林斌在內,四位統領、八位副統領、十六名校尉,中行說以及那些隨軍參謀團團盤坐成一個圈子。

這種圍成一個圈子的談話方式早已經被將領們所熟悉,中行說卻是第一次見到這麼隨意的座談。

在中行說眼中看來,林斌崛起的時間太短,本身又有太多漢國的痕跡在內,對身份地位的要求應該很嚴格,不可能做出與部下同席而坐的事情。但是中行說看到了什麼?他不但看見林斌與部下同坐一地,那些部下臉上也沒有太明顯的約束,大多是談談笑笑,沒有所謂的尊卑和謙恭,更像是一群朋友準備於蒼天之下草原之上笑談。

隨意而又不失章法,這是中行說對這種圍圈而坐談話方式的理解,比起匈奴人的將領相處方式來說更加粗野,相比漢國的尊卑貴賤來說又能用這種看似隨意卻含有深意的方式去拉攏人心。中行說開始有點明白林斌為什麼能那麼快速的崛起了。

中行說研究過林斌的起家史,不止一次的假想,如果匈奴能夠像林斌治理漢族,早就剪除了周圍的威脅,哪能發展到如今四分五裂,一幅外強中幹的模樣?

短短兩年之內起家,外麵風傳的林斌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蠻夫,五軍軍法嚴厲,裏麵沒有所謂的人情世故,輕輒棍責、重輒殺頭。某一個時段裏死在執法隊手裏的士兵甚至比在戰場陣亡的士兵多;治理部族更是執法嚴酷,一個散漫慣了的草原人超過七成的部族,想要治理起來難度比打仗還高,但就是因為林斌設立了三司,有了執法司的存在,那些散漫慣了的草原人在近乎於血腥殺戮的執法下學懂了什麼叫作規矩。

中行說對林斌治理部族的手段隻有一個評價:鐵血!

當然,中行說明白一個道理,林斌之所以能夠用鐵血手段去治理部族是因為這個部族本就是林斌親手建立,因為林斌武勇而聚集起來的將士,他們對林斌忠誠不二;被暴力吞並的部落都被強行拆開,原部落首領、貴族腦袋分家,失去了這些人,這樣一來普通部眾掀不起浪花。

中行說私下做過總結:部族是林斌的部族,一切林斌說了算;兵權全部在林斌手裏,部下隻有在戰爭爆發時才能領兵,沒有自己的部曲就無法叛亂;執法隊的建立更進一步鞏固了林斌的統治權,任何風吹草動都將被剪除於搖籃。

有了以上的因素,中行說堅定認為如果再給林斌幾年的時間,按照林斌對匈奴的敵意,幾年之後林斌整合了力量,再一次揮兵西進時匈奴必然要敗亡。中行說對匈奴沒有太深厚的感情,充其量就是想要利用匈奴去對付漢國,對於他來說,林斌的崛起加劇了匈奴的衰弱,可以想象在河朔之戰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