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卷土重來》 :人與野獸(1 / 2)

林斌雖然來到河朔很長一段時間,但是他對陰山的了解卻是少之又少,隻知道無論是在先秦時期還是現在,隻要遊牧民族越過了陰山農耕民族就要遭難,中原的政權似乎也了解到這一點,但也不知道是條件所迫還是力不能及,自秦朝之後就沒有政權在陰山向南的幾十裏平野修建任何要塞,讓出幾十裏的平野之後才建立一道防禦工事,那道防禦工事有一個名字,它叫長城。

讓出了一段距離才修建長城,這是為了什麼呢?難道是因為有山脈作為依托,還是修建在平野的防禦工事比較脆弱?

“他們為什麼不在陰山的各個出入口修建關隘,隻要放戍卒把守又是數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虎牢關。”

幾十裏啊!能駐紮多少軍隊,能生活多少人?至少林斌就知道秦朝時期在這幾十裏的縱深裏駐紮了不下三十萬的軍隊,雖然塞外常年作戰與秦軍與匈奴人為了爭奪陰山以南的戰略要地殺個昏天暗地,那個時候不也正是因為塞外有駐軍讓匈奴人不得南下嗎?天底下的人大多知道秦國統一了六國,卻是沒有想過,如果沒有這三十萬的秦軍在陰山以南擋住匈奴人,秦軍能這麼安逸的去逐鹿中原嗎?

“蠻荒之地,補給多有不便。再則,將士久駐塞外必然思鄉情切。”

呂炎的一句話徹底是弄清楚了林斌的迷惑,無論是冷兵器還是現代戰爭,打仗打的其實都是國力,糧秣補給等等方麵的障礙是約束一個民族向外擴張的難題,再有就是華夏民族對親人和家鄉的熱愛生就出一種叫做思念的感情。

華夏民族是一個奇妙的民族,這個民族的人們喜歡悲壯色彩的英雄,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得不到尊重,隻有死亡了才有人會去懷念。明白的講,因為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不會讓任何人的名望超過統治者本身,越是名望高的人死得越快,所以很奇怪的……自古華夏民族隻有死了的英雄。

有一點林斌卻不是很明白,羅馬帝國四處征戰,從地中海向外四麵擴張,吞並了地中海範圍內的所有國家,攻占了整個西歐,更是打到了亞洲,要不是安息帝國擋住羅馬東進的腳步,羅馬甚至有可能攻到中國的勢力範圍!那麼羅馬人的補給怎麼維持,羅馬軍團的戰士會不會想家?

“說到底還是文化的差異啊!”

蒙詔依然沉默,他現在正思考著該怎麼去打消林斌對漢國用兵的欲望,沒想一句話卻是讓他停止思考,有些驚訝地看著林斌。文化?這個時代沒有文化這個詞。

無可否認,林斌講出來的某些話總是會讓將領們覺得驚奇,這些將領嘴上不說,心裏卻是十足明白自家大人與所有人都不同,不管是氣質、想法、語言表達,完完全全沒有屬於這個時代的烙印,但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覺得林斌身上有吸引他們的東西。

一聲鷹嘯,天空的‘斥候’一呼啦撤了個幹幹淨淨,在坡地邊上的狼群高聲的‘嗷嗷嗚——’大叫,那些老虎、獅子、豹、熊、等等的猛獸亦是高聲的咆哮起來,霎時萬獸齊嚎聲勢浩大,像極一個不留神那些猛獸就將樸將而上。

前方的將士自然是一陣緊張,他們能和人奮力搏殺,一兩隻猛獸也不在話下,生活在塞外的人哪個沒射殺過一兩隻猛獸?但是現在不是一兩隻猛獸,而是黑壓壓的一大片,說心裏不亟待那是騙人。猛獸們的這一吼,警戒的戰士無不是提起精神備戰,他們可不想沒死在戰場上被猛獸叼去碎屍萬段後還被吃掉。

霜大吼著叫弓弩手立箭陣,隻要猛獸群向前撲,他可不管什麼了,肯定是下令放箭。

靈脆的聲音專注可聞,那道細細的聲音仿佛有種魔力,猛獸聽到了聲響又重新安靜下來,而在猛獸群最前方的狼群卻是受到箭陣的威脅仍然在‘嗷嗷’嘶吼,波浪一般一波又一波的狼嘯像極是衝鋒前的號角,狼群中有一隻體態壯碩的白狼走了出來,牠伸展大約七尺長的身軀,狼首一探、脖子向上伸展,張開滿是獠牙的大口,就這麼在陣前“嗷嗷嗚——”的鳴叫起來。

“狼……狼王?”

說話的士兵使勁地吞咽口水,他是草原人,十分明白隻有狼王的體格才會那麼龐大。一隻狼王帶領下的狼群,一旦狼王發出狼嘯,那就是狼群要準備進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