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就沒有完全絕對的事情。”
“如此說來,大人嚴密封鎖即將遷移的消息是為了讓匈奴人重視?對與漢國決裂卻是大肆宣揚,乃是為迷惑匈奴人,使得匈奴人半信半疑?”
“是的。按照你們的說法,那個叫‘實則虛之、虛則實之’‘虛虛實實、實實虛虛’,匈奴人千辛萬苦查到我們即將遷移的消息必然會深信不疑,他們不外乎兩個打算:其一,死死咬住我們,不讓我們脫身;其二,幹脆放走我們,在半路伏擊。匈奴人輕易查到我們與漢國決裂的消息必然不信,認為我們是在迷惑他們。兩個計謀拆開用或許非但不能達到目的,還有可能適得其反,但是兩個計謀一起用時卻能達到非凡的效果。”
甲賀雖然一直沉默,他的智商卻不比別人低,略一想就明白了整個布局的關鍵。
“這兩天匈奴人還是一樣吧?”
“還是原樣,胡虜隻在陣前叫陣並不進攻。”
“哦……”
自從林斌回到前線一直在忙於布置很少親臨戰場,第一批軍隊已於今早向廣牧後方的河目開拔,第二批的西域降兵、仆從兵、奴隸也在進行撤退的準備,留守防線主力的是狼軍。
狼軍總兵力有五萬,是五軍當中兵員最多、機動性最強的一個軍團,其所屬全部是以前的隨戰仆從。林斌用到次數最多的也是這一支軍隊,有創造機會多讓狼軍建立功勳的成份在內,畢竟隻有讓他們付到一份責任,這些個人才會覺得自己是漢族的一員,不重用反而會離心離德。至於會不會加劇死傷,狼軍自己都不在乎,反而以此為榮,誰還有話說?
“卑下有一事不解,為何大人撤軍不做掩飾?”
“掩飾?為什麼要掩飾!我就是要讓匈奴人知道,防線上的士兵正在大規模往後撤,防線越來越薄弱。”
林斌不了解依稚斜更加不了解稽善,唯一對中行說的性情有些理解,林斌做這一些也是做給中行說看,這個太監心不多疑,唯獨標榜自己極善兵法,這也是中行說能在匈奴混得風生水起的根本。
一個標榜擅長兵法的人,為了自己的名聲做事絕對會小心謹慎,懂得越多思考也就更多,做起事來瞻前顧後惟怕出了差錯。中行說不管是為了自己在匈奴的名聲還是地位都不能出錯,就是這麼一個人,極其簡單的一個情報都夠他想個老半天才敢下判斷,越是清晰的情報可能需要思考的時間越久,情勢卻是明朗越不敢相信。
“等第二批軍隊撤退,你也可以帶著豹軍離開,會同從前線撤下來的神策軍進行埋伏,等待狼軍假敗,匈奴人尾追而上之時聽從我的命令出擊。”
“卑下遵命!”
林斌沉默一會,繼續說:“虎軍和仆從軍、奴隸兵會護送部眾先走,部眾能不能安全退出河朔全看留守的軍隊,所以一定不能出現差錯。”
甲賀自然是嚴謹應:“喏!”
此次從河朔到遼地足有上千裏地,十部五軍總人數超過百萬,牛羊數千萬計,馬匹近七十萬匹,行走的路線自然是需要小心規劃。
撤退路線已經被參謀們規劃出來:第一個方案是由匈奴本土直接向遼地進發,由於是平野居多,免不了在路上磕磕絆絆,與匈奴人一路交戰的機率非常大;第二個方案是直接從漢國境內穿過去,期間大肆收刮物資、充實軍需,若漢軍前來就進行交戰,教訓一下忘恩負義的漢國;第三個方案是遊走於漢國與匈奴的邊境。
不用多想,林斌選擇的是第三條方案,這不但是為了小心起見也是有大的迂回空間,做起事來也沒有太大的顧慮,誰敢過來打誰就是了,不用特意去選擇對手。而且,就算是別人不過來打,看到能占便宜也可以主動出擊,十分劃算。
甲賀離去之後,林斌喚來了狼軍統領陳汐。
“匈奴人叫陣四天了,卑下以為匈奴人叫陣無果,必然會使出其它手段。卑下曾派出斥候,得探:匈奴人在此期間大量準備攻城器械,後方亦是在訓練步卒攻城之法。卑下料想,不出幾日匈奴人必要有新的動靜。”
陳汐鋪開了地圖,簡略的地圖上到處都有代表匈奴人駐軍營地的標誌,匈奴人把兵力分得很廣,除開廣牧前方的匈奴主力,布置在北新的南部、中部的兵力分別是兩萬和一萬五,在北部更是大量駐紮軍隊。
“嗯?這裏麵有問題?”
陳汐手指北新北部,“此處足有五萬匈奴右穀蠡王庭部騎兵,從此處若想進入廣牧需得攻破神策軍駐紮之防線,依稚斜必知神策軍乃我軍精銳中的精銳,再有兩萬狼軍從旁策應想攻下太難,為何還在此處布下如此重兵?”
林斌仔細看了許久的地圖,“不光是咱們想玩‘虛虛實實’的計謀,看來匈奴人也樂意玩。”
陳汐恍然,“大人先前曾說匈奴必然還有伏兵,匈奴人此舉是要造成假象瞞騙我軍?”
有意思,非常值得深思。林斌這次最大的收獲是了解匈奴人並不都是一些蠻荒之輩,其中很多人用計可能要比漢國的某些人要厲害許多。匈奴人一直都在打仗,若說經過那麼多次戰爭還隻是會‘喲嗬喲嗬’的招呼一聲盲目衝鋒,可能嗎?
“可以判斷,匈奴人拖了那麼久,他們的援軍早就已經到達,目前可能埋伏在某個地方隨時準備跳出來。按照匈奴人的兵力部署來推測,中行說這次可謂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以為布下重兵咱們就會往‘不是在那個地方’的方向想。”
“大人?您是說,匈奴人之所以布下重兵即是要誤導又要集結優勢兵力從側翼突破?”
“可以肯定,依稚斜的五萬大軍到北新北部就是為了掩飾匈奴援軍,新來的匈奴軍隊被依稚斜的軍隊一擋,咱們的斥候就無法再往前探索。事前是想集結優勢兵力從側翼突破,現在可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