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布陣必有戰鼓,鼓聲咆哮,如雷炸響,身穿黑衣黑甲的軍士踏著整齊的步伐向前,排在第一排的盾兵大聲“喝!”隨即抬盾上肩,手持刺龍槍的士兵亦是大聲呼喝將手裏的刺龍槍前刺,弓弩手被分成縱隊立在後麵的第十五排。
步陣成型,戰鼓聲猛地一停,一股肅殺之氣在蔓延。
呂炎坐胯戰馬立在步陣後二十排,他不斷轉頭看向後方,隻看見林斌仍是立在那裏,自上一個軍令之後再也沒有發布命令,顯然是想看看自己能夠做到哪一步。他心裏現在仍然是苦澀無比,總好像是被什麼牽引著,事事都是慢了一拍,等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身不由己。
前方的戰場被匈奴和羌族的軍隊一衝,不分敵我的廝殺直接讓那些小部落的騎兵嘩然,在狼騎和呂炎部的騎兵得到軍令後開始降低進攻的力度並慢慢退出戰場時,聽到蒙昭勸降內容的某些小部落頭人,他們憤恨匈奴和羌族做事不地道,挨砍了自然是要還手,導致的結果是讓呂炎有充分的時間來準備軍陣。
“是他(林斌)的武運好?還是天命如此?”
若說呂炎沒有不甘,這絕對是假的,呂炎和相對比較平和的蒙昭不一樣,蒙昭已經放棄了恢複先秦榮光的誌願,呂炎則是時時刻刻想著推翻漢國重建秦國,不然也不用搞出那麼多的事情。
此刻,呂炎滿腦子胡思亂想,一陣壓抑的沉默後卻詭異的笑了起來,就這麼立於陣中喃喃自語:“會的,總有一天他(林斌)會走上征伐漢國的道路!一定會這樣!”
呂炎腦袋裏麵到底在想什麼?
狂西狂和呼延的本意就不是去攻擊盟友,他們隻是想要從側邊馳騁而過,繞開戰場去攻擊林斌所在的坡地,沒想到有一些小部落騎兵從戰場潰敗出來,直直就衝,被衝之下為了保持衝鋒的速度狂西狂和呼延自然是下令射殺敢於衝撞的友軍,在旁邊作戰的狼騎軍官見到了,怎麼可能不加以利用,多加驅趕下,就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好不容易穿透了戰場,匈奴和羌族的軍隊也衝了個七零八散,狂西狂和呼延在馳騁之中看到分成了幾段的聯軍,再看看前方排列的秦軍步陣,兩人表情錯愕……
“敵軍嚴陣以待!被狡猾的漢人發現了!”
呼延一陣無語,嚴重懷疑狂西狂是不是哪裏出毛病了,竟是一咋一唬,像極一個剛上戰場的皺兒,暗地痛罵,“林斌善戰的名聲的!?”,他在馬背上艱難的挺直腰杆,四處張望後大吼:“變換方向,我們從北側走!”
戰場的北側往前大約十裏是一片沙漠地帶,若不是萬不得已沒人會選擇率領一幫士氣低迷沒有攜帶足夠水源的敗兵從沙漠地帶撤退,這意味著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才能逃出生天。他們自以為是的認為林斌肯定也知道那邊有沙漠,不會設兵擋住那個方向。
其實從一開始林斌帶來的軍隊太少了,目的是擊潰,就沒想過要全殲匈奴和羌族軍隊。他之所以來到河朔為的是呂炎部,匈奴和羌族進攻呂炎部隻不過是讓整個步驟變得簡單,算是一個意外的驚喜。
匈奴和羌族的軍隊方向不是說改就改,混亂的衝鋒姿態下軍令無法傳達到每一個人的耳朵,有些沒有聽到軍令的匈奴騎兵和羌族騎兵仍然是往秦軍步陣撞,其結果無需多再描述,這些盲目撞上去的騎兵全部被刺龍槍串起來,為綠色的草地增添殷紅的顏色。
林斌見前衝過來的匈奴騎兵和羌族騎兵再一次折返方向不禁搖頭,他覺得這一仗打起來沒多大意思,將近兩個時辰的作戰除了最開始虎騎的衝陣顯得激烈一些,其它就好像是過家家一般無趣。
“聯軍?嗬嗬!聯軍,匈奴人的騎兵勉強可以稱呼為軍隊,這幫散漫慣了的遊牧民族聯合起來,號令不齊,沒有協同作戰能力,頭人之間隻想減少本方的傷亡,這樣的軍隊……它還是軍隊嗎?”
草根子和韓安等親衛聽到自家大人的感慨皆是露出了深以為然的表情,遊牧民族的社會結構太散漫了,匈奴人還好一些,有明確的軍銜製度,但是其軍隊也根本沒有軍紀可言,打仗順風順水的時候看不出來一些什麼,一旦戰事不利遊牧民族的‘民兵’哪裏去管什麼,唯一隻剩下的隻有逃生的本能。
一個人,他若是長久帶兵,並且不斷在戰爭中獲得勝利,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一種屬於百勝軍人的傲氣。林斌還算是一名正常人,他驕傲麾下軍隊的善戰,看著那些揮舞兵器收割生命的部曲,若說不驕傲他就不是一名合格的主將。